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经济资本条件下风险防范和控制的思考

2016-05-14邱晓莉

时代金融 2016年9期
关键词:风险控制商业银行

【摘要】从2005年开始,各商业银行逐步实施经济资本预算管理,其目的是控制经济资本的合理适度增长,使经济资本和监管资本相协调,最终提高经济资本回报率。经济资本管理一方面要控制经济资本增长,另一方面要提高风险防范和控制水平,各商业银行通过采取强化风险意识、确立战略发展定位、加强内控建设、建立激励约束机制等措施,来达到经济资本和风险控制之间的平衡。

【关键词】商业银行 经济资本 效益最大化 风险控制

一、经济资本的概念

经济资本是基于商业银行全部风险之上的资本,所以又称风险资本。经济资本不是真正的银行资本,它是一种虚拟的、与银行风险的非预期损失等额的资本。经济资本是根据银行资产的风险程度大小“算出来的”,在数额上与非预期损失相等,它是指所“需要的”资本、“应该有”的资本,而不是银行实实在在已经拥有的资本。经济资本计算的前提是对风险的掌握和把控。

二、经济资本与风险控制联系

(一)二者关系相辅相成

商业银行的经济资本和风险控制就像人的两条腿,为保持身体平衡,行动起来要协调配合,步调一致。否则很容易导致摔跤。看银行的投入产出比就要看经济资本,看资本回报率和经济增加值就要看风险管控能力。经济资本管理水平高,其中一条腿就强健,开篇第一步迈的坚实;风险管控能力高,另外一条腿与之保持必要的呼应,促使商业银行甩开臂膀,奋力向前。

(二)二者反映商业银行管理水平

商业银行的管理水平既要看风险管控能力,也要看经济资本管理水平。而经济资本是风险管理的通用语言,是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能力比较、交流的依据。所以,经济资本管理能力的大小直接反映风险管理水平的高低。同时,要着眼于资本与风险的对应关系,经济资本是衡量风险的标尺,通过对商业银行的资本综合及其配置进行管理,从而达到有效规避风险的目的,提升银行价值和竞争力。

(三)二者必须保持适度平衡

经济资本与实际资本之间的关系,从数量上,当经济资本少于实际资本时,说明银行风险抵御充分,但资本利用效率不高;当经济资本与实际资本持平时,说明银行出于安全临界状态。在国内银行业,这两种情况都很少见,当经济资本大于实际资本时,意味着银行资本不足于抵御非预期损失,银行的风险水平正在超出其实际承受能力,这是经常见到的情况。银行惯常做法:一是通过某些途径补充银行资本金;二是限制资产增长,压缩资产规模,控制收缩其风险承担行为;三是调整结构,优化存量,减少存量资产的经济资本,把高风险的资产转化为低风险的资产;四是合理配置经济资本,保持经济资本适度增长。

三、商业银行风险表现和产生的主要原因

(一)主要风险表现

当前,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主要是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一是信用风险,其形成主要受社会信用环境、借款人的信用观念、企业的盈利能力、财务状况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只要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可能导致信用风险发生。二是操作风险。在当前大数据时代和信息数字化时期,各种金融创新手段和APP平台运用,控制操作风险成为各家银行工作的重点,它不仅涉及到各部门、各环节,还涉及到来自外界对员工职业道德的考验,具有很强的不可预测性。近年来金融业发生的案件,基本上都与操作风险有着密切的关系。

(二)产生的主要原因

商业银行只要有经营,其风险就不可能是真空状态,它与商业银行的经营理念、业务创新、市场营销、管理水平不无关系。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四点:一是资本充足率低。资本充足率较低,与8%的国际标准有很大差距反映了商业银行资产扩张和资本金补充不相匹配。经营在很大程度上表现脆弱性。二是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差。资产质量差主要表现就是不良贷款率高、亏损挂账数额大,国有商业银行表现尤为明显。这会严重削弱商业银行市场竞争力。三是业务和产品创新能力弱。对于那些业务品种单一、创新能力有限的商业银行收入依赖利差收入,这在很大程度上面临被边缘和被淘汰的风险。四是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内部控制水平和风险管理能力一定程度上相当于车辆的发动机和引擎,强有力的转动才能助推商业银行这艘大船扬帆远航。

四、经济资本条件下主要风险控制措施

如何在经济资本条件下采取有效风险防控措施成为摆在各商业银行面前的一道难题。结合工作实践思考如下:

(一)树立全面风险管理意识

商业银行全体员工要意识到,要树立全面风险管理意识,把风险概念融入到自己的一言一行,融入到企业文化中,融入到具体岗位职责中。具体:一是正确认识风险本质。风险与银行发展共存、不可分割。二是以认真态度对待风险。选择发展就等于选择风险,但风险是可以规避、选择的,甚至可以为我所用。三是增强员工风险管理意识。通过培训和教育,结合审计案例,采取多种途径和形式,培养风险管理专业人才。

(二)确立阶段战略发展定位

目前阶段,经济下行、三期叠加的重要时期,重点工作:一是优化投资结构,增加有效投资,满足投融资需求。二是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启动农村基础设施等重大项目。三是实施创新驱动,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促进新产业、新业态加快发展。

(三)加强内部管理和风险控制建设

一是严格落实不良贷款管控责任,多管齐下,控新降旧,想方设法把不良减下来。二是抓好高风险客户的提前化解,把化解潜在风险作为向风险宣战的主战场,做好资产保全。三是防范各类案件和操作风险,针对信贷、财务、运营、票据等重点领域,扎实开展案件风险排查,把案件发生率降下来。四是严控市场和流动性风险,强化客户履约保障管理,防范市场风险向信用风险演变。

(四)建立市场化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和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破除劳动用工和职务终身制,强化岗位目标责任制,建立市场化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和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彻底取消机关化的行政级别和干部管理制度,建立择优任用、优胜劣汰、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制度,按需设岗、以岗定薪、岗变薪变。解决人员结构性矛盾。

(五)营造以收益和成长为主要内容的风险管理文化

一是管理层必须有清晰的有效发展战略,合理权衡收益和成长的关系,采取适度的贷款策略。二是坚持从严治贷,做实信贷“三查”重塑良好的信贷文化。三是寓风险管理与业务全过程,每个部门,每个员工,开展每项工作都要牢记风险管理的观念。

(六)建立以资本回报率为核心的价值评价和绩效考评模式

业绩考核要尽快解决双轨考核办法,防止为完成计划而不顾成本和风险的行为,尽快过渡到以经营绩效、资产质量、审慎经营等为主要内容的单一的绩效考核机制上来。

参考文献

[1]孙玉波.《经济资本及其在商业银行的应用》.新文秘网.

[2]史金凤,王晓宁,徐以霞.《我国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框架构建》.当代经理人,2006年5期.

[3]武剑.《论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的管理与配置》.投资研究,2004年第7期.

[4]章莳安.《商业银行实施经济资本管理的思考》.中国金融,2006年5期.

作者简介:邱晓莉(1973-)女,河南商丘,职称:中级经济师,学历:研究生,研究方向:内部审计风险管理。

猜你喜欢

风险控制商业银行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试析基于现代风险导向的互联网金融审计
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信息化的探讨
论增强企业经营管理的风险意识
国有商业银行金融风险防范策略
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