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侠骨柔情文人胸怀

2016-05-09白丹妮

校园英语·下旬 2016年4期

白丹妮

【摘要】西德尼·沙博理,这位来自美国的犹太人渴望并加入中国国籍。在其职业生涯中,他利用双语能力和双重文化积淀,以自己独有的方式诉说着对中华文明的热爱与敬仰。本文主要罗列整理沙博理的生平、主要作品及成就,并对沙博理的翻译思想整体特征进行粗浅讨论。

【关键词】西德尼·沙博理 翻译成就 翻译思想特征

从中国古代文学经典到当代大师佳作,从抗战英雄事迹到民间小说题材,行走在中国文化的长河中他游刃有余,将挥洒自如的译作送到西方读者的手中;从地域经济改革到国家战略政策,他心系中国,满腹经纶,用实际行动谱写着对华夏文明的虔诚赞歌。西德尼·沙博理, 这位来自美国的犹太人,渴望并加入中国国籍。在职业生涯中,他利用双语能力和双重文化积淀,以自己独有的方式诉说着对中华文明的热爱与敬仰。

一、沙博理生平简介

沙博理(1915-2014),出生于美国纽约,1937年毕业于圣约翰大学法律系,二战期间应征进入美国陆军。退役后,因偶获学习中文的机会与中国结下不解之缘。1947年4月来到中国后,同进步青年的结交相识让他投身中国革命。1948年,与演员凤子喜结连理。新中国成立后,成为对外文化联络局的一名英文翻译。1951年10月,与叶君健、杨宪益、戴乃迭共同创办了英文版《中国文学》,并担任译审工作。1963年,周恩来总理批准其加入中国国籍,沙博理如愿成为一名中国公民。1972年,沙博理调入人民画报社担任英文改稿专家。1983年退休至辞世,他连续担任第六至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成为任期最长、年龄最大的现任外裔全国政协委员。

二、沙博理的主要成就

沙博理先生从1952年开始发表译作,1956年出版第一本译著。在文化部门任职期间,他利用自身的优势,担任起中国文化对外传播使者的重要角色。他翻译总字数约达千万,作品包括《林海雪原》、《月芽》、《孙犁小说选》、《家》、《春蚕》、《水浒传》、《我的父亲邓小平》等,其中他译的《水浒传》入选外文出版社的《大中华文库》,且被认为是最优秀的英文译本。此外,他在晚年时期还出版了书籍《一个美国人在中国》、《马海德:美国医生乔治·哈特姆在中国的传奇》,撰写自传《我的中国》,并整理基层调研经历出版《四川的经济改革》;与此同时,他还编译了《中国古代犹太人》、《中国古代刑法与案例传说》、《中国文学集锦:从明代到毛泽东时代》三部书籍。作为一名汉学家,在长达五十多年的翻译生涯中他获得了“国际传播终身荣誉奖”、“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彩虹翻译奖”、“中国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等荣誉。

从他的翻译作品陆续诞生至今,他将推动中国文学文化走向世界的个人力量发挥到了极致。尽管功勋卓著,公众对于他本人的重视与关注却远远不足。2014年10月20日,他的去世让我们痛失了一位中国文化对外传播道路上一位至关重要的开拓者。2014年12月23日,中国外文局宣告在京建立沙博理研究中心,下设中国海洋大学研究基地,他的翻译成就和卓著功勋再次进入我们的视线。

三、沙博理的翻译思想特征

1.融合中西文化。沙博理之所以能跻身于备受译界肯定的译者之列,首要条件就在于他所具备的双语能力和对中美文化的积淀,这一优势让他在双重文化空间中自如穿梭他曾在访谈中指出,“两种文化并存,自发地同时影响着我。我不能(也不想)加以控制。是它们控制着我。二者融合时,我就是成功的。如果二者不能加以融合,我就是个失败者了”。同时这一点也是他认为从事翻译工作自身所具备的能力和基本素质。“我觉得,译者不但要精通所译文学作品相关国家的语言,了解其历史、文化、传统习惯,而且对他本国的这一切,也要精通和了解。译文质量的高低取决于精通和了解的程度”。

其次,他对中国文化的热爱与敬畏,让他对译出中国文学文化的信念更加坚定、方向也更加明确,他渴望让世界了解中国、走近中国、爱上中国,并始终将其视为己任。这种无私的立场和高远的立意和指引他从探索带着华夏文明进入另一片文化领地的最佳钥匙。他曾说过“我有三只手,一只手带着中国的腔调与西方握手;另一只手带着高鼻子的西方文明与中国交流”。这种中西文化的巧妙碰撞和完美融合让他成为不可多得的杰出译者。

2.读者优先原则。这一原则是基于译者应有的翻译态度进行探讨,沙博理曾指出自己是“带着中国的腔调与西方握手,带着高鼻子的西方文明与中国交流”,在最大限度尊重原著的基础上,他带着敬意用自己的方式向西方讲述中国故事,从而更好地适应以英语为母语的读者的阅读习惯。

沙博理曾提出自己的翻译要“让外国人看得懂”。在整个职业生涯中他重视翻译实践,他认为翻译活动是促进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他曾在接受采访中指出“让中国文化走出去”始终是其翻译的直接动机。也正因为如此,他本人关于翻译理论方面的作品较少,相对来说,现存的资料更多的集中于一些访谈中他提出的翻译心得,这也可能导致对于他翻译思想研究的零散化、分散化,相对缺乏系统性和专门性。

3.内容风格兼顾。从译者的翻译风格来讲,沙博理在翻译实践中坚持“重视内容,强调风格”,既要忠实于原作的内容又要保持原作的风格。这一标准始终贯彻在他翻译的每一部作品中,主要涉及采取异化、省略、改写、加注等方法和策略。他认为“我们的翻译若不把内容和风格都表达出来,那就不算到家”,“译者除了要透彻理解历史和文化的背景,人物的个性和特征、人物生存的自然环境,得同样透彻地熟悉外国的对等词语——或不如说外国最接近愿意的近似词语”。

4.心系时代政策。在上文提到的三只手中,其中“第三只手,最重要的,是我要拉住中国发展的衣襟,跟上中国的步伐。这只手跟上,其他两只手就都跟上了”。沙博理在他的晚年时期,尽管逐渐淡出翻译活动,却始终站在国家文化战略的高度用自己的方式默默地关注着中国。在担任全国政协委员期间,他曾提案要“发挥文学在文化宣传中的作用”:(1)由外文出版社组织由本社专家和其他历史文化专家学者组成的委员会,专门审核已经翻译出版的文学书籍和期刊;(2)选取优秀作品重新编辑,使其更好地适应以英语为母语的读者的阅读习惯;(3)加强这些图书和期刊在英语国家的出版和发行,在公关推广和广告宣传上提供支持。

四、结语

在这种翻译思想的指导下,沙博理的译文形成了“信而不死、活而不乱”的独特风格。从初到中国时折服于进步青年的抗日豪情,到扎根中国后热衷于革命英雄题材的翻译,再到晚年时期为时代文化策略建言献策,他用看似偏执的英雄情结追逐着作为一代文人心中的伟大梦想。他热爱华夏文明、荣为炎黄子孙、关注中国命运、胸怀中国大业,值得我们尊重和学习。遗憾的是,他的翻译内容主要集中于中英翻译,这也导致其翻译思想在国外受到的关注和研究较少,同时无疑限制了其翻译思想的影响力和全球化。本文主要集中对沙博理翻译思想的整体特征进行粗浅探讨,当然他在翻译实践中运用的具体翻译策略也值得深入挖掘,限于篇幅,本文不拟展开。

参考文献:

[1]辛闻.中国现任年龄最大外裔全国政协委员沙博理逝世[N/OL].中国网,2014.10.20.

[2]洪捷.五十年心血译中国——翻译大家沙博理先生访谈录[J].中国翻译,2014(4):62-64.

[3]任东升,张静.沙博理:中国当代翻译史上一位特殊翻译家[J].东方翻译,2011(4):44-52.

[4]张经浩,陈可培.名家名论名译[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321-323.

[5]温志宏.我与沙老的十年——中国外文局局长周明伟谈沙博理[N/OL].中国网,2014.10.29.

[6]马海燕.送别翻译家沙博理:此心安处是吾乡[N/OL].中新网,2014年10月24日.

[7]沙博理.中国文学的英文翻译[J].中国翻译,1991(2):3-4.

[8]徐蕾.沙博理:94岁写提案[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3.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