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安徽近五年中考记叙文阅读与书本的吻合

2016-05-10赵军

速读·中旬 2016年4期
关键词:现代文书本考点

赵军

摘 要:近几年中考基本不考书本上的知识,因此很多老师便认为学习书本的内容 没有用,便把书本丢掉了。我认为这样是不合适的,我认为书本是最重要的,不仅不应丢掉反而要高度重视,因为考试的内容都来源于书本。

关键词:中考;书本

大部分中学语文老师都知道安徽省语文中考除了古诗词和古文是书上的,其余的都是课外的。即使古诗词和古文是书上的,但是范围也有限,基本上每年考点都在给定的50篇之内,而且这50篇差不多年年都不变。因此很多老师便认为学书本上的都是无用的,学的不考,考的不学,即使学,也就只学考纲上给的那些篇目就够了。其余的便不用学,甚至连生字词也不用写,因为中考可以带字典。所以他们每天上课便高谈阔论,把语文课本束之高阁。我认为这种做法是不对的,这样会误导学生,让他们摸不清方向,不知道到底该学什么。虽然从表面来看中考与书本直接关系不大,其实中考还是初中三年基础知识的积累,是基本功的体现。本文但就从表面上看来毫无关系的记叙文阅读(含散文、小说)角度来谈与书本的吻合。

一、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1.考题

(1)2015年《槐花》中第13题:“请从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③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6分)他猛然用鼻子吸了吸气,抬头看了看,眼睛瞪得又大又圆。”

(2)2013年《远去的乡村》中第4题:“结合语境,品味下面句子加点词语的内涵。(4分)我那不识字的父亲,他纵着走过来,横着走过去,他一生都固执地走在一首诗里,他一直都在挽救那首可能真的要失传的田园诗。”

(3)2012年《红橘甜了》中第2题:“文中,父子二人各说了一次假话。请结合具体内容,说说他们的目的分别是什么。(4分)

①为了将第一批成熟的橘子全部留给儿子一家三口吃。

②为了宽慰父亲,让他高兴。”

(4)2011年《生机勃勃的太阳花》中第3题:“指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

表达效果。(3分)在一层滚圆的绿叶下边,闪出三朵小花。”

从上面的考题中我们可以看到在近五年的中考中有四年都考到了品味和推敲词句的特定意义和作用。这一点与我们上面所说的考点中11点,与考纲中B层能力,与课标中第2点都是一样的。那么这些相同的考点我们把他还原到课本中来看。

2.课本

(1)七年级上册第1课《在山的那边》中研讨与练习第二题:联系上下文,品味下边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我常伏在窗口痴想(这个词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②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这是写山的颜色吗?)

③当我爬上那一座座诱惑着我的山顶(“山顶”的诱惑力在哪里?)

④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枯干”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2)八年级下册第2课《我的母亲》中研讨与练习第二题:结合上下文,品味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的分寸感。

①我在这九年之中,只学得了读书写字两件事。在文字和思想的方面,不能不算是打了一点儿底子。

②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

③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号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3)八年级下册第3课《我的第一本书》中研讨与练习第二题:联系全文,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①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有从荒寒的大自然感应到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作者对童年的感觉是怎样的?联系下文看,“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是什么?)

②我的第一本书实在应当写写,如果不写,我就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更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人不能忘本。(怎样理解“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人不能忘本”的“本”在这里指什么?)

(4)九年级上册第6课《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中研讨与练习第三题:品味下面的句子,体会雨果饱含激情、诗化的语言中蕴含的深刻含义。

①他受到诅咒、受到祝福地走了:受到过去的诅咒,受到未来的祝福。先生们,这是荣誉的两种美好形式。

②我们应为这微笑感动。这微笑里含有黎明的曙光。

③我们感到,从今以后人类最高的统治权力将是思想。

④既然黑夜出自王座,就让光明从坟墓里出来!

……

后面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考题从哪里来的,从书本中来,不是书本学了一点用也没有,反之,书本是纲,是宗,是源。这就要求我的语文老师再平时的教学中不要整天天方夜谭,要紧扣课本不断培养学生的品味词语及句子的能力,不断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评价能力,欣赏能力。“认真深入地阅读文本是学生提出自己个性化的理解,进而提高语文素养的基础。”[1]这些技能技巧的锻炼应在平时脚踏实地的教学中。从七年级到九年级如果真正能一步一步坚持走下来,学生的中考成绩不仅不会差,学生的品味,欣赏能力也达到了一定的高度。

二、理清文章思路,抓住关键信息,会归纳段意总结中心

1.考点

(1)2015年《槐花》中第10题:文章③—⑩段写了两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加以概括。(6分)

(2)2014年《红书包》中第3题:“依据文章思路和内容,在下面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语句。(6分)

————→“我”找到卖红书包的文具店→————→“我”得到了心爱的红书包→————”

(3)2013年《远去的乡村》第1题:根据文中④⑤⑥段的内容,请仿照下面画线的短语,完成填空。

乡村的诗意在哪里?让我来轻轻告诉你:

她在童年的蛙声中,她在稻田的荷香里,

她在—————中,她在—————里,

她在—————中,她在—————里。

(4)2012年《红橘甜了》中第1题:阅读全文,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①种红橘的过程中,父亲的态度:————。

②等待橘子成熟时,父亲的心情:————。

③橘子成熟后,父亲的做法:——————。

(5)2011年《生机勃勃的太阳花》中:依据第④段内容,填写下表。(4分)

2.书本

(1)八年级下册13课《旅鼠之谜》研讨与练习中第一题:阅读课文,归纳北极旅鼠的几大奥秘。

(2)八年级下册17课《端午的鸭蛋》研讨与练习中第一题:作者家乡的端午节有哪些风俗?作者为什么对家乡的咸鸭蛋久久不能忘怀?

(3)八年级下册18课《吆喝》研讨与练习中第一题:默读课文,看看作者围绕北京的吆喝声介绍了什么,他对北京的吆喝声怀有怎样的感情。

(4)七年级上册18课《绿色蝈蝈》研讨与练习中第一题:快速阅读课文,讨论并完成下列各题:绿色蝈蝈的外表有哪些特征?绿色蝈蝈有哪些习性?作者主要写了哪几个方面的习性?

……

从上面的内容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一块知识是非常重要的,每年考试都会考到,这也是学生最基本能力的考核,这在考纲中属于层能力的考查。在研讨与练习中基本都在第一题,因此它应属于最重要最基本的知识点。

阅读在中考中占着重头戏,初中现代文阅读题的目的是为了测试初中生的阅读能力,其中包括对词语、句子、语段文章的理解能力,感悟能力,对所读材料包含的信息的探索整合能力等等。 简言之,要测出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能读多少文字,理解了没有,更重要的是要测出学生对文章整体把握的能力,并且要测出学生能否把自己的理解顺利地用文字表达出来。阅读一直是很多学生的弱项,一看试卷答的满满的,但仔细一看没有多少能答到点的。很多同学都是抓到一点便因为找到答案了,很多都答不全,尤其是有点深度的答到的极少。早在 1990 年章熊先生就指出:“现代文阅读是当前教学的薄弱环节,也是教师对高考感到最不适应的部分,历年来高考得分率最低。”20多年过去了,情况怎么样呢?现代文阅读不仅是高考也同样是中考的一个薄弱环节。因此现代文阅读一定要引起我们老师的高度重视,要重视书本的典范作用,这些考题并不是天外来客,而应立根在我们的书本中。要高度重视平时从书本的角度去引导学生锻炼学生这些最基本方面的能力。叶圣陶先生说:“教材的性质等同于样品,熟悉了样品,也就可以理解同类的货色。”这句话就很好的概括了书本与考点的关系。

参考文献:

[1]王俊杰.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

[2] 《语文学习》1990年第 7 期

[3]叶圣陶. 叶圣陶集 (第十六卷)[C].南京: 江苏教育出版社,1992:68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初中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人教版七八九年级语文[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6]安徽省中考试卷(语文)[G].2011、2012、2013、1014、2015

猜你喜欢

现代文书本考点
手来释卷
“阅读世界”2018年中考阅读题点题小结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现代文阅读教学
统计知识考点解析
解读分子结构考点
中考语文应与教材中的现代文紧密结合
四书五经有哪些
集合考点例祈
蠢骡驮书
现代文阅读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