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雄长一州,威尊“六士”

2016-05-13陈侃言

西江月 2016年1期
关键词:雅言梧州中原

陈侃言



雄长一州,威尊“六士”

陈侃言

在“三陈”之后的百余年,梧州又崛起名震当世的“六士”——士赐及他的儿子士燮、士壹、士 、士武和士燮的儿子士钦。

士赐,其祖先是春秋时代鲁国汶阳人,在王莽篡汉之乱时,避乱南迁梧州,至士赐时,在梧州世居已是第五代传人了,可谓地道的梧州人氏。

在汉桓帝时,士赐为日南郡(今越南中部)太守,因宣扬汉威,绥靖边陲,有功于汉室,所以一家受汉室恩宠有加。长子士燮,字威彦,年少时到京师洛阳游学,精心研治《左氏春秋》和《公羊传》、《谷梁传》等古文经学,成绩卓著。灵帝熹平年间(约公元176年左右)先举为考廉,后又举为茂才,历任四川县令、交趾太守。在献帝时诏拜为安远将军、封龙度亭侯。建安年间,孙权据东吴,派大将步骘到梧州为交州剌史(其时的梧州为交州治所),升士燮为左将军,再升迁为卫将军,封龙编侯。士燮在当时的学术界为一代宗师。

汉末三国之乱,因为倾慕士燮的名望和品行,中原的士大夫和贤能智士们纷纷南下梧州避乱,投奔于他门下的先后达百多人,其中包括当时的著名学者、作家刘熙、程秉、薛综、顾谭、袁微等。士燮著有《春秋经注》十一卷、《士燮集》五卷、《公羊谷梁注》(与人合作)。

士燮之弟士壹,也是一名学者,灵帝时任交州郡督邮,先后得到朝廷重臣丁宫和黄琬的器重,两次入朝任司徒橼(丞相府的属官),在黄琬的领导下积极参与对权奸董卓的斗争。后来黄琬被宦官诛杀,士壹返回梧州,不久出任合浦郡太守,又得到孙权的器重,被封为偏将军,都乡侯。

士氏家族父子兄弟子侄,个个学问称著、位列郡守,封侯拜将,名满天下,传为美谈。当时的大名士学者袁微写信给尚书令荀彧,对士家父子兄弟极为赞赏,书曰:“交趾士府君,既学问优博,又达于从政……燮兄弟并为列郡,雄长一州,偏在万里,威尊无上,震服百蛮,尉陀不足逾也。”袁微对士家父子兄弟的威望、尊荣和影响推崇备至,认为当年的南越王赵陀也不足与之媲美。

东汉末年,黄巾起义,三国纷争,天下大乱,。岭南一州列郡,由于士家兄弟的威名及运筹帷幄,得以安宁无事,民不失业,成为中原战乱的避难所。当时大批中原的士大夫、官宦世族、富绅商贾纷纷南迁百越的中枢梧州,带来中原先进的文化习俗和经济人才,为梧州经济、文化的发展注入了蓬勃的生机。

士燮担任交趾郡太守四十多年,还一度“董督七郡”,不少中原文人慕名前来依附,他们来往于交趾(今越南北方)、广信等地,以讲学为业。这些文人在传播中原汉文化时,所使用的是有汉字作为纪录符号的雅言。而土著居民的语言却干差万别,互相无法通话,又没有文字,他们与汉人交往,在学习汉文化和汉字时,首先要学习雅言,雅言便成为各土著部落的共同语,就像春秋战国时各诸侯国交往都使用雅言一样,形成双语制,在自己部落内使用各自的母语,对外交往则使用雅言。由此,古百越语言中的一些因素,也为汉族移民的语言所吸收,从而逐渐融合为汉语的一种方言——粤语,流播于珠江流域,梧州成为粤语的发源地。

“三陈六士”是岭南地区历史上第一批享誉全国的文化名人。“三陈六士”的辉煌,是历史的昭示,也是历史的挑战。站在这群高峰的面前,谁都会在喜欢之余,掂量出时代的使命该是多么沉重。

东汉末年时期的版图

责任编辑:傅燕兰

猜你喜欢

雅言梧州中原
中共梧州城工委
浓墨重彩 绘中原出彩画卷
绿色农业逐梦中原
追梦新时代 中原更出彩
诸子百家周游列国得会多少方言
诸子百家吉游列国得会多少方言
梧州工人运动的急先锋
八十多载后寻访梧州
梦梧州(外两首)
中国古代的普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