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栗毓美和恒麓书院

2016-05-14董剑云

文史月刊 2016年9期
关键词:书院

董剑云

栗毓美(1778—1840),字含辉,号朴园,山西省浑源县人。青少年时在浑源州恒麓书院读书。清嘉庆七年(1802年),以拔贡考授河南,任知县。后历任知州、知府、布政使、护理巡抚等职。道光十五年(1835年),任河南山东河道总督,发明“抛砖筑坝”之法,终使黄河水患大治,被百姓推崇为河神。栗毓美宦游在外数十年,情系家乡,多次捐巨款帮助家乡赈灾兴学,为培植家乡淳厚文风作出了突出贡献。

被奉为“河神”的封疆大吏

今天,当人们走进浑源城的东北隅,在面对恒山、北依浑河之处,会看到一座布局严谨、结构对称、占地近12亩的汉白玉石刻陵墓,这便是清代治河名臣栗毓美的安息之处。墓内有室,室内有碑,碑铭为民族英雄、时任两广总督林则徐撰写。栗毓美陵墓,又名栗氏佳城,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作为一处人文景观,它既是寄托人们对栗毓美哀思的场所,也作为旅游景点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知,栗毓美的精神也在穿越时空,不断传播扩散。

道光十五年,栗毓美由布政使升任河南山东河道总督,主持豫鲁两省河务。当时的黄河下游河道两岸均有不少滩地,尤其河南河段,河宽滩广,每遇伏秋大汛,洪水漫滩,将滩面冲成许多串沟,首尾与大河相通,分流成河,冲刷大堤,造成决口之患。沿堤上下40余里,险情严重。栗毓美亲到工地指挥抢险。这一带堤防,原不靠河,平时未备工料,若用秸埽抢护,堤段太长,难以全线整修。鉴于当时滩地民房被淹浸塌,房砖颇多,栗毓美认为砖与石相仿,决定收买当地民砖,试抛砖坝抢护,共筑长短砖坝60余道,化险为夷。

栗毓美试用砖坝成功后,曾向皇帝上书请求推广,但遭到一些在朝的官员反对,认为抛砖不如修埽(用秫秸修成的护堤),购砖不如购料。粟毓美一再上书力争,认为每年黄河两岸,多用石料护埽,但石料采运困难,价格高昂,计一方石可购两方砖。同时碎石虚方大,砖料虚方小,一方砖可当两方石用。而秸料埽,抗洪能力不强,年久易于腐烂。建议用备防石料、秸料的经费沿堤多置砖窑,烧制大砖,以备工用。最终赢得道光皇帝支持。后来,栗毓美在治黄中大力推广这一成功经验,并写出专著《砖工记》。河工用的大砖为椭圆形,每块重20斤左右,中有圆孔,可以用绳穿系易于抛修,并可用以砌筑坝体。实践证明,栗毓美创造的“抛砖筑坝”,是黄河上御水工程的一次革新,在护堤和抢险中比过去沿用的“埽”更加稳固、节省费用。“以砖代埽”一直延续了100多年,直到1949年,“抛砖筑坝”仍然是治理黄河的重要方法。

光绪《浑源州续志》书影

栗毓美治河五年,宽窄深浅,流速之快慢缓急,他都了如指掌。每逢风雨即将到来,他立即到达险地。一旦水患发生,他就能亲自指挥抢险,将水患降服。其在任五年,“河不为患”,使老百姓免遭水灾和流离失所。推行砖坝数年内,“三年未生一新工”,为国库节省官银150余万两。他勤政律己,廉洁奉公,深得皇帝的厚爱和群众的尊敬。道光二十年(1840年),栗毓美积劳成疾,死于任上。当他的灵柩从河南北上运往山西时,沿途群众挥泪相送,千里不绝。许多官吏“亦皆闻之流涕”。道光帝在其家乡山西浑源赐建府邸,御笔亲题“河帅府”,并为他在浑源州城东南2里处修建陵墓,赠太子太保,谥号恭勤,道光皇帝和栗毓美生前好友林则徐都为他撰写了祭文。道光皇帝说:“栗毓美办事实心,连年节省帑金数十万,一旦病故,诚为可惜。”《清史稿》对当时十多位河督分别点评,称栗毓美“实心实力,卓为当时河臣之冠”,对他作出了崇高评价。后来,栗毓美治河的事迹与能力在河工的口口相传中,日益被神化,百姓为他修建了祠庙,拜他为“河神”,尊称为“栗大王”。以致后来清廷也正式敕封他为河神,并将其请入国庙——嘉应观,享受国家祭祀。

恒麓书院的创建

浑源县在明清时称浑源州,属大同府管辖。虽然地处塞外边陲,但自古就是一处文化宝地。金代时,浑源在州3.5公里的南翠屏山上建有翠屏书院,是本州状元刘撝和右丞相苏保衡讲学的地方。到了明代,本籍名士孙聪在州城西北3.5公里的凤凰山(今神溪山)下建有凤山书院。明正德六年(1511年),由巡抚都御史石阶(本州人士)又建造了石溪书院。但到清初,这些书院大都毁弃,名存实亡。雪上加霜的是,清朝立国未久,浑源县及其所在的大同府又被卷入了大同总兵姜瓖掀起的山西省反清复明运动。摄政王多尔衮率清军镇压,城陷后疯狂报复,浑源县被屠城。兵燹过后,一片萧条,文运也是如此。自明隆庆五年(1571年)翟延楠中进士后,浑源“数百年久不闻有纯粹博达之士出乎其间”;进入清朝后,也只有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白贲中举,科场之上便又一片沉寂。

目睹此情此景,历任知州都想振兴文教,有所建树。乾隆十九年(1754年),浑源知州龙云斐决定新修书院。因为浑源地处北岳恒山脚下,所以为书院起名“恒麓书院”。但因种种原因,四年过去了,直至调职他去,书院也没有最后建成。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底,桂敬顺履任浑源知州。桂敬顺出身于文化发达的江浙地区,他对文化相当重视,他在浑源州的主要政绩基本上也都表现在教化百姓、发展文化上。桂敬顺认为,“学之兴废,其大关乎彝伦,其小系乎文字。古之时,国学、乡学,各有其地;大学、小学,各有其功”。“今乃家自为师,人自为学”,有钱人家多送子弟进入私塾各自为学,无钱人家的孩子只有辍学一途,学校的名义虽然存在,而实际早已荒废。并得出结论,浑源州自明隆庆年间起240余年间再也没有人中过进士,这正是学习“不正”“不严”造成的后果,也是没有学校的明白检证。

为了扭转这种状况,桂敬顺立即着手推进恒麓书院的修葺工程。不久,恒麓书院落成。落成的书院共有房屋9间,中间主室为“崇古斋”,为讲学之地;后边为“仰止堂”,是祭祀之地。左右两庑,为学生学习之所。在桂敬顺撰的《恒麓书院记》中,详细记载了书院的情况,“修葺完好,捐赀延师,招州人士及童蒙之愿学者来学焉。且将谋立学田,以备饩廪焉。”桂敬顺说,“书院去文庙百步,去恒山十里许,庙中之钟鼓琴瑟,俎豆冠裳,足以警昏隋而启其畏敬之心,山中之朝霞夕晖,仙灵古迹,足以长性情而发其天机之趣,诸生徒诵读其间,含咀英华,变化气质,郁郁彬彬,安知数十年后不为当世之名儒,国家之善士哉。”寄希望浑源的莘莘学子能颂先贤文章,得恒山灵气,改变气质,造就为国家有用之才。

但书院建成后的十几年间,并没有如桂敬顺所想那样成为浑源县士子参考科举考试的福地,而是在短暂的热闹过后又重归萧条。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恒麓书院基本上没有官款拨付,学田收入低微并且不稳定,还不足以维持正常教学之需,书院无力请优秀的教师施教,教学质量得不到保障,以致有志于科举功名的诸生宁愿选择去更有声望的私塾读书。

乾隆《浑源州志》书影

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陕西籍进士严庆云继任浑源知州。严庆云任浑源知州长达12年,政绩颇佳。他有感于浑源文运不振,决定将恒麓书院旧址改为义塾,又在州城东门外另辟新址,重新规划修建新的书院,起名为步云书院(后又改回为恒麓书院)。

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为倡建新书院,严庆云带头捐俸银400两。在他感召下,浑源士绅们踊跃认捐,短短时间就募集到白银4900多两,在浑源这个“土瘠而天寒,生物鲜少,无珍奇灵异之产,无巨商富贾之资”的塞外穷县,堪称奇迹。书院不到一年时间竣工,共建有学舍56间,规模宏大,布局精良,菜地、水井等一应俱全,四周环以围墙。严庆云又将工余的2600两银子贷款给商户以滋生利息,作为办学经费,用来支付山长和教师薪资、房屋修缮以及诸生的求学费用,以保证书院能够长久生存和发展。

恒麓书院设施齐备,经费充裕,师生们精神舒畅,士气大振。没过几年,生员常安世就在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的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率先中举。

常安世考中举人后十年中,绝大部分时间在家乡教书,求学者络绎不绝,栗毓美便是其中之一。

栗毓美天资聪慧,又刻苦用功,6岁时即显露才华,塾师以“星垂天放弹”命对,他当即答“月照海含珠”,老师吃惊地赞赏说:“此子位业未可量也。”到了9岁时,他的诗文已得到师长的普遍称赞。17岁时,他进入恒麓书院读书。当时,书院课目讲习的主要是《四书》《五经》等,其教育宗旨是奉行“讲明义理,以修其身”,反对已往的“务记,为词章”。19岁时,栗毓美在岁试中名列优等,补增广生员。嘉庆六年(1801年),栗毓美考取拔贡生。栗毓美受到两任山西学政戈仙舟、莫宝斋的器重,被视作国家栋梁之材,认为必成大器。嘉庆七年(1802年),栗毓美25岁入京参加朝考,名列二等第二名。奉旨以知县用,签分河南。临行前,栗毓美拜访先生。先生问他何以为官?栗毓美答道:“廉洁奉公,真心爱民,不辞劳苦,持之以恒,真心实力,不敢苟且偷生,不敢随俗。”此后,在近40年的宦海生涯中,栗毓美不忘初心,一直把这一为官之道奉为座右铭。

在常安世的悉心教导和示范激励双重作用鼓舞下,浑源的学风呈一派繁荣气象。在嘉庆年间,常门弟子耿鉴泉、穆松圃、耿西泉、张镜川、张橘泉相继而起,接连在乡试中式。在这一轮科举大爆发中,栗毓美虽未能中举,但也得以拔贡的身份出仕,日后成为最显赫的常门弟子。常安世去世后,弟子们为其立碑纪念,栗毓美亲撰碑文《常康侯公教泽碑》,署名“受业门生拔贡栗毓美”。

情系桑梓

栗毓美从成长和学习的经历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他把教育看作是为国家培养和广储人才的第一要务。史书记载:栗毓美“平生乐奖拔才俊,所至务培文教”。据不完全统计,栗毓美生前个人捐建的义学有15处;他亲自号召和督办捐置的义学320余处;修建书院、文庙、孟庙等教化的地方达20多处。

栗毓美还十分关心家乡民瘼。道光十二年(1832年),浑源逢春夏大旱和秋霜之灾,饥民甚众。浑源州的众士绅倡捐赈济,开厂放粥3个月,每日饥民达5000余人。在钱粮缺乏难以为继之际,栗毓美捐出养廉银(相当于职务津贴)2000两,在开设的粥厂继续施粥济民。道光十六年(1836年),浑源再逢春夏大旱和蝗虫之灾,田地绝收。浑源士绅们再次赈灾,奈何连年遭荒,当地富户已后继无力,只能开厂放粥1个月。栗毓美再次捐出3000两白银,同时让家人陆续买粮,为6000余饥民施粥长达5月,乡亲感念不已。此外,栗毓美还捐资修葺浑源城南门内关帝庙,捐500贯钱修建唐家庄柳河大坝,捐钱增加留养局的口粮等。大同府云中书院面临经费困难时,他捐银300两予以资助,作为学生的膏火费用。

栗毓美雕像

那时,新恒麓书院创办50余年来,凭借2600两白银的经费本金及所生利息,为浑源州培养出不少人才,比较著名的有常安世、栗毓美、常山风、王尊贤、田九畴等人,可谓枝繁叶茂。可是,书院经费经过这么多年消耗,又受道光十二年、十六年两次大旱的影响,经费骤然不济,造成“虽条约渐修,而经费犹未裕”的严峻局面。道光十八年(1838年),栗毓美获悉恒麓书院的困境后,深为忧虑,说:“士子家各为塾,塾各为教,不获群萃。”“(余)所至都邑未尝不求实学、励人材,而独不获与乡人士共讲贯于书策琴瑟间,良足憾也。”于是捐资1000缗(约合白银1000两),作为诸生的求学之资。栗毓美让浑源知州派专人保管,放贷给州内商户以十分之一的收取利息,从而解决了书院以后的经费问题。他又捐资在浑源设立一所义学,这所义学也成为浑源唯一的一所义学,为许多贫家子弟提供了入学机会。栗毓美在《增置恒麓书院经费记》中豪情满怀地说:“吾邑拥山河之胜,承先哲之遗,其生长于斯者,又皆朴厚敦诚,具为学之资。磨砻而砥砺之,造就又何可量哉!”

栗毓美直到去世前不久,仍对恒麓书院牵挂不舍,“经费尚未充裕,时以为念”。光绪年间的浑源知州贺澍恩提到这件事时,称赞道:“浑源之恒麓书院者,尤公少时读书处也,寒俊缺膳养,阻群萃。观摩增千缗滋息,手为文,勒石垂永久,州人仰之。此外善举不一。”

余 绪

道光二十年,栗毓美因病去世。恒麓书院因为有充裕的教育经费,正常的教学活动得以为继。直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恒麓书院在“废科举,兴学堂”中被改制为高等小学堂,在65年间,恒麓书院又有栗颖、孙万年、田应璜等12人在乡试中考中举人,占整个浑源县清代中举人数29人的近二分之一。栗毓美当日的增置书院经费,并发商生息,以利保障,可以说功不可没。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在原恒麓书院旧址,成立了浑源中学堂,成为浑源县新学、新思想的传播中心。

民国元年(1912年)初,浑源州改为浑源县,州衙改为县政府,知州改为县知事。同年夏,山西督军府下令男子剪辫、女子放足。浑源士绅王念祖(恒麓书院毕业生,清末举人)联合几名有识之士在浑源县城动员群众剪辫,此举激怒了义和团残余势力“铁锹会”。浑源“铁锹会”发动2000余人举行暴力行动,杀死2名浑源县巡警,并放火焚烧了具有悠久历史的恒麓书院56间房屋以及王家祖宅。阎锡山大为震惊,派大同镇守使孔赓带兵镇压。事后,用抄家和罚款所得在书院旧址上修盖浑源中学。民国三年(1914年),浑源中学堂修复后再度开办。1937年日军占领浑源县城后,放火烧毁浑源中学,恒麓书院院址被焚毁殆尽。

猜你喜欢

书院
书院千年流变,走在复兴路上
致知书院间
漫谈书院
漫谈书院
书院:从官署到学堂
关于书院认识的误区
本来未来:千年书院的精神和灵魂
未来:现代书院的时代探索
书院复兴的关键是继承与弘扬书院精神
清代河北书院的地域分布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