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5年江苏高考物理试卷的情景设计

2016-05-11单海华

中学物理·高中 2016年4期
关键词:半径情景试题

单海华

2015江苏高考物理试卷比起同省其他理科类的试卷,在情景设计方面颇有特色,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并努力从物理学科的实际出发,为考生营造了易于入题、乐于探究、多元思考的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并巧妙地引领考生的价值导向.

1 情景设计的“趣”是考生易于入题的切入点

为了有助于考查考生的较高层次能力,增强考试的公平性,情景设计应该有适当的复杂性和陌生度.但这并不意味着让考生难以进入答题情景,并快速找到合适的思路.情景设计的“趣” 是考生易于入题的切入点,使每个考生有话可说、有话想说.

“趣”在新颖别致.第5题以“闯关游戏”设计背景,新颖别致且饶有趣味,激发了学生对问题的好奇心, 增加了试卷的亲和力,营造了轻松、熟悉的考试氛围.

“趣”在贴近生活.如在【选做题】部分的几个问题都有生活的情景,超声波检查胆结石、渔船向鱼群发出超声波、眼镜镜片常用的材料人造树脂,尤其是第12题[A]以对装有食品的包装袋中充入氮气起到保质作用的情景呈现:以某厂家为检测包装袋的密封性考查气体实验定律,以生活中的话题进行情景设计,往往是考生乐于探究的兴奋点.

“趣”在切身体验.第6题以乘电梯上楼加速度a随时间t变化的图线为情景,让考生分析在竖直上升过程人对地板的压力,不少学生有过乘电梯的亲身体验,源于生活实践的情景且又是与考试内容、考查目标相吻合的问题,真实贴切,使考生很容易体味命题者的用意,结合图象找出求解的思路.

2 情景设计的“新”是考生乐于探究的兴奋点

优秀的试题情景设计可以成为考生与命题者情感共鸣的触发点,从而引发考生积极主动的思考,更为充分地发挥考生的潜能.

“新”在重组变化.第11题实验将源自课本后的习题中电磁阻尼的相关内容与测重力加速度实验进行重新组合,既可看到熟悉的情景,又有了一定的变化.但实质上仍然考查的是学生打点计时器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平均速度的计算等.试卷的第4题电流天平也是教材中现成的资料加以翻新组合,让考生视觉上感到了考卷的“新”,但并不影响考生探究的积极性.

“新”在视野开阔.第3题以行星“51 peg b”的发现拉开了研究太阳系外行星的序幕为话题.太阳系外行星“51 peg b”这个未成见识的新材料,如2012 年江苏高考物理试题“拉格朗日点”一样,含学生未成见识的新材料,其新鲜感,成了考生乐于探究的兴奋点,减少考生的阅读疲劳,有利考生潜能的发挥.当然,未学过的新名词、概念或原理和方法等如果不进行适当的处理,也可能影响考生对材料的理解,而形成解题的障碍.立足于科技前沿,视野开阔的情景设计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物理探究的冲动

“新” 在文理交融.第2题用了我国早在西汉末年对静电现象记载的《春秋纬·考异邮》中 “玳瑁吸 ”之说,融合了“文化味”与“物理味”. 新颖的情景设计充分体现美感,让考生在为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而自豪时,舒缓紧张心理,让考生在美中感动.

3 情景设计的“活”是考生多元思考的触发点

多样化的情景设计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考查考生获取、解读和分析信息的能力,从而引领考生从不同的侧面培养自身的能力.好的试题情景设计,应富有启发性或有较丰富的人文教育价值,试题情景本身也是考查和引领学生能力发展、价值取向的重要载体.

“活”在美学引领. 试题的情景设计不只是说明试题的背景材料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其中还隐含着解答问题方法.第8题,三个点电荷在空间的电场分布,体现了空间对称之美;第9题圆环在上滑和下滑过程中的受力对称,从而得出上滑与下滑过程产生摩擦热相等,为此题解题的关键点;第14题A球受力的对称性决定了它受力的唯一性,这也为后续问题扫清了其他受力的可能性.可见,试题多方面地折射出物理模型的简约灵动,物理的对称之美,是引领考生进行多元思考有效的触发点,显示物理独特的思维方法.

“活”在模型解读.计算题第13题取材于医疗器械“磁共振”,看似高大上的器械,其实包含的物理原理还是比较简单,本质是考查电磁感应、电阻定律和电热知识.考生只要认真阅读题中:“做磁共振(MRI)检查时,对人体施加的磁场发生变化时会在肌肉组织中产生感应电流.”按照题中的提示将一圈肌肉组织等效成单匝线圈就把问题转化成单匝线圈的求电阻等物理量的问题了,解题时正确转换物理模型并进行解读,并区分线圈导线的截面积和线圈回路所围成的面积就可以不受情景设计的干扰而正确解题,“将一圈肌肉组织等效成单匝线圈”,富有启发性,较好地考查考生获取、解读和分析信息的能力.

“活”在数学应用.质谱仪在教材中曾有过重点的讲解,15题以此为模型使本题的情景设计显得非常的简要,考查带电粒子在电场、磁场中的运动,这类考题在往年考查过多次,学生一般情况下前两问可以做出来.第(1)问很常规,粒子在电场中加速后进入磁场偏转,先用动能定理求出速度,再利用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求质量,难度不大,完全可以拿到分.第(2)问根据第(1)问半径和电压关系,再利用半径范围即可求出电压范围.第(3)问难度大,对学生的物理能力和数学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可以利用第(1)问电压与半径关系,每次调节后将前面未打在有效区域的部分粒子调节到有效区域,可得到每次调节后的半径为前一次半径的5/6倍,从而得到调节后半径与次数成等比关系,再利用所有粒子的最小半径为L/2,列出不等式即可解出调节的最少次数.质谱仪的工作原理学生熟悉,但对学生利用数学工具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要求比较高.

总之,与往年的物理试卷相比,试卷的情景设计,不只是一种点缀,故而有考生会有这样的感慨:“今年的大题就像做国外的物理考题那样,需要先读懂一段很长的材料,然后才能明白题目的意思开始解题,所以有人觉得绕.”2015江苏高考物理试卷的情景设计,贴近生活实际,贴近学生,整个试卷图文并茂,富有情趣,体现了物理与科技,物理与生活的联系,考查内容多源于教材,考查的知识面广,尽量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模型出发来设计题目,重点考查物理的基本概念和主干知识,尤其考查学生运用物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对我们进行物理教学中的情景设计应该说也是有一种有益的启迪.

猜你喜欢

半径情景试题
2021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四)
圆锥曲线“角度式”焦半径公式的应用
2019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五)
《陈涉世家》初三复习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二)
楼梯间 要小心
把美留在心里
高考模拟题精选之情景交际题
圆的切线学习“一卡通”
四种方法确定圆心和半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