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课程改革背景下ESP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016-05-14王丹

校园英语·中旬 2016年9期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课程改革

王丹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信息化的发展,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一种文化交流的工具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而大学英语课程改革从模式转向内容,已在教育界达成了共识,顺应了时代的发展,以满足社会对科技化、信息化、国际化等综合型人才的需要。本文将主要介绍ESP的定义及主要特征,根据ESP教学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希望对更高效地实施ESP教学和深化课程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课程改革 ESP 大学英语教学

一、ESP简介

ESP是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的简称,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指的是与某种特定职业、学科或目的相关的英语,也可指根据学习者的特定目的和特定需要而开设的英语课程。ESP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学习者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即由于特定行业的需要,学习者需要达到在某些学科内使用英语的能力和水平。二是有特殊的即专门化的内容。其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在一定工作环境中运用英语开展工作的交际能力。

二、课程改革背景下ESP教学的现状

第一,目前国内ESP的学习者对ESP课程普遍不够重视,导致无法跟上学习进程。这与学校、教师和学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首先学校方面,据调查国内很多高等院校虽然在大学三四年级开设了ESP课程,但大多缺乏对学生当前英语水平和学习需求的了解。学生们的语言基础参差不齐,班级规模过大,教师无法照顾到每个学生,学生一但跟不上学习进度学习积极性就会下降。其次教师缺乏科学的理论作指导,教学方法老套,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之很多学生对ESP存在误解,“只要掌握了专业领域的词汇、语法结构就掌握了ESP”。

第二,国内ESP教师的师资力量比较薄弱,从事ESP教学的教师往往缺乏系统的专业知识和对学生学习需求的把握。这就造成了教师在ESP课堂教学中仍然采用EGP的课堂教学方法和手段,只对专业词汇、术语表达和句子用法做讲解,而不关注专业领域内的篇章结构、语言特点,更忽视了语言的交际功能。与此相反,专业教师虽然具备系统的知识,但往往缺乏足够的外语水平。虽然部分专业教师的语言水平较高,但对语言教学理论了解甚少,缺乏语言教学经验,难以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

第三,国内大部分高校现有的ESP教材从内容、结构、难易程度及覆盖面等方面都存在着问题:ESP教材不系统,与其他相关课程的教材无论是在形式上、内容的难易程度上,还是练习的形式上都不配套,各门教材自成一体。教材内容缺乏理论基础;部分难度较大的术语没有相应的注释或解释;内容不完整,且章节少;练习不统一,上下册衔接不当,或未呈现出难度的递增。部分教材不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学生感觉书本上学的是一套,而实际操作中又是一套。

三、ESP教学的问题解决对策

1.加强 ESP课程开设的科学论证和有效管理。ESP是以需求为核心理论的工具性、市场型英语教学课程,不是所有高校全部学生的统一学习需要。具有ESP开设需求的院系专业,要在学校教学资源统一调配下,与大学英语教研部共同成立ESP协同教研室,协商、探讨和制定有关ESP课程的对象、目标、内容、课型、教法、评价等教学大纲,把ESP纳入共同管理的选修课程体系,共同解决ESP的困难和挑战,形成“合作、服务为学生”的教学管理共同体,变“让我学”为“我要学既”,注重需求和差异,也能体现专业特色,提升学生专业能力、外语素质、就业竞争力和社会生存力。

2.ESP教师的素质发展。ESP教师不仅要具备优秀的人品;扎实的外语基本功;良好的研究能力;广博的知识;较强的课堂组织能力以及沟通能力和敬业精神等外语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除此之外,还应该具备其他方面的素质如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发展。在现代化教学过程中,教师面临着来自方方面面的挑战,最核心的问题ESP教师如何做到从“教师中心”转变为“学生中心”呢?首先就是要怀一种平和的心态,保持一种谦逊进取的态度,在教育学生的同时,也应自觉接受学生的教育,坦然面对来自学生的挑战,把自己置身于终身学习的地位。

3.ESP教材的编写原则。基于新大纲宗旨,并结合国内英语教学现状,文秋芳教授就英语专业教材提出了三个重要原则:一是以人的发展为依据;二是以第二语言学习理论的最新成果为依据;三是充分体现中国外语教学的特色。文秋芳教授从宏观上阐述了编写教材应注意的问题,但教材的编写是项非常细致的工作,具体到ESP的教材也应该结合不同课程和社会需要来制定具体的编写原则:材料的真实性原则;任务的合适性原则;形式的多样性原则;语境的实用性原则。

四、结论

总之,在这一轮新的课堂教学内容改革中,应统筹规划,解决好不同阶段英语教学的实施内容和衔接问题,制定出符合国情且行之有效的大中小学英语教育“一揽子”规划,根据我国的教育现状和社会发展需求,推进ESP高效、广泛实行,进而促使英语课堂教学改革向纵深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洪卫.ESP教学法的理论与实践[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2]郭剑晶.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

[3]莫莉莉.专门用途英语教学与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大学英语教学课程改革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关于大学英语教学应用互动式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思考
转型时期的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特征和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