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电影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2016-05-14丁宁

校园英语·中旬 2016年9期
关键词:语言输入英文电影听力教学

丁宁

【摘要】多媒体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日益普及,本文以Krashen的输入假设论为理论依据,指出了大学英语听力课堂存在的问题,进一步论述了英语电影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英文电影 听力教学 输入假设 语言输入

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的发展,特别是多媒体应用的普及,英语教学的设备和手段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相较于传统听力教学,播放英语电影的形式不仅对学生英语听力基础的提高起到积极作用,同时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使学生深入了解西方文化,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一、英语电影在听力教学中的必要性

教育部公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大学英语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而在语言交流的范畴内,听力的地位尤为重要,它是决定交流过程能否成功完成的决定性因素。据调查,人类至少有50%的言语活动都涉及到听力,它是一项及其复杂、需要调动多种知识和心理过程的活动(Nemtchinova,2013)。Nemtchinova指出“听力是一项积极的技能,它涉及到的核心概念包括解读(interpretation)、意义(meaning)和理解(comprehension)。这三个概念所涉及到的过程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在听者的大脑中相互交织和影响的”。然而,传统的英语听力课堂主要将重点放在“意义”(meaning)这一概念上,而忽视了对听力内容的社会意义和文化内涵的解读,在这种情况下,将原版英语电影融入在听力教学中,能够更好的使学生全方位对语言进行掌握,熟悉语言在真实语言环境中的应用,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应用能力。

二、理论基础

1.输入假设论(Input Hypothesis)。美国语言学家Krashen(1982)认为语言学习者需要的是“可理解输入”(comprehensible input);如果语言学习者目前的学习水平为i,那么语言输入需要略高于i,也就是i+1,而且这种输入必须是可理解的,这时候在语言理解的基础上,语言结构才会自然习得。Krashen还提出了理想的输入的条件,包括“输入是可理解的;输入是有趣或相关的;输入不按语法顺序进行;输入必须足量”。而这四个理想的输入条件在利用英语电影进行听力教学的课堂上都可以得到满足。首先,英语原版电影为语言学习者提供了充足的可理解输入;同时,这种多媒体课堂无论是在趣味性还是在生动性上都远超于传统课堂;最重要的是,英语电影中语言的应用并不是严格遵循语法要求的,它更多的体现了语言使用者们在不同语境不同社会背景下使用语言的习惯。

2.情感过滤假设理论(The 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Krashen(1985)还指出,情感过滤是阻止学习者完全消化他学习中所得到的综合输入的一种心理障碍。情感过滤造成了目的语言学习过程中的学生个体差异。而影响学生目的学习的情感因素主要包括:焦虑(Anxiety)、动机(Motivation)、态度(Attitude)、自信心(Self-Confidence)和抑制(Inhibition)。在此理论指导下,利用英语电影进行听力教学,可以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将学生的抵制情绪最小化。

三、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现状及问题

1.教学手段单一,学生缺乏学习动机。大学英语传统课堂听力教学方式比较单一。往往采取教师为中心的英语教学课堂(teacher-centered),学生缺乏学习动机,被动接受语言知识的输入,效果不理想。而多媒体教学的快速普及,一方面说明它适应如今英语课堂的需求,另一方面也说明学生对多媒体教学的接受度和配合度较高。

2.侧重语言输入,忽视语言输出。现如今在我国大部分大学英语课堂听力教学中,重点多被放在对听力材料的理解上,很少进一步促进学生实际语言应用能力的发展,重视了语言输入而忽视了语言输出。语言学习者最直接的学习目的就是使用语言进行交流,“听”“说”是相辅相成互相依存的。将英语电影融入听力课堂教学,能够让学生接触到更为真实的语言环境,了解在现实成活中语言的应用情况。教师也可组织一些诸如电影片段模范的教学活动,鼓励学生多看多说,使得语言输入和语言输出齐头并进。

3.缺乏社会文化背景的知识输入。语言学家Bleisten等人(2013)认为,语言学习者的语言水平主要体现在语言能力(linguistic competence)、语篇能力(discourse competence)、社会文化能力(sociocultural competence)、策略能力(strategic competence)。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把重点主要放在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上。而通过对英语电影的欣赏,学生可以通过语言这个载体,了解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思维体系,不同的社会价值观,只有意识到这种文化差异的存在,才能够更准确的促进跨文化交际的实现。

四、英语电影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的作用

首先,在课堂上播放英语电影,大大的增加了可理解输入,在单词、短语方面是对传统课堂输入不足的一个补充。其次,在听的同时,学生可以去模仿电影中人物的发音,不断纠正自己的语音语调。再次,电影课堂还创造了一种放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在减少语言学习者抵制情绪的同时激发学习动机。最后,英语电影可以促进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的了解,使他们在理解文化差异的基础上培养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五、结语

英语电影是英语语言国家社会的一个缩影,文化内容丰富,通过对电影的欣赏,学生的语言水平、交流技巧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都会得以提高。同时,学生的学习动机和自主学习能力也可以得到培养,语言习得的效果也将得以保障。

参考文献:

[1]敬翼萍,何木英.浅析英语原声电影对听力学习影响的研究[J].致富时代,2015.

猜你喜欢

语言输入英文电影听力教学
浅析英文电影在传播英美文化上的作用
可理解输入与输出对英语课堂的作用
提高初中英语听力教学的策略研究
浅论对外汉语听力课教学热身环节中中文歌曲的应用
英文电影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