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审计项目计划管理工作

2016-05-14柳迎超

时代金融 2016年9期
关键词:审计管理

【摘要】审计项目计划是指审计机关在年度周期内对审计项目和专项审计调查项目预先做出的一系列统一安排。审计项目计划管理工作包括计划编制与调整、计划执行与反馈、计划考评等环节,这些工作环节开展的效率如何会直接关系审计监督职能作用能否得到有效发挥。县级审计机关是国家审计机构的基础单位,做好审计项目计划管理工作意义重大。本文分析了省级以下审计机关单位实施人财物统一管理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如何做好审计项目计划管理工作的措施建议。

【关键词】审计 管理 计划工作

一、省级以下审计机关人财物统一管理的必要性

(一)依法行使审计监督权的需要

县级审计机关属于基层审计机关,是政府的组成部门,人事、组织的调整,经费的提供都要依赖于本级政府,它要接受本级人民政府和上级审计机关的双重领导,审计独立性偏弱,且事实上本级政府的领导权力往往是大于上级审计机关,比如在同级财政审计时,只要是同级政府领导所做决策的项目,即使被发现存在违规违纪问题,审计机关也难以对其进行整改和处罚,实施省级以下审计机关人财物统一管理,可以从根源上消除审计机关对本级政府的依赖,从而保障审计监督的独立性。

(二)实现行使国家治理职能的需要

审计,实质上是监督制约权力的一种方法,是国家治理的组成部分,而国家治理的前提是政令通畅。对于中央的政令,一些地方政府在执行时常会有存在不执行或打折扣执行的情况,通过实施省级以下审计机关人财物统一管理,一方面可以调集审计力量,高效完成规定的审计任务,另一方面可以避免行政力量对审计的干预,从而促使审计工作更加的客观公正,实现审计在国家治理中“免疫系统”功能的发挥。

(三)反腐的需要

实行省级以下地方审计机关人财物统一管理,可以有效的保障审计的独立性、权威性和公正性,扩大审计监督的覆盖范围,及时发现和揭露重要案件的线索,充分发挥监督政府的职能,所以说审计监督是反腐败的重要手段。

(四)实现审计全覆盖的需要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后,《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中对审计全覆盖做出了这样的规定,凡涉及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要接受审计;凡涉及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分配使用的,要接受审计;凡涉及资金、资源、资产的部门、人员、单位都要接受审计。实行省级以下地方审计机关人财物统一管理,可以解决审计机关人员少、任务重的矛盾,可以调集上至审计署、下至县级审计机关的全国审计人员力量,集中力量保证审计任务的有序进行,保证审计全覆盖。

二、如何做好审计项目计划管理工作

(一)审计计划编制

我国审计职能是多重性的,但县级审计资源又是有限的,在省级以下地方审计机关人财物统一管理的新形势下,审计计划编制工作非常重要,需要做到以下几方面:第一,在编制计划时要对整个年度的审计工作进行全盘考虑,理清思路,在实地调研及现有审计资源的基础上,采用科学的编制方法,有侧重点地确定审计目标,以确保计划做到有针对性、前瞻性和指导性。作为县级审计机关,要围绕县级政府经济工作中心,在审计全覆盖基础上,根据现有审计资源,着眼于重点行业、数额大、影响范围大的项目,突出对重点领域、重点部门、重点资金的审计监督。第二,科学确定审计项目。在确定审计项目前,要通过走访人大、政协、纪委、财政局等相关机构和部门的方式,搜集相关经济信息和资料,广泛征集各方意见,并开展广泛的调研,科学地确定审计项目。第三,要考虑中长期的审计计划。中长期设计计划是审计的工作方向,需要根据国家各年度的发展规定来制定合理可行的中长期审计计划,以增强审计工作的主动性、建设性、宏观性和开放性。中长期审计计划的编制方法可以用国际通用的滚动式编制法,此种方法是适当的将计划的时间向前延伸,跟短期计划连贯起来,在覆盖上要连接对口管辖的所有部门单位,均衡安排每年的审计工作,防止单个年度内出现审计失衡状况。

(二)审计计划执行

第一,在审计计划执行过程,要控制审计程序,减少不必要的审计时间,以有效提高审计计划执行效果。具体而言,首先是要从整体审计工作要求来分析和设计审计程序,将各种程序的重复、交叉情况减少到最低;其次,考虑程序的设计是否合理,是否对推进计划实现有作用,以确保审计程序有计划进行。最后,评估程序运行所需费用,尽量将能简化的审计程序简化。第二,创新审计模式,提高审计资源利用效率。在执行审计项目计划时,要科学合理设置相关的机构,整合审计资源,以使审计监督的效力得以发挥。将审计和审计调查相结合,充分发挥审计调查作用,对一些重点问题进行重点审计,必要时可以对一些问题进行延伸审计与调查,对一些重大项目可以采取主审竞标制,这样可以促进审计项目资源与审计人才的优化组合,充分调动参与审计的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改变以往审计机关内部处室之间各司其职的状况,实现审计人员的合理调配,以组成最优审计组来满足审计项目需求。第三,充分发挥社会审计机构的力量,扩宽审计领域,在遇到一些超出审计机关人员专业判断能力的事项而提供充分证据发表客观公正的审计意见的情况时,可以利用社会审计机构的力量或是寻求外部专家的帮助,以实现特定设计目标。

(三)审计计划执行考核评估

科学有效的考核评估制度可以促进审计计划管理项目工作效率的提高,因此,审计计划管理部门要建立规范的考评制度,制定考核审计项目计划执行情况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并对违反计划管理的行为进行处罚,从而督促相关部门自主、自觉采取有效的措施来组织计划的实施。计划执行评估应包括:项目目标准确性、项目执行调整情况、项目质量测评、项目审计成果评价等等,对审计项目计划执行的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及结论报告等阶段的完成情况进行动态跟踪管理,变事后静态考核为事前、事中动态实时考核,从而实现审计项目计划管理工作的精细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三、结束语

审计项目计划,是各级审计机关为履行审计监督职能而对计划周期内的各项审计项目和专项审计项目作出的统一安排,它决定了审计业务工作的方位和方向,是审计机关开展审计工作的首要环节,也是依法开展审计工作的直接依据,审计计划管理工作是否科学、全面,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审慎行,直接关系到审计监督职责的有效发挥,尤其是在省级以下审计机关单位人财物统一管理新形势下,面对财政事务、审计业务、人事事务的统一管理,县级审计机关的职责更加重要,因此需要做好全盘考虑、思路清晰的审计项目计划管理工作,以提高审计监督工作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崔强.地方审计机关省级统管利弊分析与建议[J].会计之友,2016(01):05.

[2]陈红蕊.省级以下审计机关人财物统一管理的意义和探索[J].现代审计与经济,2015(06):25.

[3]陈韵雯.审计项目计划管理分析[J].审计月刊,2014(08):15.

作者简介:柳迎超(1977-),女,汉族,云南省德宏州陇川县人,职称:审计师,任职于云南省德宏州陇川县审计局,学历:大学本科,研究方向:会计,审计。

猜你喜欢

审计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