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理能力培养的探究策略

2016-05-10谭晓红

速读·中旬 2016年4期
关键词:培养能力

谭晓红

摘 要: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尊重和满足他们不断增长的独立要求,避免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鼓励并指导幼儿自立、自理的尝试。”“支持幼儿自主地选择、计划活动,鼓励他们通过多方面的努力解决问题,不轻易放弃克服困难的尝试。”幼儿期是幼儿独立性形成的重要时期,若错过这个时期,孩子的依赖性就会逐步形成。因此,我们必须深入贯彻《纲要》精神,培养幼儿的独立性,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自理生活;能力;培养

当今时代,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在家是小皇帝(小公主),常常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他们的衣食住行都被家长照顾得无微不至,因此,孩子们的自理生活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很弱,家长不放心孩子们在幼儿园的生活和学习,担心他们午餐时吃不饱、解大便不会擦屁屁、午睡时不会盖被子、游戏时汗水打湿了背没有老师给他们垫背,总之,家长非常担心他们在幼儿园的生活和学习。为了提高中班孩子们的自理生活能力,养成孩子们从小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要大人帮忙的良好行为,我在近几周对孩子们进行了一系列的针对性的教育培养,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呈现几个特殊的案例,与大家经验分享,希望对幼教一线工作的有着这方面困惑的老师有所帮助和借鉴。

1.案例一

陈致宇的父母都忙于工作,与陈致宇朝夕相处是他的外婆,而外婆很溺爱孙子。每次入园时,外婆都要亲自把椅子搬给孙子做好,而且还要给他取一篮玩具放在他的桌子上,看见他玩一会儿玩具后才离开。把他“照顾”得很好,对于4岁多的孩子来说,难道力所能及的劳动能力都没有了吗?这个话题值得大家思考:家长们,请放手吧!

原因分析:

现在的一代多数是独生子女,常常被家长“保护”得很好,孩子的所有事情,家长都包办代替,错误认为孩子还小,等他们长大了再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也不晚。因此,走出家庭,家长担心我们照顾不好他们的孩子,常常躲在教室外面“监视”我们的工作。

2.案例二

下午吃点心时间,我看见地板上有几块纸片,于是就请付鸿霖把纸片捡到垃圾桶里去,他辩解说:“老师,不是我丢的。”我压住心中的火说:“知道你是讲卫生的孩子,现在请你劳动一下,帮助大家把地上的纸片收拾干净行吗?”我这样说以为他要动起来,结果他坐在那里一动不动,嘴里不停唠叨”不是我丢的”。面对如此尴尬的局面我无言以对,幸好这时候彭靖淇跑出来把地上的纸片收拾了,我提议为彭靖淇鼓掌,大家立即响应起来。这时候,我看见付鸿霖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原因分析

大多数孩子劳动意识淡薄,自我为中心很突出,与同伴互相帮助、相互合作的能力较弱,常常是看见凳子倒了、纸片在地上、彩色泥玩了扔在桌上或地上等都视而不见,不主动帮助老师打扫卫生,长期养成懒惰的习性,也不体谅长辈们的辛苦和不易,误认为劳动是大人的事情,与小孩儿没关系,这样下去后果很严重,呼吁各位家长高度重视“自理生活能力的培养,必须从小做起”。

3.案例三

庆“六一”活动那天,家长们都参加了,当我请孩子们把凳子搬到指定的位置放好时,许多家长不让孩子们搬凳子,说是怕孩子们累了,有点心疼孩子。结果家长代劳搬起了凳子。我很不高兴地说:“请家长们放下凳子,让孩子们完成力所能及的劳动吧!”这样的话我重复了三次,家长们虽然有些不情愿,但还是放下了凳子,让孩子们把凳子搬到了规定的位置上。

原因分析:

年轻家长都忙于工作,年长家长又非常娇惯孩子,家长是孩子们的第一任老师,家长们的一言一行将会对孩子们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甚至影响孩子一生的发展,只要家长们平时在家里督促、放手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多带孩子做一些公益活动。我想,孩子们的自理生活习惯和劳动习惯就会慢慢形成,等他们长大了,适应社会的生存能力也就很强。

案例策略实施:

为了改变孩子们的现状,结合我班开展的主题教育“爸爸妈妈的职业”活动,我试着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培养孩子们的劳动能力:

1.主题教育深入人心

结合主题教育,使孩子们懂得:生活中用的物品,都是各行各业的叔叔阿姨们辛苦劳动创造出来的,要珍惜长辈们的劳动成果。首先,要知道节约用水,洗手后、解大小便后立即关好水龙头;其次,要珍惜长辈的劳动成果,不乱丢垃圾、保持室内外清洁卫生、吃饭时不挑食和偏食;最后,要学会感恩,为长辈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如:给长辈端茶、送水;给长辈捶背、擦汗、揉肩;帮助长辈扫地、洗碗、擦桌子、拖地等。

2.以大带小促进成长

户外区域活动结束整理时,让大班孩子带动小班、中班孩子一起劳动,把运动器材搬回到规定的器材库里,根据能力大小来分工,能力弱的可以端篮子、运球、收拾地上的垃圾等,能力强的可以几人合作搬运平衡木、山洞、稻草人、跳跃台等,这个方法值得推广,孩子们学会了做活动的主人,珍惜长辈们制作的劳动成果,运动器材投放有一年多的时间,任然完好无损。通过以大带小的相互帮助、合作,孩子们的自理生活能力逐步养成。

3.创设安静、愉快的午餐氛围

为了让本班孩子有一个安静、愉快的进餐环境,我充分利用午餐前十分钟教孩子们念儿歌“锄禾”来启发、引导孩子知道农民伯伯种庄稼很辛苦,孩子们要爱惜粮食和蔬菜,从而养成不挑食、不偏食的好习惯;还通过多媒体课件“我是大老虎”和“大白米饭喷喷香”及“漏嘴巴的大公鸡”等动画故事来激发孩子们的吃饭欲望,孩子们就会大口大口地吃饭,因此,他们就会很专注地吃得很饱,从而养成孩子们安静用餐、不学大公鸡掉饭粒的好习惯。

4.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相结合

为了培养孩子们的自理生活能力,我们还可以放大孩子的闪光点,给予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如:今天谁帮助老师擦桌子、扫地、收拾整理活动区的,就及时表扬,为他鼓掌或伸出大拇指,奖励孩子们玩自己喜欢的游戏一次或满足孩子们把自己喜欢玩的玩具带到幼儿园来玩一次等。

5.音乐提示“盖被子”的妙招

中班孩子大多数都会脱衣服了,可是,还有大部分孩子不会盖被子,我在巡回查看孩子们盖被子情况的时候,发现有的孩子把棉絮抖在了被套里很乱,如果我不去发现,他们会那样睡到起床时,导致孩子可能引起感冒,为了让孩子们尽快学会盖被子的技巧,我事先把“盖被子”的方法编成了一首音乐儿歌,在教孩子们盖被子时,我一边示范一边指导,重点辅导能力较差的孩子,必要时手把手地教他们,天天跟进,天天挨个检查督查他们,现在,我班的孩子基本能较好地盖好被子,我庆幸自己的功夫没有白费,看到孩子们的变化,我有些成就感。

6.发挥“小组长”的监督职能

室内区域活动时,为了减轻我们的工作量,充分发挥“小组长”的监督职能,让孩子们在同伴的监督下,相互成长、相互进步。如:区域游戏结束时,我们要通过能力强的带领较弱的孩子们去整理好每个区域的环境布置,收拾得像原先一样整洁、干净;还可以选小组长来帮助我们管理好每个区域的有序进行;也可以在活动结束后,提醒孩子们看每个区域的游戏规则图,让他们知道有目的的去整理、收拾好每个区域的器材,从而养成爱护自己的劳动成果,学会轻拿轻放的好习惯。

猜你喜欢

培养能力
你处理困难的能力如何?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你的沟通能力很好吗?
不会飞的鸟
武术搏击训练的运动反应能力探讨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