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之我见

2016-05-14王峰

新课程·小学 2016年9期
关键词:指向性提问数学课堂

王峰

摘 要:在新课改理念之下,随着课堂教学模式的不断转变,教师再也不是单纯的“传道授业解惑者”,而是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引导者。在这个过程中,课堂的提问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提问进行阐述:提问并不是为了完成课堂教学设计,提问要有明确的指向性,应当提倡提问的多向性。

关键词:数学课堂;提问;指向性;多向性

在新课改理念下,教师再也不是单纯的“传道授业解惑者”,取而代之的是要求教师作为课堂中的组织者、指导者,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的学习活动。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为了能够引发学生积极的思考,通常会采用“提问”的教学方式,而一整节课的教学过程,往往也是在教师持续不断地提问中,从开始一直走到结束的。可见,课堂提问对于教师的教学是非常重要的。有效的课堂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启发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从而引导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能力解决问题,同时,有效的课堂也是检验学生学习状态与学习效果的有效手段之一。有效的提问,它不仅仅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手段,更是一种教学艺术的完美体现。

一、提问并不是为了完成预定的课堂教学设计

课堂中的提问,一般都是预设性的提问。教师通过自己对课程标准的把握,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包括对自己教学对象——学生的实际情况的体察,设计出能够体现教学切入点、能够抓住重难点,最主要的是,能够引发积极思考的提问内容。而这样的提问设计往往还具备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就是能够按照课堂教学的逻辑顺利连接起整堂课的教学内容,起到承上启下、由表及里、层层深入的效果。

但是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课堂是活的课堂,教无定法。正如叶澜教师所说:一堂好课,应该是一堂生成性的课。课堂的教学并不是一个完全预设好的过程,其中会有很多出人意料的情况。而对这些突发情况的处理,才能真正体现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智慧与教学艺术。

在一次《有余数的除法》听课过程中,教师在多媒体上展示了这么一个算式:17÷5=3……2。然后教师把除数5和余数2单独放在一起,并在两个数字的中间画了一个圆圈,请学生观察,并说说发现了什么?学生通过观察后,有个男孩子积极地举手了,并显得胸有成竹。教师看到这个男孩子眼神中透露着自信,就让他发言。男孩子声音响亮地回答道:“我发现,余数小于除数!”教师先是停顿了一下,没有反应过来,然后转向其他学生,继续问道:其他同学再仔细观察一下,你们有什么其他的发现吗?一个女孩子,应该是这个班级的班长,站起来回答道:“我通过观察,发现除数大于余数。”教师无语。原来这个教师设计的是先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到2小于5,然后再通过总结和归纳得出余数小于除数的规律。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似乎不按照事先准备好的顺序上课就不会上课了。当预设的提问没有得到相应的(预设的)回答时,教师总会想要千方百计地“套出”教师自己想要的回答内容,殊不知,这样的提问与回答,既不符合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又打破了课堂的连贯性与节奏性。给听课的老师们留下了死板的不良印象。

二、提问要有明确的指向性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提问是教师经常使用的教学手段之一。然而,一些课堂教学中,提问并没有发挥出其本应具备的效果和作用,甚至是在一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提问存在着低效、无效的现象。为了能够避免教师的提问“无人问津”,教师在提问的时候,应当设计好提问的指向,而这个指向是符合教学过程和实际需求的,符合绝大多数学生的认知水平,而不是只属于少数优秀学生的。

比如,在讲解关于《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的一个应用题时,教师进行了一系列的连续提问,起到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题目是:服装厂计划每天生产服装150件,生产25天就能完成全部的生产量。实际服装厂每天生产服装200件,实际比计划提前几天完成全部的成产量?教师让学生通读了题目之后,师生之间就产生了下面的提问与回答。

“150是什么量?”

“是工作效率。”

“为什么这么觉得?”

“因为是每天。”

“很好,那25呢?”

“是工作时间。”

“通过这两个数据,我能得出什么结果?”

“能算出工作量。”

“为什么?”

“因为工作量等于工作时间乘以工作效率。”

“很好,在计算工作量的问题时,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什么样的规律?如果我已经知道了其中的两个量,可以求出?”

“就可以求出另外一个量。”

“我们接着往下看,下面的这个200是什么量?”

“是工作时间。”

“和之前的工作时间这个量有什么不一样吗?”

……

教师通过层层解析和引导式的提问,将题目所给的数据让学生自己分析了一遍,提高了学生对题意的理解,也培养了学生今后解答类似应用题的解题技巧和习惯。

课堂提问是一种教学艺术,它以提出问题、回答问题的方式展开师生的双边活动,是了解学情最为直接的信息反馈手段,也是攻破重难点、解决疑点的关键。有效的课堂提问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激活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有效的提问,必然会给我们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带来更多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杜洪.关于中学数学课堂提问类型的探讨[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2008(37).

[2]龚美萍.课堂提问:师生交流的最佳纽带[J].教师,2009,11(22).

[3]黄学松.数学课堂教学提问的形式[J].教育导刊,1999(8).

猜你喜欢

指向性提问数学课堂
一种接收换能器指向性凹陷方法
人大专题询问:增强监督“指向性”
声波测井圆环阵指向性设计
谈谈提问在高一年级数学课堂上的运用
张扬学生个性,展现课堂活力
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构筑高效的语文课堂
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师提问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忽逢桃林 落英缤纷——我的“指向性写作”教学点滴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