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家口坝上无公害蔬菜调查

2016-05-14范巍

新农业 2016年9期
关键词:种肥客商芹菜

范巍

坝上无公害蔬菜种植已近有15年的历史,蔬菜产业成为县域龙头产业,带动当地村民致富,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享有“京西菜篮子”之称,生产的各类蔬菜销往北京、江西、广东等地,部分蔬菜出口东南亚和韩、日等国。本次的调查以走访为主,主要在赐儿山村、庙滩村、陈羊沟村对村民进行访谈,包括两个承包户。

1 调查地概况

张家口坝上四县包括张北、尚义、沽源、康保。坝上平均海拔1200~1400米,高出坝下1000~1300米,年平均温度1~2℃,相比坝下低6~10℃,无霜期90~120天,年均降水400毫米。长年以来坝上的主要作物为莜麦、亚麻、土豆等,人均土地5~7亩。

2 蔬菜种植发展历程

最早的蔬菜种植发生在1999年的张北镇陈羊沟村,外地客商出现,发现本地的种植优势,客商以合同制的方式与村民签约,种植芹菜,收获后来地里收购,每斤1元,并于先交付50%定金,提供芹菜种子。对于种菜,村民们都感到疑惑和不解,好在有合同和定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几户村民在自家的废弃地里种上了芹菜。收获时节,客商如约而来,收获了全部成熟菜,并且继续签约。得到实惠的村民陆续开始芹菜种植,并且发展到其他村子和更多的蔬菜。如今,仅张北镇的蔬菜种植面积就达5000多亩,蔬菜种类也扩展到白菜、莴笋、西兰花、小白菜、大萝卜等十余种。

2.1 制冷及包装

最早的芹菜种植不需打冷,芹菜保存时间相对较长,而其他菜的保存期较短,包装加冰虽然可以解决蔬菜在运输中的温度,但在收获和装车的时间段内没有打冷条件,严重影响了蔬菜品质。农户开始把蔬菜放到肉联厂的冷冻室,又有人开始自己筹钱联合开办制冷车间—恒温库,这使得蔬菜的保存时间从原来的1~2天延长到7~10天,大大提高了收益。现在,仅张北镇的恒温库就有50多家。蔬菜外包装由菜商提供转为私企外包装商铺和包装合作社,自己生产外包装。

2.2 灌溉条件

2000年的芹菜种植一般要7~10天进行一次灌溉,而水源是由原来“生产队”遗留下来的“人工井”。2005年左右,在距“人工井”较远的地区村民开始自发联合修建“联合井”,2011年前后,政府开始出资兴建“生态机井”,使得全部耕地都可以得到灌溉。2014年前后,包地户的出现和部分荒地的开垦,出现了有承包人修建的“包地井”,同时,原有的大水漫灌改为滴灌。

2.3 销售途径

由合同制转为“采收制”,即客商只前来看菜定价收购,菜商与村民间无合约。客商由北京新发地客户增加到河南、山东、江苏、江西、广东等地。农户可以在田间直接装车销售,也可将菜运至蔬菜城保存或销售。2013年兴建的张北蔬菜城有恒温库20余座,可以租给客商收菜,同时配备的物流车辆也可调送给商户或农户使用。每年的蔬菜节也为坝上无公害蔬菜节和张家口无公害蔬菜展销会作足了宣传,现在的坝上蔬菜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知道。

2.4 种肥供应

之前没有种植蔬菜的历史,最早的种肥是由客商提供的。“合同制”解除后,农户开始到县农科所购买种肥,农科所体制变化转由私人经营后,其他私营种子公司开始兴起。被访村民讲到:“我们用的种子都是自己摸索,十几年里多次出现秧苗病变,以致减产。”据种子公司介绍:“所买种子由大公司推销员推销,出售种子也是从原来盲目种植改为实验种植成功后再正式销售。”

3 发展现状及产业优势

如今的坝上无公害蔬菜已经成为河北省著名项目,多个乡镇以种植蔬菜实现了村民致富,蔬菜种植区的农户无外出打工,并且有非蔬菜种植区村民为“包地户”打工,赚取外快。蔬菜的两季种植使得土地利用率得到提高,亩均收益1500~6000元,相比大田种植的最高1000元收益有了极大提高。在种植的所有蔬菜中莴笋、小白菜、西兰花占到总种植量的八成以上。以两批种植投入计算,第一批投入约1200元,第二批约700元。在“承包地”出现后,机械化种植减少了整地费、部分种肥费用,增加了租地费和人工费用(表1)。相比增加1500元。租地人说:“本着薄利多销售的原则,他今年承包的400亩地就有几十万的收入。”以下是农户与租地户种植投入对比(图1)。

坝上蔬菜有了自己的价值,也有其客观原因:坝上特殊的温度和地理因素,气温低,风力大,极大减少了蔬菜病虫草害的发生,使得农药化肥等投入减少;坝上土地以弱碱性为主,适合蔬菜的生长;距离京津较近,国道207、张石高速通过主要种植区,交通极为便利;京津冀协同发展、京西绿色生态区建设等一系列政策支持,为坝上无公害蔬菜的发展指明前景。

4 存在问题及解决建议

4.1 市场行情变动不稳定

虽然蔬菜种植有巨大的经济效益,但菜价波动不定,村民种菜处于被动状态,当地有这样一句话:“如今种菜就像在押宝。”菜价可能在两天之内就有50%的波动,以西兰花为例,最高时3元,而1天后就降到了0.8元,也就有了“一夜睡丢一万元”的说法。

4.2 种肥使用不专业

蔬菜区虽然已有15年的种植历史,积累了一些经验。但如今的种肥任靠之前遗留下来的种肥品牌或盲目跟风购种购肥。土地没有经过检验,盲目施肥,造成了土壤肥效不均,肥料使用成本提高。

4.3 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

尽管坝上无公害蔬菜已经被世人所熟知,但是仅仅依靠商贩或农户的口头品牌,有些菜甚至被装在标有“兰州菜”“内蒙菜”的包装中。坝上蔬菜还没有自己的统一商标和品牌。

4.4 解决建议

建立自己的商标和品牌,进行土地检测,精准用种施肥。

猜你喜欢

种肥客商芹菜
种肥施用关键技术与原则
芹菜也会“变脸”
种肥施用关键技术与原则
展氏菜行
亦食亦药话 芹菜
芹菜百合
小麦高产不可忽视种肥
荷兰创新的种肥形态实现精准施肥
第四届世界客商大会在梅州开幕
这一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