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先学后教”与“先教后学”在高三教学中的实践和思考お

2016-05-11倪红飞

中学物理·高中 2016年4期
关键词:先学先学后教学案

倪红飞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每一位高三教师的不懈追求.在高三,学生的基础知识已经学过,实施“先学后教”教学模式似乎更有利于学生各项能力的提升.为此,我校从2004年开始在高三年级实施“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教学模式的探索.针对高三学生的实际情况,具体提出了“学在前,做在前,带着问题进课堂”的教学思路.教学环节分为“前移作业——教师批阅、备课——生生互动——课堂师生互动——课后学生纠错”.

1 作业前移

在复习一节知识点之前,有计划的让学生提前完成相应的导学案,让学生去尝试和探索.学生在完成练习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知识盲点和不足,使学生明确自己下一节课的学习目标,为有针对性的听课打下基础.

2 教师备课

学生练习收上来后,教师在批阅的过程中,就会发现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这样对学生的学情就有了比较深刻的了解.课堂上教什么,教多少,怎么教,均以学生的学习情况而定.教师的教学指向学生先学过程中暴露的问题,最大限度的减少了教师的不必要的讲授和没有针对性的指导,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打下基础.

3 生生互动

学生拿到练习后,学生会反思、讨论练习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在反思、讨论的过程中,很多问题可以得到很好的解决.当学生意识到课堂上老师可能会让自己展示最新的研究、讨论结果时,学生的准备会更加充分、积极.

4 师生互动

教师在课堂上一方面主要针对学生比较集中的问题,易混淆的概念等进行讲解.教的方式是让已经掌握的学生先讲,讲对了,教师予以肯定的评价,不必重复.讲的不完整、达不到深度的,教师要适当作出补充、更正.另一方面对学生通过反思讨论能掌握的内容,一律不教.对学生不讲就会的问题,教师充分利用提问、反问、追问、上黑板演示、实物投影等教学手段了解学生相互交流,合作学习的情况,并及时作出评价.通过“以评促教”让课堂变成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当学生顺利的解决这些问题,得到教师赏识时,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在这个环节中很好的体现了“教师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和“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理念.教师的充分准备和丰富的教学经验有利于课堂教学智慧的生成.

5 订正纠错

由于高三物理综合性强,逻辑性强的特点.有些内容仅靠课堂听懂还是不够的,需要学生课后进行整理反思,才能真正领悟.

同样的内容,教师和学生付出的时间和精力要比“先[HJ]教后学”模式要多.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应更深刻,能力提升应更快,高考成绩应更好才对!但事实上,在分析高考成绩时,我们发现事实并非如此.下表是我校2007年、2008年实验班和参照班的成绩分析.

以知识为载体,构建艺术的课堂.容量大,节奏快.[]师生一对一对话较多.在提问、反问、追问的过程中容易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体现课堂灵动的特点.对培养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有很大的推动作用.课堂容量小,节奏慢.

学生感受[]学习难度小,作业成功率高.获得成功感,提升自我效能.[]能力强的学生有恍然大悟的感觉.中等及以下的学生有挫折感.降低自我效能.

通过比较教学的整个环节,我们可以发现:“先学后教”模式将相当多的时间放在学生探索和尝试上,如何编写好符合当前学生实际情况的导学案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的成败.导学案的编写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基础要有一定的了解,并依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判断学生可能存在的问题,设计出相关的引导问题.因为导学案的编写往往难以展现思维过程,所以对于许多学生而言,“先学”是一个相当大的挑战.

“先学后教”模式中,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明显增多,学生动脑,主动探索,语言表达能力都会得到显著提升,在教师的提问、反问、追问中容易碰撞出思想的火花,这些火花都是学生刻骨铭心,终生难忘的.关于这一点,我们在二轮复习中可以深切的体会到.若教师无教学经验或者准备不充分,在教学中就会极易错过抓住学生思维闪光点,启迪学生思维的机会,反而导致教学效益的下降.因此,教师课前的充分准备和临场发挥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智慧的生成.

然而在高三紧张的复习中,时间总量是一定的,“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将相当多的时间放在学生探索和尝试上,练习与巩固的时间变少.自学能力薄弱的学生在尝试和探索的过程中,常常碰壁、感到无助.时间一长,失败的体验不断增多,严重挫伤了学生后续的学习积极性,认为自己不是“学物理的料”.当面对陌生的、复杂的情景时他们会表现为一种退缩行为,在高考中不能考出理想成绩也就不足为奇了.但在进一步跟踪时,我们还发现:实验班里,学生在大学期间上研究生的人数显著多于参照班.这可能与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在不确定、困惑、多种选择的摸索中获得了丰富的、不可言传的“自主学习、探究”经验有关.

“先教后学”模式由于榜样、示范的作用,学生在学习相关内容时,会少走很多弯路,有效降低了学习难度.学生学起来轻松许多,在练习中的高成功率又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面对陌生、复杂的情景时会表现出更强的主动性,更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综上,我们看出这两种教学模式各有优势和不足,各自的侧重点也不同.教学效益的高低应该看在相同的时间内(包括课前、课堂、课后的时间总和),哪种模式达成教学三维目标的效率高.而不应拘泥于“先教后学”还是“先学后教”,教师要从学生的能力出发,根据是否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是否有利于实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是否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方式,灵活组织课堂.在十多年的高三教学反复比较中,我们总结了以下一些经验并汇总如下,愿与诸位同仁共同探讨:

猜你喜欢

先学先学后教学案
浅议“分层先学”式初中物理教学模式
《背影》导学案教学
乡愁导学案
“先学后教”教学模式在复习课中的应用
中学体育先学后教模式探讨
浅议“先学后教”教学模式下的学生自主学习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正视“先学后教”教育理论的弊端
先学后教探索数学课堂新模式オ
“比例尺(一)”导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