APP下载

不来梅集市广场:从童话走进历史

2016-05-14刘少才

百科知识 2016年9期
关键词:市政厅强盗集市

刘少才

还记得格林童话里那则趣味盎然的故事《不来梅的音乐家》吗?梦想去不来梅当音乐家谋生的驴,和它的三个好朋友——狗、猫、公鸡一起,用“音乐”战胜了强盗。

在这个世界上,还真有一座为这些动物乐手们所塑造的雕像,它就坐落在德国著名城市不来梅的集市广场上。

老童话中的新笑声

不来梅市位于威悉河下游,是德国不来梅州首府,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早在公元8世纪,不来梅即已建城。1260年,不来梅加入汉萨同盟。中世纪后期,不来梅与汉堡、吕贝克等几个重要的汉萨城市控制着北海和波罗的海沿岸的商业通道。1646年,不来梅成为自由帝国城市,不属于任何郡主,由王国直辖,因此,不来梅的全称为“自由汉萨城市不来梅”。

广场是欧洲各国历史、文化和艺术的缩影,是各国兴衰变迁的见证。欧洲各国的广场一直是各种活动的重要场所:有的是商业云集的中心,有的是人头攒动的会场,有的是口令阵阵的军校场。有的称皇家广场,有的称共和广场;有的宏伟壮观,有的典雅幽静;有的是回型,有的是方型……

不来梅集市广场也不例外。它又被称为市政厅广场,是不来梅旧城中心,被认为是德国最美丽、最热闹的地方之一。整个广场的覆盖面积达到五万多平方米。数百年来,这里一直是不来梅的中心地带和重要场所,集市贸易、市民集会、胜利庆典都在这里举行。如今,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大多也是从这里开始对不来梅的接触和了解。

不来梅集市广场上遍布极具特色的景致,古建筑林立,洋溢着浓厚的文化氛围。这里及周边有文艺复兴风格的老市政厅、不来梅大教堂(也称圣佩特利大教堂或圣彼得大教堂)、圣母教堂、施廷工商会所、罗兰铜像、“不来梅的音乐家”童话雕像,有缤纷多彩的施诺尔商街,也有代表尖端科技的宇宙科学中心……

游客的不来梅集市广场之旅,最好从“不来梅的音乐家”这座雕像开始。因为它不仅能勾起人们关于童年的美好回忆,而且会让人们在笑声中走进缤纷历史。

在街角与动物乐手的雕像不期而遇的那一瞬,疯狂迷恋格林童话的年代仿佛重新降临——在集市广场市政厅旁的角落边,四位动物乐手摆出它们的经典造型,从上至下分别是鸡、猫、狗、驴,几个动物叠在一起,趾高气扬地等待全世界喜欢格林童话的人们的到来。

在格林童话中,驴子为农夫辛勤劳作了许多年,谁知因为年纪大了,干不了重活,就被主人抛弃。驴子打算到不来梅当音乐家谋生。在路上,它碰到了同病相怜的狗、猫和公鸡。四个好朋友同路而行。在去不来梅的路上,它们发现一间森林小屋,四个强盗正在享用他们的不义之财。四个动物一个站在一个的背上,它们决定用演奏音乐的方式换来一顿饱餐。可是,它们的“音乐”得到了意料之外的效果:强盗们不知道这奇怪的声音是什么,撒腿逃命去了。动物们进屋美餐了一顿,并决定在屋里过夜。当天晚上,强盗回到小屋并派其中的一个进屋检查。屋子里一片漆黑,强盗看到了猫的眼睛在黑暗中发亮,以为那是火炭,凑上前去想要借此点亮手中的蜡烛。这时候,猫用爪子猛打强盗的脸庞;接着,强盗又被驴踢,被狗咬;最后,鸡大声鸣叫着将强盗赶出了屋门。逃出来的强盗告诉同伙,自己被一群怪物围攻:有一个巫婆用指甲抓他;有一个巨人用棍子打他;最可怕的是,有一个魔鬼对着他耳朵尖叫。强盗们逃走了,再也没有回来,动物们则在那里愉快地生活了下去。

每天,全球各地的童话迷们都来到这尊雕像前,瞻仰心目中的动物乐手,缅怀自己的童年时光。

因为时间的流逝,整座音乐家铜像呈现出深绿色与黑色的斑驳,只有驴子的两只前蹄异常锃亮。原来,游客都会用手摸摸驴子的前蹄,据说这样可以带来好运。

老建筑上的旧印记

不来梅集市广场不仅有童话的美妙和快乐,还蕴含着缤纷而厚重的历史。

不来梅市政厅是集市广场上最为著名的建筑。作为15世纪神圣罗马帝国期间市民民主自治的象征,这座哥特式建筑于2004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不来梅市政厅初建于1405年,其后多次装修,增加了很多别的建筑元素。1595~1612年,不来梅建筑师吕德·冯·本特海姆建造了朝向集市广场的正立面,加入了汉斯·弗雷德曼·德·弗里斯、亨德里克·戈尔齐乌斯和雅各布·弗洛里斯等设计师的荷兰文艺复兴的建筑元素。

市政厅那淡绿色的屋顶与古老的廊檐拱廊虽不华丽夺目,却深沉大气,富有底蕴。市政厅的正立面是威悉河文艺复兴风格最杰出的代表,具有象征意义的砂石雕塑是中世纪时留下来的印记,哥特式砖墙结构的建筑华丽而壮观,其内部40米长的大厅是德国最美的宴庆大厅之一……

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不来梅市政厅反映了16世纪末、17世纪初整个欧洲的发展。

1909~1913年,慕尼黑建筑师加布里尔·冯·赛德尔在老市政厅旁建造了一座新文艺复兴风格的新市政厅。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许多城市的市政厅被不同程度地炸毁,其中的大部分都经历了战后重建和结构改变,但不来梅市政厅至今仍保留着原始的面貌,这在不来梅乃至德国都是异数。不来梅有60%的建筑在二战中被炸毁,不来梅市政厅却幸免于难,未受损伤,成为欧洲中世纪后期唯一未受战争摧毁的市政厅。

与市政厅建筑一起保留至今的,还有它的政治功能。不来梅市政厅是特别为了城市议会而建造的,市政厅的建筑和雕塑不仅象征着不来梅同国王和主教的关系,同时也标志着由议会实践的自我管理的政治体制,表现了当时城市议会和公民权利的觉醒。市政厅的上层起着代表城市的象征作用,下层则供所有市民使用,当时被称为“市场人民”(Marktvolk)的市民可以直接和统治者交流,这种习俗一直沿用到了今天。

不来梅市民特别注重保护这座古老而又幸运的建筑。不来梅市政厅经过多次翻修,最后一次整修是在2003年。

在二战中同样幸免于难的还有罗兰塑像,它所塑造的是法兰克王国查理大帝的一位骑士罗兰的历史形象。罗兰是法国英雄史诗和其他中世纪与文艺复兴史诗的重要题材。这座建于1404年的雕像高5.55米。手执出鞘的传奇神剑和双头鹰盾牌的罗兰象征着城市的保护者,代表着至高无上的权力。

2004年,被誉为“市民自治与独立证书”的罗兰塑像与市政厅一起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不来梅市政厅和罗兰塑像是神圣罗马帝国发展市民自治权和主权的有力证据,是公民自治和自由市场的杰出体现。

不来梅市政厅极有名气,就连它地下的酒窖也跟着沾了光。这座酒窖是世界上唯一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酒窖。它建于1405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酒窖面积多达5000多平方米,分为若干小厅。在酒窖入口大厅,摆放着四只18世纪制造的大酒桶,其中最大的一只可装3.7万瓶酒。在众多小厅中,最著名的莫过于玫瑰大厅,里面珍藏着出产于1653年的德国吕德斯海姆白葡萄酒。

酒窖内还有一座珍宝厅,里面珍藏着历代大师们挑选的过去几个世纪每个年份的美酒。只有在大师的陪同下,才可以参观。

集市广场东北角上的不来梅圣彼得大教堂是一座新教教堂。公元789年,大教堂由维勒哈德主教首建,最初为木制教堂。公元853年,木制大教堂被毁。后来,大主教安斯噶将其重建为石制教堂。大教堂初建时为罗马风格,经过11和13世纪的修建,14世纪的增建以及16世纪之后的改建,教堂的规模和风格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16世纪之后的改建中,教堂又融入了晚期哥特式建筑特色。现在则是一座路德教派的新教教堂。

圣彼得大教堂的特殊标志是钟楼双塔,塔高92.31米。因此,圣彼得大教堂又被人们称为“双塔教堂”。

今天的圣彼得大教堂就是一座令人赞叹的艺术殿堂。教堂正面从左至右共有四座门,教堂四周都有雕像群,大门上方还有圣经故事壁画。尽管圣彼得大教堂的外观看起来异常朴素,其内部装饰非常讲究,游雕、壁画、花窗以及富丽堂皇的内厅和拱顶,都是珍贵的文物。

与圣彼得教堂相比,圣母教堂的规模要小许多,但同样是不来梅最古老的教堂之一。

集市广场西南角是施廷工商会所大楼,大楼始建于1537年,是一座晚期哥特式风格的建筑,它与广场上的市政厅、大教堂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由此可见不来梅当时商界之强大。

在集市广场附近,还有新文艺复兴风格的邮局大楼和新市政厅、历史主义风格的州法院办公大楼等老建筑。

老巷子里的旧时光

作为不来梅最重要的历史街区,在集市广场周边的老巷子里穿行,是一次妙不可言的幸福与穿越之旅。

施诺尔是不来梅的老城区,紧邻威悉河。它地处城市的主要路段,交通非常方便。施诺尔又是不来梅的主要商业区,在它狭窄的街道上布满了各类商店,有服装、首饰、家具、饰品、礼品、食品等商铺,还有餐厅、酒吧、艺术画廊。这里的不来梅特色工艺品和文物十分有名,深受当地居民和游客的喜爱。

在外墙上挂一只一人高蜘蛛,把思想者雕像架在门楣上……施诺尔上的店铺面积不大,其门面却无一不被主人精心装潢过,费尽了心思。这是一段无法言语的美妙旅程,就算在天气不佳的日子,也可以钻进街边任何一家店里,店主的热情和独一无二的手工制品足以令人收获一份意外的惊喜。

这里最为著名的是烟草和烟斗店,雪茄爱好者们大可以和店主敞开心扉,没准能淘到独特的施诺尔麻花雪茄。

施诺尔街区的建筑物是从15~16世纪开始建造的。早期,这里的居民以富人居多,后来逐渐被移居此地的手工艺匠人所代替。虽然居民成分改变了,街道的面貌还是老样子,小巷曲折,如同迷宫。走在石板铺就的街巷里,旧日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

在集市广场上,会看到通往箍桶匠街方向的指路牌。箍桶匠街是不来梅最吸引游客的一条小街,虽然它仅有100米长,却集中了影院、剧院、餐馆、咖啡厅、时装店、首饰店、美术馆、玻璃工艺店等各类商铺,凡是繁华商业街应有的,它都有。

箍桶匠街两侧是清一色的红砖房,风格统一而独特。最初,这条街上都是箍桶匠的作坊,因此“箍桶匠”也就成了小街的名字。1906年,咖啡富商路德维希·罗塞利乌斯买下了箍桶匠街6号的房子作为自己公司的办公大楼。1922~1931年,罗塞利乌斯用个人资金,仿照中世纪街道结构对整条街做了改造和重建。在改造过程中,罗塞利乌斯委托雕刻家、画家伯恩哈德·海济希设计了很多雕塑作品,目的是为了体现北方日耳曼民族的一种精神。令人想不到的是,貌似普通寻常的红砖竟然将小街妆扮得这么艺术。

在箍桶匠街入口上方,有一幅手持金剑屠龙的“光明使者”浮雕。据说,这一浮雕最初是为了颂扬希特勒而作,但希特勒并不买账,还在一次公开演说中把这一浮雕斥为“堕落的艺术”。如此一来,“光明使者”反而因祸得福,完好地保留至今,成为箍桶匠街的重要标志。

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的小说《鲁滨逊漂流记》脍炙人口。没想到,箍桶匠街上就有一座“鲁滨逊之屋”。原来,鲁滨逊的父亲是不来梅人。小街上的另一建筑——“亚特兰蒂斯之屋”,则是伯恩哈德为纪念传奇大陆亚特兰蒂斯而建。亚特兰蒂斯是在帕拉图著作和古希腊神话中的一个神秘大陆,据说沉在大西洋底。此外,小街上还有一座咖啡富商罗塞利乌斯故居博物馆。

小街的墙面上到处是用砖头堆砌出来的图腾图案。最为夺人眼球的,就是用迈森瓷所制作的组钟。一到时间,挂在两个屋顶之间的几十只铃铛就会奏响动听的音乐,楼下的墙壁则会随着音乐滚动出一些取材于不来梅当地故事的木偶剧。

在这条集市广场旁的小巷子里,手捧咖啡,等待着组钟一次又一次响起,就像杯中的咖啡那样,令人在不知不觉中享受其香醇的同时,便悄然爱上了这种味道,随着时间嘀嗒嘀嗒地前进,对于不来梅这座城市及其建筑地渐渐成为一种热爱。

【责任编辑】赵 菲

猜你喜欢

市政厅强盗集市
基律纳市政厅瑞典基律纳市
挪威博德市政厅:真实版的“盗梦空间”
热闹的集市
强盗的书
“口罩车间”
三个强盗
探访于山“相亲集市”
电动垃圾车
强盗鱼的阴谋
热闹的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