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生如何才能学好物理

2016-05-11侯先槐安凤伟

中学物理·高中 2016年4期
关键词:定律解题物理

侯先槐 安凤伟

在高中理科各学科中,物理是相对难学的一门学科,相当一部分学生总觉得上课听得懂、听得清,就是课下不会做题;也有的学生物理公式、物理概念都记得很清楚,就是不会分析题,公式和概念用不上;还有的学生做了许多题,但还是出错率很高,做题速度也上不去;等等.这些都是普遍的问题,值得认真研究.下面就对如何学好高中物理谈一些的看法,供同学们参考.

中学物理的“门槛”确实比其它学科高,但一旦跨过这个高“门槛”后,其实还是比较平坦的,高中生在学习物理时容易形成“两极分化”就是这个原因,一部分同学让高“门槛”给挡住了,没有跨过去.所以,同学们首先就要有信心、有拼搏的精神,争取尽快跨过这个高“门槛”.其次,还应有一套适合自己的好的学习方法.下面分别就学物理的各个环节给出一些学习方法的建议.

1 预习

预习并不是简单地看看书就完了,预习在一定程度上也就是自学.所以,应当认真阅读课本,反复琢磨每一句话,尤其是推理过程的一字一句都要准确理解,仔细推敲各个物理定律,直到弄懂为止.实在不懂的,应当做好标记,这正是你上课听讲的重点.因此,通过预习,可以抓住本节的难点,从而在课堂上能主动地获取知识,高效地理解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预习,可以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理解能力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有的老师为了指导学生预习,编印了预习案,有许多课外辅导书也有这部分内容,我们建议这些资料都应当在认真预习之后再看,这样才能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

2 听课

课程改革后的上课不单纯是老师讲课、学生听讲,探究、讨论、展示等学生的学习活动也是课堂上常有的内容.这里重点说说听课,听课是学习的一个关键环节.所以在听课时要让自己保持一个“四通”的状态,即“眼通、耳通、口通、手通”.也就是,眼睛注视着老师,耳朵认真听讲,主动回答老师的问题,还要及时记好笔记.同时,要注意教师强调的重点,这往往是各类考试的重点;还要注意预习时标记的不懂之处,这往往是这节课的难点,只要认真听讲、积极思考,一般来说是会明白的.如果实在听不懂,则不要思考过多而耽误听课,可以举手向老师提出或等课后再向老师请教.记好笔记是很重要的,好记心不如烂笔头,课堂笔记往往能够记下老师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下来的精华的东西,这里边凝聚着老师的心血.此外,记好笔记也便于复习时抓住重点.课后,还要进行笔记的整理,课上没有记完整的和自己的见解都要整理到笔记本上.再就是上课时的其他活动也要积极参加,培养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3 复习

听完课后,大脑中的知识点是零散的、不牢固的、也是不深刻的,必须及时复习才能把知识点串起来,并加深印象、加深理解.建议在饭后或课余时间先在脑海中把当天讲的内容过一次“电影”,加深记忆,避免遗忘.上自习课时,再用一张纸把课上讲的先“再现”一遍(这样,实际上就等于在脑海中重复了两遍),然后对照笔记上的重点,预习时的难点,以及过电影和再现时“卡住”的地方,仔细咀嚼课本,直到弄懂、疏通为止.

重要的物理概念、物理定律也应牢记在心.在高中物理的学习中,应熟记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一些最基本的结论,即所谓我们常提起的最基础的知识.同学们往往忽视这些基本概念的记忆,认为学习物理不用死记硬背这些文字性的东西,其结果是不能准确说出物理概念.不敢绝对说物理概念背不完整对你某一次考试或某一阶段的学习造成多大的影响,但可以肯定地说,这对你对物理问题的理解,对你整个物理系统知识的形成都有内在的不良影响,说不准哪一次考试的哪一道题就因为你概念不准而失分.因此,像学习语文需要熟记名言警句、学习数学必须记忆基本公式一样,学习物理也必须熟记基本概念和规律,这是学好物理的首要条件,是学好物理的最基本要求.

复习时就不能像预习时那样只局限于本节,因为物理学中有许多规律是相似的,许多概念、定律都有着内在的联系,例如物体在重力场和电场中的运动,万有引力定律和库仑定律的平方反比性,波动和振动的联系与区别等等.这就要求我们在复习时注意前后的联系与沟通,对容易混淆的概念和定律等,要对照性地进行复习,从而更好地掌握它们的规律.

4 做题

复习完后,并不是大功告成,这仅仅是认识过程的第一个环节,认识过程并没有完成,物理定律在具体情况下如何运用,运用时有何技巧,它的适用范围是什么,这些你可能并不知道或不熟悉,对物理概念的理解也可能不深刻、不到位,这就需要通过不断地进行再实践、再认识来完成,也就是通过做题、练习、反思、总结来巩固所学知识,深化认识和理解,提高运用物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我们并不主张搞题海战术,而是应当少而精,一是选题要精,并且照顾到不同类型的题.现在的参考书太多了,最好能让老师把把关,或找学长们了解了解.所选的资料要有详细的解题思路和具体的解题步骤.二是做题要精,做题不要能对上答案就算了事,不管什么类型的题,一定要做到“四清”,即“问题清、观点清、方法清、结论清”.对于选择题和填空题,要在脑海中做到“四清”;对于计算题和论证题,不仅要在脑海中做到“四清”,在书面表达中也要做到“四清”,否则别人看不明白你的解题思路、步骤和结论.只有做到了这“四清”,才能算是精做题,才能事半功倍,才能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才能找到解决物理问题的通法.

解决物理问题的“四清”中的“问题清”,是指对题中所描述的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以及已知量和未知量一清二楚,问题不清解题必然是胡做乱碰.要想达到问题清,题目不论难易都要尽量画图,有的画草图就可以了,有的要画精确图,要动用圆规、三角板、量角器等,以显示几何关系.有了图就能作状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状态分析是固定的、死的、间断的,而动态分析是活的、连续的.画图能够变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更精确地掌握物理过程,从而做到“问题清”.“四清”中的“观点清”,是指你对题中描述的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所持的观点要清楚.比如,是否匀变速直线运动?是否机械能守恒?等等.观点清楚后才能正确选择解题的途径和方法.“四清”中的“方法清”,是指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要清楚.比如,解决追及相遇问题,你是采用以地面为参照系分别列方程求解,还是以其中一个物体为参照系来列方程求解;再比如,有的问题既可以用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规律求解,也可以用动能定理来求解,你是采用什么方法求解.方法清既要在自己脑海中清楚,也要表述清楚,方能在计算题和论述题中得到过程分.“四清”中的“结论清”,是指你解题得出的结论要清楚.对于计算题要有“答”,必要时还要对得出的结论进行讨论.

做题还要注意“思”,“思”是贯穿解题的全过程的,即从审题、做草图、列方程等,每一步都要多思考,都要有根有据,而且是独立思考,不能先看答案再解题或边看答案边完成,也不能一有问题就问别人,这样不利于提高自己的能力.还有更重要的是题后反思,每道题都对应着一个或几个知识点,一种或几种解题方法,解完题后要想一想,如果没有掌握好要记下来,解决后记录在自己的笔记本里.如果这道题自己没能解出来,看过答案之后,自己最好再独立地解一遍,以便更深入地领会和掌握这种方法.另外,对于做对的题也要看看参考书的解题指导和过程,因为同一道物理题,由于思考问题出发点不同,采用的物理定律不同,运用的数学手段不同,往往会导致解题过程繁简程度大相径庭,当你做完题后再看参考书的解法时,往往会发现一种更巧妙的思路、更灵活的物理定律的运用、更有效的数学手段、更新颖的解题方法.这样每做一道题就会有很大收获,而且久而久之,总是接触新颖变通、灵活的思路,会使你思维开阔、脑筋更灵活.此外,最好把做题时遇到有关定律应用的类型及技巧和注意事项都补充到笔记上的相应章节,这样会使你在以后的复习中把它们都系统地纳入你的知识网中.

5 探究

探究即科学探究,是新课标物理教学的一个亮点.科学探究包含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与讨论、评估、交流与合作等几个要素.《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新标准》强调指出,学生要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能运用物理知识和科学探究方法解决问题.科学探究既是一种学习方法,强调在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取知识,体会科学方法,实现认识的飞跃.科学探究本身也是应该学习的内容,属于程序性知识,是新课标要求学会的.科学探究还是一种精神,要用这种精神探索和研究自然规律,也要用这种精神学习整个课程中的所有内容.这点尤为重要,我们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要主动探索,积极运用,努力营造科学探究的学习氛围.不懂得科学探究,没有科学探究精神,即使是考试成绩不错也是高分低能.

科学探究中的提出问题是最难的一个要素,不是简单的不假思索的问个为什么,也不是“这个题我不会”之类的问题,而是根据现象和过去的知识找出矛盾或疑问,并把它清晰地表述出来.例如,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为什么质子和中子能聚在一起构成原子核呢?再如,在瓶底有一小孔,瓶中灌水后水就会从瓶底小孔流出,那么,让灌水的瓶子自由下落时还会有水从小孔流出吗?我们中学生提出的问题往往不具有探究的意义,有的虽然有意义,但未必和教学发展方向一致.因此,多数课堂上探究的课题是由老师提出或教科书上的“思考与讨论”、“说一说”、“做一做”中提出.这不要紧,我们要跟着老师和教材学习提出问题,养成提出问题的习惯才是重要的.实验是科学探究的一个重要的要素,而物理学又是一门实验性的科学,所以,实验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科学探究方面的实验是需要自己设计的,这就要求我们对实验器材尽可能多的了解,对测量仪器的操作、读数、量程、精度、安全性能等尽可能详尽地了解.这样,设计出来的实验才能比较严谨、可行.在做实验时,一定要细心操作、仔细观察、认真记录.只有这样,才能完成好实验.虽然,就科学探究而言,不是每一个探究都要进行实验.但是,由于物理实验的重要性,每年的高考是必考内容,可以说,不会做实验不能算学好物理,所以,有机会的话,要尽量多做试验,把各种仪器的使用都学会.

6 交流

首先要虚心向别人学习,向同学们学习,向周围的人学习,看人家是怎样学习的,经常与他们进行“学术上”的交流,互教互学,共同提高,千万不能自以为是.其次,也不能保守,有了好方法要告诉别人,这样别人有了好方法也会告诉你.另外,你在给别人讲的同时,你自己也在提高.在学习方面要有几个好朋友.

7 回顾

回顾是有效的一种知识的重温和学习的反思.回顾可以在课前,也可以在课后,也可以在零散的时间里进行.时间是宝贵的,没有了时间就什么也来不及做了,所以要注意充分利用时间,而利用时间是一门非常高超的艺术.利用回顾的方法就可以节省时间,比方说,睡觉前、等车时、走在路上等这些时间,我们可以把当天讲的课一节一节地回忆,这样重复地再学一次,能达到强化的目的.物理题有的比较难,有的题可能是在散步时想到它的解法的.学习物理的人脑子里会经常有几道做不出来的题贮存着,念念不忘,不知何时会有所突破,找到问题的答案.

8 总结

物理知识是分章分节的,物理考纲要求的内容也是一块一块的,它们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所以在物理学习过程中要不断进行小综合,等高三年级知识学完后再进行系统大综合.章节内容互相联系,不同章节之间可以互相类比,将前后知识连为一体,这样就逐渐从综合中找到知识的联系,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只有系统地掌握好知识结构,才能把零散的知识系统起来.大到整个物理的知识结构,小到力学的知识结构,甚至具体到章,如静力学的知识结构等等.最好能做到“抓纲举目”、融会贯通.

以上就学习物理的各个环节给出了我们的一些建议,希望能给高中生带来一些帮助,也希望给高中物理教师提供一些参考.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只要有学好物理的信心、刻苦学习的精神和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就一定能学好物理,一定会对物理产生浓厚的兴趣,物理也就不是难学的学科了.

猜你喜欢

定律解题物理
留言板
倒霉定律
高中数学解题教学中逻辑思维的培养——以数列解题为例
“化二为一”法在初中解题中的应用
万有引力定律
物理必修1、必修2第一轮复习检测题
巧用比妙解题
解题勿忘我
耐人寻味的定律
食堂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