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朴实中流动的散文之美

2016-05-14颜娃沙

人间 2016年9期
关键词:风筝样子散文

在真话中看见朴实的摇篮

艾青先生曾说过:“凡是能够促使人类向上发展的,都是美的,都是善的,也都是诗的。”在牛文丽女士《花开的样子》里,尽管有乡情、离别、写景、咏物、励志、爱情等内容或形式,可我看到了全景式的口语化精妙的道白,这种道白富有超语言的韵味,不像小说是用宏观媒介在叙事,但《花开的样子》却是用微观在说情,让人感觉在诗人的真话里见到了朴实的摇篮,在她注入思想感情之后便凝结为鲜活的、意境深远的形象来,终于被表现出来一种“抒情”的艺术:

落叶飘零久

今日随风还

掬一把热泪,闻一闻乡土

老屋升起的袅袅炊烟

温暖着我久违的记忆

——(《回乡的路》)

诗人在这里把“掬”和“热泪”连在了一起,乍一看起来是有些不在情中,如细细品味就不一样了。“掬”可以做形容词,诗人是在发出心里的笑容,捧着喜悦或是感恩的泪水,又闻着故乡的土,望着升腾的炊烟……这些足够温暖一个游子的心,记忆的闸门即刻如潮涌,诗人的情感也在朴实中流动和奔放,先“掬”后“闻”,虽然同为动词,可这里是“动”与“动”的递进,真言顺口而出。在音韵的运用上也为独到,先四句的韵脚落在平声,最后一句却韵锋一转落在仄声上,就像吃多了甜品,偶尔来点酸梅汤也不乏酣畅。正是这段没有华美的词汇和毫无隐喻的意境,使人们看到了真言朴实的巨大能量,一切都是善的、美的、向上的,表现了诗人扎实的生活功底,使人从心灵上产生强烈的共鸣。

真实的存在,感慨之言,也就成了人们喜欢的真话。在《花开的样子》里,诗人把想象和物象进行了完美的结合。

在色彩中见到情感的奔放

色彩是形象表现的聚焦点,也是诗人对作品充满匠心的表现手法。在《花开的样子》里,我们不难看到这种色彩缤纷的情感,或以字面的描绘,或以诗的格调变幻,或以韵律、感觉的配合,使诗的形象更具有立体的丰满。我们常常说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虽然是个比喻,但在诗人的作品中确是需要这样的形象流动起来,让诗美艺术与绘画艺术形成视觉冲击的一致,因为色彩在诗中不是消极的、孤立的形式美,而应是为诗美的内容服务的。法国作家大仲门在写作时,喜欢将许多支彩笔放在旁边:激情之处用红笔,悲伤时用黑笔,写田野用绿色,写海洋用蓝色,这虽然有点简单化,但他用色彩来表现情感的态度是积极的,所以诗歌在创作中是需要“融情入色,借色生情”,在这点上,牛文丽确是下了一番功夫,请看她的《风》是这样写的(节选)

风啊,你为何把命运/交给漂泊的旅途

也不肯为我/作短暂的停留

……

原来起于青蘋之末的你/志在的天空

彩云、雨露、草木/更需要你的爱抚

因为有你/才有彩云曼舞/才有甘甜雨露/才有荒野染绿

在这里我们没有看到什么五颜六色的字面描写,但当我们仔细欣赏这首诗之后,却在“风”中看到了那片色彩的世界,展现给人们的是广阔的天空下,那芸芸众生万物原野的繁花盛开,诗人没有用简单的字面描绘去铺垫,而是用内心充沛的色彩情感来完成所要的艺术色彩境界,在物象与物象有机联系和想象后,使人看到了一个追求美好、向往爱恋的形象。

在自由中含韵着散文之美

“真正的诗是朴素的”。这是高尔基对诗的总结的一句名言。诗的自由性,给文学形象以表现更为便利;而那种冼炼、崇高、健康或柔美的诗,往往含韵着散文之美,特别是接近口语化的诗,听起来如原生态的交流,在一瞬间也许不能勾起人们激烈的冲动,却在时间的品味中,渐渐露出原生之美,回味悠长。惠特曼曾说“艺术的艺术,表达的光辉和文字的光彩,都在于质朴。没有什么比质朴更好的了”。

《花开的样子》基本上是以这种路线在行进着,作者没有在斑斓绮丽的文采中去刻意修辞语言,而是在平淡朴素中展现风姿,所以,她的诗是自由的,在没有羁绊框定的结构下尽情地享受散文之美:

蓝天上的风筝/被狂风

折断翅膀/吹落高飞的梦想

一度迷茫/不该选择

无依无靠的天空/把命运交给飘泊的旅途

落地为泥的一瞬间/才知道生命要不断飞翔

(《风筝》)

这里像绘画一样的白描,由蓝天衬映着风筝高飞的形象直抵眼前,在词语平淡中,朴实可感;又像散文一样用家常话直抒胸意,以简单的道理而揭示意义深远。诗人又用句平意远让人们真正懂得“风筝”赋予的生命就是要不断飞翔。其朴素而不单调,明朗而不浅露,含蓄而不晦涩,给这首《风筝》带来了本色而又内在的美,也就显现着散文之美……

在文学这个艺术形式中,诗与散文有着与生俱来的渊源关系。我们所说诗的散文美,也就是指诗的自由形式与语言的朴实。这种诗歌的表现方式是一种原生抒情的自然流露,这在《花开的样子》里表现得较为突出,从她的集子118首诗歌中,这种“流露”仿佛变成了一股浓香扑鼻而来,是一种生活的写照,是一种意志的磨炼、更是苦与乐的交融,正如她在自序中所说:

……这些诗记录了我的过去和现在所走过的及正在走的心路历程,

每一首诗可以说都是一段岁月、一段往事的回忆和记述,蕴含

着幸福与喜悦、欢笑与泪水……

一切艺术作品都需要生活,而生活是我们看得见的基础。作为语言艺术的诗歌就更是由人类生活情感而发出的,不是凭空而想或闭门造车,没有生活的底子是永远挣不回诗歌的面子。从诗人的“自序”中,我看到了她人生的坎坷,命运多舛,是生活教会了她的接纳和爱,她将生活的馈赠变成朴实的情感,然后由诗代言之。

总之,《花开的样子》再现了生活的灵性,开启了新时期诗歌自然美之路,并赋予诗歌的散文美新的意义,给我的感受良多。

作者简介:

颜娃沙,男,系中国诗歌学会、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研究馆员,现任衡阳市艺术研究所所长。他主要从事诗歌、散文、歌词、文艺评论创作,先后出版专著《故乡风韵》、《闪烁的星群》、《情满十八湾》(中英文对照版)、《东鳞西爪集》四部,创作的歌曲代表作有《九嶷山上采茶女》、《你送我一棵红柳》、《妹妹等你三月来》等,歌曲《东方有条神奇的江》获湖南省“五个一工程”奖。其传略已载入《中国诗人大辞典》。

猜你喜欢

风筝样子散文
我与风
2021年《俪人·西部散文选刊》精品奖(30名)
2021年《俪人·西部散文选刊》评论奖(10名)
生与死的尊严(散文)
在手账中为风筝比心
学做风筝
你们怎么可以这样子呢!
最想要的样子
就喜欢你看不惯我又干不掉我的样子
就喜欢你看不惯我又干不掉我的样子之《少年,来玩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