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2016-05-10陈大贵

速读·中旬 2016年4期
关键词:课本新课标过程

陈大贵

科学技术和社会在不断发展,所以人们要终生学习,终生发展,与此同时学校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也要相应地改变。本文将结合自身的教学体会,分别从传统地理学习方式存在的问题、 以及改变地理学习方式基本途径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当前地理学习方式存在的问题

尽管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与深化,地理学习的现状有了一定的改变,但是,目前我国中学生的地理学习方式仍然存在不少的问题。

1.教师主导抑制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阻碍学生的发展

学生“以教师讲授为主”这种学习方式称为 “被动接受型”。地理教师始终是地理讲台的“主宰”,课堂活动的90%时间是教师讲解,而学生处于 “你讲我记”的境地,形成了 “教师教课本,学生记课本,考试考课本”的教学模式,地理学习偏重于结论的掌握,忽视复杂的思维活动过程与结论获得的认知过程;偏重于知识的积累,而忽视了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

2.机械照搬束缚了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以机械记忆为主”这种地理学习方式称为 “模仿再现型”。这种地理学习类型的主要任务是把学过的地理知识、 技能进行再现和模仿,学生对课本上介绍的知识背得滚瓜烂熟;而当碰到变式题型往往束手无策,如:高一地理下册 《6.5 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一节,教材中选用的案例是上海市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措施的分析,而当情景材料改为其他城市,如北京或广州等市改善城市环境的措施分析时,有些学生就会感到无从下手。这就是模仿再现型学习方式导致的后果,这种学习类型不注重知识的迁移与灵活运用,因而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3、教条主义造成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欠缺

“以书本内容为主”这种地理学习称为 “封闭读书型”。这种地理学习方式过分拘泥于课本知识,如:高一地理 《6.2 城市的区位因素(一)》 一课插图 6.6 《中国 100 万人口以上城市的分布》 ,教材用的是 2000 年的统计资料,按课本知识我国没有 100 万人口以上城市分布的省区应该有西藏、 青海、 宁夏、 广西、 海南,而按最新资料显示,南宁、 海口都已成为 100 万人口以上的城市。 如果学生一味地将课本知识当作绝对真理,那将难以形成创新思维;另外,这种学习方式只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忽略了操作性、 实践性知识的学习。

二、转变地理学习方式有理论根据

1.积极主动的地理学习,才是有效地学习地理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 “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参与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是地理学习的“主体”而不是“客体”。如果一个中学生毫无地理学习动机,在地理课上 “身在曹营心在汉”,那么可以说,地理学习在这个学生身上并没有发生正如有的人所说的那样: “你可以把马牵河边,但你永远无法强迫马饮水。”

2.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形成主动学习态度

地理新课程标准指出:“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鼓励积极探研,从而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能力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另外,新颁布的 《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 ,倡导“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并指出: “教师要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转变学生机械模仿、 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主动和富有个性的学习,有意识地加强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改变地理学习方式的主要途径

1.以教师讲授为主向以学生主动参与为主的学习方式转变

新课标下的地理学习是地理信息双向交流的过程,而不是地理教师向学生单向传输知识的过程。比如教师告诉学生: “月球上没有水”,而学生会问: “月球上可能有水”?这种双向交流不仅起到信息互补的作用,而且体现了相互探讨、 共同学习的过程。再如:学习到 “旅游业是无烟工业”时,学生也会提出质疑,因为旅游区汽车尾气排放量会增大,固体废弃物的污染也会加重,然后联系饶平县 “南国冰臼公园”和 “绿岛山庄”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意识到发展旅游业不能忽视环境保护,当学生真正感受到地理的实用性,学生自然就感兴趣并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2.以机械记忆为主向拓展性学习为主的方式转变

新课标既重视基础理论框架的构建,又注意让学生形成灵活经验知识系统。拓展性地理学习就是为扩展知识视野、 提高知识迁移与灵活运用的学习方式。如:高一地理下册 《7.4 城市交通运输》 的教学,介绍城市交通运输的特点后,要求学生就所在的市或县的一家报纸开辟了一个专栏 “我看城市交通”,为交通建设出谋划策,建议教师指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当地交通道路的格局有什么优点和不足?

(2)主要的交通问题是什么?

(3)有什么改进的设想或方案?

这种拓展性学习方式也符合近几年的高考能力立意命题趋势,如:2003 年高考文综试卷第 36 题,这是一道关于华北地区有关气温分布等内容的综合题,第二步要求对图中 10 等温线的走向进行描述且说明形成此走向的原因。学生已学过 “太阳辐射在纬向的分配差异会造成等温线呈东西走向”,但能否将这个知识与本题中10等温线的东半段走向联系起来,这就是对知识应用的能力问题。

新课标倡导自主学习,这是一个开发性的学习过程。我们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做出努力:第一,学习活动体现学生的首创精神,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新的学校活动形式、 空间的扩大和时间的变更,都体现出更加开放的学习特征。第二,鼓励学生将知识外化。新课标侧重知识的应用,应用的形式多种多样,如家乡地理资料的收集分析,城乡土地利用形式的模拟设计,表述论证自己的想法,评价别的同学的观点等。第三,实现学生知识层面和能力层面的自我反馈。新课标重过程、 重应用、 重体验。体验是学生情感、 知识和能力的自我反馈过程,这是兴趣、 情感参与度的自我衡量,是与知识获取和能力提升联系在一起的学习过程。

猜你喜欢

课本新课标过程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融入情境 落实新课标 凸显地理实践力——以骑行青藏为例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圆满的过程
对一道新课标高考题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