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点评产业扶贫新思维

2016-05-14马明刚阮班明

农家顾问 2016年9期
关键词:谷城县发电站柴火

马明刚 阮班明

湖北省谷城县的37个贫困村,村村都有产业脱贫规划。去年以来,该县整合资金4.1亿元,围绕产业建设各类扶贫项目1182个,初步实现了6个贫困村出列,9985人脱贫。

覆盖面广且立竿见影,谷城县产业扶贫有何独到之处?2016年3月中旬,笔者前往调查采访。

市场思维——光伏发电“造血”,家家户户受惠

“等手头有钱了,我家屋顶也建个光伏发电站。”3月13日,谷城县五山镇九里岗村一组贫困户郑远经,一边抚摸着山坡崭新的光伏发电板,一边喜滋滋地说。

当天,占地约1公顷的九里岗村光伏发电站,共计发电近300度。全村26户贫困人家,户均增收约13元。

产业扶贫,关键是要变“输血”为“造血”,让农户顺应市场发展合适的产业。九里岗村支部书记董章有介绍,如果把扶贫资金一分了之,户均分不到1万元,而且很可能返贫。为此,村里整合扶持资金、无息贷款48万元,建起了光伏发电站。

据悉,该发电站年均发电量为6.3万度,卖给国家电网后年收入可达7.3万元,九里岗26户贫困户户均年增收近3000元。

太阳光也能赚钱,村民发展产业的热情高涨。目前,该村20万袋香菇、13.3公顷苗木基地、13.3公顷油茶基地等“公司+基地+农户”和“合作经济社+农户”的脱贫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实施中。

背景:树立市场思维,谷城县开展“188油茶”工程、畜牧养殖“133工程”、“雨露茶园计划”、金融扶贫信贷等工程,引导广大贫困户走向市场、应对市场,脱贫示范的效应明显。

创新思维——互联网上卖鸡蛋,贫困户对接全国

“每个鸡蛋卖3元,一天最多能卖2000枚!”在谷城县城关镇石龙沟村二组,贫困户阮秀英看到网上行情后,连连咋舌。此前她家的鸡蛋卖给贩子,每枚最多一元钱。

两年前,在外工作的周世龙返乡,包下石龙沟的山场,养了1000只鸡。但山高路远、交通不便,如何打通销路?

周世龙注册成立了谷城梵禾粮品公司,开始在网上销售绿壳鸡蛋。绿色无公害、营养丰富……这些标签让土鸡蛋俏销全国。2015年,周世龙线上卖出鸡蛋30万枚,销售额近90万元。

在先行者的带动下,谷城县城关、南河等地的农民纷纷发展土鸡养殖,并开始上网销售。

除了鸡蛋,周世龙还引导谷城各地的贫困户,将山区的茶叶、腐乳、蜂蜜等农产品,搬到网上去开店,卖出好价钱。

背景:未来5年,谷城县将培育电子商务市场主体300家,力争实现电商销售额40亿元。该县提出,通过技术创新建立覆盖城乡的互联网电商平台,为贫困农户搭建对接全国的致富平台。

特色思维——捡柴火都能卖钱,漫山资源皆为宝

64岁的郭家银,是谷城县庙滩镇新街村老贫困户。他靠送柴火脱贫的故事,为村里人津津乐道。

去年,谷城县凯迪电厂在兰家康村设立了一个燃料收购点,专门回收各类柴火,再送往电厂发电。

郭家银算了笔账,每千克玉米秆卖0.012元、树枝0.02元,每月送柴可收入两三千元。

谷城凯迪电厂负责人程晓东介绍,该厂常年需要柴火28万吨,每天在全县各地收购柴火百余吨。去年凯迪电厂发电2亿多度,创效益1.6亿余元。今年,该厂还将增设10多个村级燃料收购点。“电厂集中焚烧,碳排放为零。”谷城县委书记伍义兵介绍,凯迪电厂每年仅投入燃料资金就达8000万元,全县上万贫困农户因此受益。

背景:制约贫困地区的种种特殊性,转换思维往往变成优势。比如,有的地方是不毛之地,但光照充足;有的地方经济落后,但剩余劳动力资源丰富;有的地方深山老林,但物产丰富、景色宜人,充分利用地方优势,将优势转变为经济效益,大有文章可作。

猜你喜欢

谷城县发电站柴火
快看!“空气发电站”来啦
父亲的柴火 母亲的年
襄阳地方特色民宿运营模式创新研究
谷城县庙滩镇南川中心小学:打造“领导陪餐”新常态
弄柴火
光伏发电站消防设计研究
妈妈菜的柴米油盐——兼品二毛《妈妈的柴火灶》
谷城县发展林业循环经济的调查与思考
探讨高寒地区独立光伏发电站的设计
湖北谷城县政策性农房保险:灾害风险共分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