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乡村留住年轻人

2016-05-14尹振贤

农家顾问 2016年9期
关键词:村支平均年龄待遇

尹振贤

纵观农村发展现状,从根本上说是人才问题,所以国家始终强调要重视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但高素质人才却始终难以在农村基层落户。

2016年村两委换届结束后我们对新当选成员年龄做了一个统计。全县24个村委会72名成员,其中:20~29岁(无);30~39岁(11人);40~49岁(29人);50~59岁(15人);60~69岁(17人);70岁以上(无)。最大年龄69岁,最小年龄35岁,平均年龄50岁。全县支委会成员72人,其中:20~29岁(1人);30~39岁(4人);40~49岁(28人);50~59岁(20人);60~69岁(17人);70岁以上(2人)。最大年龄71岁,最小年龄28岁,平均年龄51岁。监督委员会成员平均年龄53岁。三委成员中,学历最高为高中。

虽然较上一届班子的平均年龄有所下降,学历普遍有所提高,但这样的年龄和学历结构仍非常不合理,若照这样的情况发展下去,十年之后,很难想象谁还能带领村民继续致富。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特殊时期政策的局限性造成农村人才量多质不高;二是社会经济大发展背景下,农村发展机会匮乏,导致农村人才外流严重。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城乡发展的不均衡造成城市遍地是机遇,农村很难留住人才,但凡能在城市立足的农村人,都会放弃农活涌向城市。

要打破这样的人才困境,就要增强农村对人才的吸引力,笔者认为应该增加农村人才三个方面的待遇。一是增加农村人才的政治待遇。引导本土文化程度较高的年轻人参选村支“两委”,放宽此类人才的任职条件,放宽此类人才参加从优秀村干部中考录公务员的条件。二是增加农村人才的经济待遇。本土文化程度较高的年轻人担任村支“两委”班子成员后,要作为重点培养对象,提高此类人才的误工补贴,要让他们安心从事村支委的各种事务。三是支持农村人才返乡创业。为返乡创业的青年提供平台,提高资金、技术和市场方面的支持,让他们在农村呆得住、发展得起来。

让年轻人留在农村,激活农村人气,推动农村发展,这是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所在。不断增强农村对于人才特别是本土人才的吸引力,改变农村人才匮乏的局面,农村的发展才是可持续的,中华民族伟大复新的“中国梦”才能全面实现。

猜你喜欢

村支平均年龄待遇
不讲待遇 不计得失
HAVAL F5 “帝王”般的待遇
International Responsibility and Chinese Diplomacy
村支两委与农村生态型公共产品供给:价值、困境与出路
韩国人平均年龄41岁
绥阳县委离退局到伞水村开展帮扶工作
碧江区委离退局班子到寨桂村察看灾情
PAMPERED POULTRY 享受“高级待遇”的文昌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