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机制的可持续发展

2016-05-10刘影

速读·中旬 2016年4期
关键词:社会实践大学生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各行业对人才的专业技能及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直接导致了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基于目前的现状,高校管理方需更加有效地做好人才培养工作。对于在校大学生而言,不仅需要逐步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储备,更重要的是要掌握本专业基本的实践操作技能,这样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本文主要就高校如何建立相关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机制进行分析,旨在为教育管理单位提高学生的就业率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机制

一般而言,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机制属于课外学习的过程活动,是大学生有目的、有组织参与社会实践的一项重要措施。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机制,能够锻炼大学生的专业技能,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从而强化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在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的情况下,高校的人才培养机制正面临重大考验。需要在强化学生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还要有计划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从而为大学生顺利就业提供基础保障。

1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机制的作用

1.1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通常来讲,高校的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机制会涉及到“志愿者服务”、“暑期社会实践”、“三下乡”等。这些活动的涉及面较为广泛,且形式多样,与社会工作生活比较贴近。正因为具有这样的特点,这些活动才能够有效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为大学生的自我完善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大学生要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参与到这些活动中去,利用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机制所提供的发展平台来促进自身向社会角色转变,方便大学生更好对自身开展角色定位。这些活动为大学生参与社会就业创造了发展平台,也为大学生社会化提供了良好环境与现实条件。

1.2有效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不仅需要大学生进行专业知识学习,还需要经过系统的社会实践。在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机制中,大学生走出了学校,将自身所学的专业知识运用到实践过程当中去,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效果,同时,通过这些活动,也促进了大学生服务社会、了解社会、完善自我、正确认识自我,从而为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供了重要途径。通过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活动,提高了大学生的思想认识,使他们找准了自身的社会角色定位,培养了他们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与相应的社会责任感,进而为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奠定了良好的现实基础。

1.3锻炼大学生自身的专业技能

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机制作为大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平台,也是锻炼大学生自身专业技能,完善自身专业知识结构的重要途径。大学生在这些活动中,可以利用自身所学的知识来合理设计相应的活动方案,让专业技能能够在实践活动中得到检验与发展。除此之外,大学生通过这些活动,可以及时发展自身存在的缺陷与不足,从而在今后的学习与生活中,有针对性对这些薄弱环节进行培养与训练。进而达到端正自身学习态度,明确自身学习目的的效果。大学生在这些活动中使自身的专业知识结构得到了完善与健全,在锻炼自身专业技能的同时,也更好达到了活动的目标要求。与此同时,参与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机制也是大学生向他人学习借鉴的过程,让大学生自主去学习新的知识,培养新的技能,特别是能够学习到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从而开拓了大学生的眼界,提升了大学生的社会阅历,为大学生积累了丰富的社会经验。

2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机制的方法措施

2.1转变大学生的思想观念

为了不断完善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机制建设,高校首先需要转变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让他们认识到参与这些活动对提高自身就业能力的重要作用。这就要求高校能够站在活动组织者的角度,去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认识,进而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到这些活动当中去。高校要强化宣传引导工作,利用校刊、校广播、宣传栏等载体,宣传一些参与到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活动中的典型事例,让学生能够充分意识到参与这些活动的意义。从而才能使学生自觉、自愿参与其中,进而促进了这项机制的不断完善发展。

2.2与大学生的专业相结合

高校在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机制的过程中,要着重考虑到学校的专业设置,能够与大学生专业相结合,这才能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参与这些活动的实际效果。在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活动中与大学生专业学习相结合,凸显专业特色,主要是为了使这项“第二课堂”活动能够更好与学生的“第一课堂”衔接在一起,从而使学生可以在活动过程中扩展自身的思维、强化专业技能训练,也可以巩固自身所学知识,有效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进而最大程度实现了这些活动平台的价值。高校需要在这些活动中逐渐找到社会、学校与学生的平衡点,形成学生、教师、学校三方的有序联动,从而使活动能够高效优质地开展。

2.3要与单位建立长效机制

社会实践与志愿者服务基地是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平台,高校需要与相关企业单位建立长效的合作机制,才能使这项活动能够持续高效地开展下去。高校需要与用人单位建立长期合作,使大学生拥有稳定发展的活动平台,在提高高校就业率的同时,也使得用人单位能够发掘出更多的人才,进而达到了互利共赢的目的。高校只有跟相关企业单位建立长效的合作机制,才能推动这项实践活动顺利开展下去,让大学生能够真正走出校门,走向社会。

3结语

总而言之,基于当前社会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的情况下,高校需要有效转变自身的人才培养方式,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构建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机制来使学生更好适应社会发展。从而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为高校提升就业率奠定了良好的现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张绍荣、张东.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内涵功能与体系建构[J].高等建筑教育,2014,02:157-161

[2]刘海春、姚岱虹.社会治理视域下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构建[J].思想教育研究,2014,06:87-90

[3]薄爱敬.论大学生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机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18:110-111

[4]齐秀强、赵英丽.社会工作视角下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构建[J].当代青年研究,2013,04:118-123

作者简介:

刘影(1982.12~),女,重庆人,研究生,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学生管理。

猜你喜欢

社会实践大学生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拓展语文外延 提升核心素养
高等美术专业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研究分析
自我教育活动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
结合“室内检测与控制技术”专业教育浅谈高职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对高校思政课教师暑期社会实践的探索与思考
医学研究生社会实践模式建立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