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时代”语境下高职英语课堂生态重构探析

2016-05-14谢丹

校园英语·中旬 2016年9期
关键词:课堂生态微时代高职英语

【摘要】本文从生态语言学视角分析“微时代”语境下高职英语课堂生态失衡现象及产生的不良影响,并从实践层面提出高职院校英语教师应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建设数字化教学资源、改革评价方式等,从而创建和谐高效、师生共生的生态课堂。

【关键词】“微时代”语境 高职英语 课堂生态 重构

一、高职英语课堂生态概述

生态语言学是一种研究语言及其生存环境相互作用的学科,其研究范式涉及语言学生态系统中的群体、教育活动及教育活动展开的生态环境三大要素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其视域下的高职英语课堂,是一个由课堂生态主体(教师和学

生)与课堂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高职英语课堂生态是教师、学生、课堂环境这三个生态因子相对独立、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体现。三个生态因子不可分割,构成一个有机生态整体,但三个生态因子又可以动态变化。三个生态因子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决定着课堂生态系统的运行状态。当它们之间的关系和谐、平衡时,能实现课堂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二、“微时代”语境下高职英语课堂生态失衡现象分析

“微时代”以微博、微信、微视频、微课等为主要标志。它的到来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和思维方式带来了重大变化,同时也给高职英语教学带来了显著变化。微博、微信、微视频、微课等新信息技术正以它独特的优势迅速进入高职英语课堂并对课堂教学产生积极的影响,如使教学资源的表现形式更丰富、课堂教学时空不受限制、课堂教学方式更灵活等。显然,这些新信息技术融入高职英语课堂教学改变了课堂生态系统中的环境因子,但是,其他课堂生态因子并没有同步出现相应的变化,如教师没有及时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建设数字化教学资源、改革评价方式等,导致高职英语课堂生态失衡,从而使新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有的功能和优势难以充分发挥。具体表现在以下四方面:

1.教学理念与新信息技术的失衡。毋庸置疑,微博、微信、微视频、微课等新信息技术广泛使用给高职英语课堂教学带来了很大改观,但是部分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并没有随着新信息技术应用于高职英语课堂教学而及时更新他们的教学理念。他们没有意识到:“微时代”语境下,高职英语课堂教学应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倡导学生自己发现探究知识并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提倡个性化、交互式、任务探究型教学,重视教师在教学中起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作用。因此,他们在课堂教学中仍然坚持以教师为中心,课堂活动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学方法以语法翻译法为主,没有充分发挥新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有的功能和优势。

2.教学模式与新信息技术的失衡。在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仍然有相当多的教师沿用传统的“黑本+粉笔”的知识灌输型教学模式,呈现的情形是“教师主讲、学生主听”。教师关注较多的是自己“怎么教”,对学生“怎么学”关注甚少、思考不够。这种“授人以鱼”的“填鸭式”教学方式重教师的教学轻学生的学习、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学生的接受性学习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严重阻碍了学生语用综合运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影响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3.教学资源与新信息技术的失衡。新信息技术为建设数字化教学资源提供了有力条件。但是,部分高职院校在建设数字化教学资源的过程中出现了以下两种极端倾向:一是教学资源单一,所有资源只不过是教材内容的简单“搬家”,将教材内容原封不动地照搬至DVD光盘、多媒体课件及网络教学平台;二是教学资源呈现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但条理欠清晰、布局欠合理的特点,部分教师受相关政策的鼓舞,以满腔热情投入到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中去,建设了图、文、音、视、动画等多形式的课程资源但展现形式条理不清晰、布局不合理,不便于学生学习使用。

4.教学评价与新信息技术的失衡。部分高职院校英语课程评价仍然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主体-客体”评价模式,教师是评价的实施者,学生是被动的受评者。这种评价模式存在以下弊端:评价路径为自上而下的“单向”活动——评价是教师的“专利”和“操纵”活动,学生常处于被动的接受者地位,缺少话语权,不利于课堂生态主体(教师和学生)在共同的学习交往中共存和发展;评价内容单一——主要检测学生对教师传授过的知识的掌握情况,缺少对学生学习方法、智力潜能、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评价;评价形式、方法手段单一——评价方法主要是传统的考试和测验,很少采用考试之外的方式;评价形式对终结性评估关注较多,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形成性评价关注较少;评价手段以纸质试卷为主,缺乏多样化的评价手段。新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评价中起的作用没有发挥出来。

三、“微时代”语境下高职英语课堂生态重构

面对高职英语课堂存在教师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资源、教学评价等方面与新信息技术失衡的现状,可以从以下方面来重构高职英语课堂生态,改革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促使高职英语课堂教学朝着和谐且充满活力的方向发展。

1.更新教学理念。高职英语课堂教学应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学生的课堂参与和探索发现应予以关注,教师、学生、教学环境三者之间的互动应予以重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微博、微信、微视频、微课等新信息技术的优势,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语言实践活动和探索活动,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讲授为主要活动的课堂转变为以新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建构型课堂和共建型课堂。

2.创新教学模式。传统的高职英语课堂由以下四要素组成:教师——知识的传授者,学生——知识的接受者,教材——知识传播的媒介,黑板——讲授知识的工具。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学习知识主要来源于教师与教材。“微时代”的到来,“教师主讲、学生主听”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将微博、微信、微视频、微课等新信息技术合理应用于高职英语课堂教学,拓宽知识的来源渠道,丰富知识的呈现形式。打破传统封闭、孤立、单向的课堂教学模式,使用基于新信息技术的开放、协作、交互的教学模式,实现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的转变。

3.建设数字化教学资源。传统的教学资源以纸质教材为主,知识传播媒介单一,只适用于类型、层次相对固定的学生群体,不能满足“微时代”语境下学生个性化、自主性学习的需求。“微时代”语境下,我们应该合理利用新信息技术建设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传播快捷的数字化教学资源。此外,还需借助互联网环境,采用多媒体等交互式媒介,将各种各样的教学资源推送到电脑和网络教学系统中,使其呈现出层次清晰、布局合理、导航便捷、直观形象的特点,方便教师教学使用和学生学习使用。

4.改革教学评价方式。以教师为中心的“主体-客体”高职英语课堂评价模式评价路径、评价内容、评价形式、方法手段单一,不能较全面地考核学生,不利于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以评价目的为引导,选取合适的评价内容、评价形式、评价方式手段。除使用传统的纸质测试终结性评价外,我们可以通过新信息技术跟踪记录、有效监督学生网上自主学习的过程开展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形成性评价。评价方式和手段多样化,除传统纸质测试外,还可以使用现代的、电子的、网络的评价手段,结合问卷调查、课堂观察、学生自评、学生互评、企业专家评价等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评价内容除检测学生掌握知识情况外,还可拓展到学生情感态度、智力潜能、学习风格等方面。

四、结语

综上所述,“微时代”语境下,微博、微信、微视频、微课等新信息技术的应用给高职英语课堂教学带来了积极的变化,同时也引发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引起课堂生态中教师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资源、评价方式等与新信息技术之间的失衡。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只有更新教学理念、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建设数字化教学资源、改革评价方式等才能顺应“微时代”语境下学生学习需求的变化,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严红美.高职英语课堂生态的失衡与重构[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4(11):148-150.

[2]陆巧玲,周晓玲.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4.

[3]刘长江.信息化语境下大学英语课堂生态研究[M].广州:世界图书出版广东有限公司,2014.8.

[4]谢璇.教育生态学视域下高职英语课堂生态重构[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5):116-117.

[5]邓海燕,刘燕.高职英语课堂环境的生态重构[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8):40-41.

【基金项目】娄底职院重点教研课题《从生态语言学角度探讨“微时代”语境下高职英语课堂生态重构》(LZJY15ZZC02)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谢丹(1983-),女,湖南娄底人,硕士,娄底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讲师,研究方向为商务英语教学与翻译。

猜你喜欢

课堂生态微时代高职英语
基于生态哲学的后现代主义教育观研究
共生与和谐:大学语文课堂生态研究
实现“四个”改变 提高阅读质量
“微时代”视阈下医德教育的变革、创新与坚守
微时代文化创意类创业现状调查
基于翻转课堂的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研究
现阶段高职英语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
论高职英语多元化综合评价模式的效度与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