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互联网+”背景下探讨教师角色转换必要性

2016-05-14魏璠

时代金融 2016年9期
关键词:转换教师角色互联网+

魏璠

【摘要】在互联网普及应用的背景下探讨教师身份的转换必要性,从时代的要求、教学形式变化的要求、课程改革的要求及教师观念变化四个方面入手。提出教师需要适应时代的变化来调整教师的角色。现代教育职责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而是成为一名现代教育的设计者。

【关键词】教师角色 互联网+ 转换

我国在2020年要建成一个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体系。建设高水平的教育体系需要有高素质的教师,教师的职责在有了互联网平台后,工作内容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随着互联网形态的不断变化,与传统行业融合得越来越紧密,“互联网+”的概念出现,这种新业态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知识型社会发展的需要。“互联网+”同各传统行业相结合,给传统行业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利用信息通信技术及互联网平台,创造出新的生成模式。教育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势必是要同互联网有效结合。互联网同教育的结合早在“互联网+”提出之前就已经进行融合,网络教学、远程教育等都是利用网络这一便利的方式进行知识的传播。这次“互联网+”同传统行业结合不同于以往的结合形式,不是简单的把授课视频放到网络上,而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变,运用网络来改变授课的模式。“互联网+”时代、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教育教学手段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于教师教学要求也随之改变,教师的角色发生着翻转。

一、教师角色转换是时代的要求

当前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速度及信息量跟以往有很大的不同。曾经有人做过数据传播速度的实验,电话普及到5000万用户花了75年,而游戏应用《愤怒的小鸟》35天就达到了这一目标。这说明网络传播能力早已超过传统的媒体,一部智能手机就是一座随身图书馆,一台电脑就能完成庞大的数据处理。在这种信息量极其丰富、传播速度如此快速的环境中,教师如果仅禁锢于传统的授课方式来传授知识,那么显然与这个时代是脱钩的。教师的知识结构需要实时更新,俗语说“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教师须转换角色主动同互联网+相融合才能适应科技发展的需求、教育发展的需求,做到与时俱进,海乃百川,源源不断地补充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

二、教师角色的转换须对当前教学形式进行准确判断,重新定位

石中英教授曾说过教师角色的转换问题是整个现代教育改革核心。它既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必要条件。教师的角色的重新定位需符合时代特点,从多个方面入手。

当前学生较为突出的特点为知识信息渠道丰富、思想活跃,仅仅文字版的教材已经很难满足学生全部学习的需求。教师仅仅是照本宣科更是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但如果过分依靠互联网,也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需要在网络和课堂中寻找一个空间,能把课程和网络结合的空间。由于网络的便捷使学生能迅速的得到各种知识,然而知识准确与否、有没有包含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负面信息,这些都需要教师来进行筛查。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者,必须时刻警惕负面信息对学生的影响,运用高度的智慧和经验,对纷乱繁杂的信息进行筛选,给学生一个丰富多彩、有利于知识学习的网络空间。

传统课堂的教师是主角,课程的内容有老师来掌控,学生被动接受。有了互联网的课堂学生可以由自己来决定学习进度。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视频来预习或回顾学习内容,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计划来决定什么时候看,什么地方看,每次看多少,看多少遍。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步骤来学习,学习的自主权回到学生手中。当学习由被动授予变为主动获取的时候,对知识的渴望,驱使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习的质量。面临新的教学形式,教师不单单是讲课,而需要变身为课程的设计者、导演。让学生能够被课程所吸引,主动探索课程内容,达到教学目的。

教师根据教学形式的变化重新定位,增强学习能力,由教材执行者转变课程教学研究者,在传统的课堂教学环境中引入现代化教学手段。在课堂中运用教学软件、多媒体课件、网络视频等多种方式,使课堂的内容更丰富,更具有吸引力。在课堂外把课程同网络相结合,加大学生学习的空间,促进学生对课上内容的理解及拓展。

三、教师角色的转换是教学课程改革的需求

随着我国高校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教师作为课程改革的执行者、设计者、贯彻者在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传统教学模式教师角色可以分为理论性的,双师型的,单一型的,复合型的。这一分类随着互联网的参与虽没有改变,但要求却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在高职类院校中双师型是教师是每个老师必须具备的一个基本素质。双师型教师即能从事专业的理论教学又能从事实践技能教学,既能掌握职业教学的基本教学规律和教学方法,又能进行教学研究和课程开发的应用型复合型教师。在“互联网+”时代下,对于双师型教师又有了新的要求。要求我们从课程设计开始,就要设立为学生的学而教的目标。研究学生的认知过程,知识构架,课程兴趣点,以便于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和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在课程时间的设置上,要预留充分的学习时间和空间,调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当代教学改革是突出每个人的特质,学生是一个个体,教师应遵循每个学生的基本特征来进行教学模式设计。随着课程的改革,教学模式也可以采用多种方式。为更适应课程改革可改变传统大班授课模式,变为探讨大班授课,小班研讨的模式。

大班教学模式是教育规模扩大化后的产物。由于教学资源有限,教师人数有限,所以目前大班授课的情况非常普遍。这种大课上课人数少则四五十人,多则上百人,人数众多给老师与学生的交流带来了很多阻碍,直接影响师生互动,降低教学效果。为改变这种情况,提高教学质量,带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小班研讨也应适当的引入。开设小班课程对于学生的要求比较高,要求学生提前预习,学生之间互助学习,在以自主学习为主的前提,在课前提出问题,反馈给任课教师,教师可以针对于共性问题在课上统一讲解,个性问题针对不同的学习小组进行解答,做到有的放矢。小班研讨既能提高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增加学生团队协作的精神。

大班授课同小班研讨相结合是对于传统课堂的改革,是将大班教学与小班讨论相结合的课堂教学方法。大班授课可以讲授共性的问题,教师通过精炼的讲解完成知识的传授,并对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在课后讨论,属于提纲挈领式的教学。在大班讲授共性问题的基础上,再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班授课,可以把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地探索知识,而且在小班的授课环境中更有利于互联网的引入,学生可以利用互联网了解课程内容对大班授课进行预习和复习,为小班研讨提供拓展空间。把在大班授课上留的问题让学生在小班上去探讨,既能增强学生主观能动性,又能提高其自学能力,探讨能力,还能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将互联网融入这种授课方式中会积极有效促进师生交流,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动手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课程教学的实效性。

四、教师角色转换需从教师观念转变开始

教师角色转换须从教师观念出发,教师的转换是对自己的重新检测。要想从文化知识传播着转变为教学方和学习方法的指导者、从教材的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设计者、从学生素质的培养者转为未来生活的规划者,必须要求教师有良好的个人素质、能力和修养,这几个方面不是固有不变的,是需要不断累积的,因此教师须努力保有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要有终身学习的态度。

教师角色的转换归根到底还是考查教师的学习能力如何,从传统的讲授者身份变为课程的设计者身份。教师传业授道的前提是自己掌握专业知识及知识传播的手段,教师首要的是转换观念,接受网络,会运用网络,会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教师的教学能力才能不断提升。朱熹在《活水亭观书有感》中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意思是只有思想永远活跃,以开阔的心怀来接受不同的思想,不同的知识,来充实自己,才能永葆思路清晰,有灵感,新水长流。教师不要排斥新的教学方式,要秉承着学无止境的态度来对待新事物的出现,并利用它为自己的教学工作服务。可以利用网络来考核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提出开放式的提问让学生主动探索,增强课堂的趣味性。虽然互联网同教学相结合表面上会加大教师的工作量,但从育人的角度来思考是值得教师付出努力去开发的,因此观念的转变是做好教师角色转换的重要前提。

由于互联网的普及,知识日新月异飞速发展,教育已不再具有可全面教授学生所有知识的可能性,课程内容已经不再是学生获取信息的唯一来源,教师传统的教学也无法同庞大的网络系统,便捷快速的网络传播相抗衡。因此学生在新时代不是再比拼知识的拥有量,而是对于信息的获取能力、处理能力、分析能力及利用能力。这是对传统教育的挑战,也是对教师的新要求、对教育的新要求。教师要主动去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改变自己固有的观念,适应互联网带来的新的教育改革。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给学生,还要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了解多种学习途径,更加主动地去获取知识的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信息时代赋予了教育新的特征,教师须具有从传统角色转换出来的觉悟,对自己的角色进行全方位的更新。网络化学习成为人们获得信息和知识的重要途径。科技永远在发展,教师不能固守于传统角色之中,否则会被时代所淘汰。教师角色的转换,势在必行。在教师角色转换的同时,许多评价教师教学效果的标准也应随之进行调整,如再以以往的教学评价标准来要求教学行为,这也达不到转换角色的目的。因此互联网加入到课堂当中不仅仅是对于教师的教学体系改革,更是对于整个教学系统的颠覆。

参考文献

[1]孙莹.高职课程改革中教师角色转换的理性研析[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5(3).

[2]于林山.从“主演”到“指导”:信息时代教师角色的转换与定位[J].高等教育研究(成都),2007(4).

[3]吴彩斌,邱廷省.项目驱动下研讨式教学改革研究 [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15(4).

[4]李金迎.我国城镇居民收入与消费:理论、现状与对策[J].阅江期刊,2009:20-23.

[5]杨爱华.大班授课、小班研讨教学模式的探讨[J].广州化工,2014(4).

[6]朱红,马莉萍,熊煜.大班授课小班研讨教学模式效果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6(1).

基金项目:辽宁省教育评价协会第一届教学改革与教育质量评价研究课题《高校教风、学风评价方式研究——以高职高专类院校为研究样本》PJHYYB15351。

猜你喜欢

转换教师角色互联网+
大数据时代档案管理模式的转换与创新
论英汉语翻译中语内翻译向语际翻译的转换
教师角色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及角色转换
浅谈新课改下教师的角色与教学行为
浅谈平面图与立体图的思维培养
新媒体环境下多模态商务英语课堂教师角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