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空巢老人积极体验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2016-05-09黄华新尹志勤陈晓琳张静静宋文静陈阳丽

护理研究 2016年12期
关键词:空巢老人心理干预影响因素

黄华新,徐 梅,尹志勤,陈晓琳,张静静,宋文静,陈阳丽



农村空巢老人积极体验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黄华新,徐梅,尹志勤,陈晓琳,张静静,宋文静,陈阳丽

摘要:[目的]了解农村空巢老人积极心理体验现状,为社区对空巢老人进行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老年人积极体验调查问卷对温州地区某2个县级地区的4个自然村的500名空巢老人进行调查。[结果]空巢老人积极体验的总体状况处于中等水平;空巢老人对今后生活的期望、社会支持的满意度及今后自身的期望条目的得分较高;婚姻状况、文化程度、以往职业及子女探望频率是农村空巢老人积极心理体验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在今后的社区护理干预中,应注意激发空巢老人的积极心理体验,结合其自身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

关键词:积极体验;空巢老人;农村;影响因素;心理干预

Analysis of status of positive experience of rural empty -nest elderly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Huang Huaxin,Xu Mei,Yin Zhiqin,et al

(Renji College of Wenzhou Medical University,Zhejiang 3250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know about the status quo of positive psychology experience of the empty-nest elderly in rural areas,so as to provide basis for community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them.Methods: A total of 500 empty-nest elderly from 4 natural villages in 2 counties were surveyed by using the elderly positive experience questionnaire.Results: The overall situation of positive experience of empty-nest elderly was in the medium level;the scores of their future life expectations,social support satisfaction and future of their own expectations were higher;marital status,education level,previous career and children's visitation frequency were important influencing factors for the positive psychological experience of empty-nest elderly in rural areas.Conclusion: In the future community nursing intervention,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inspire positive psychological experience of empty- nest elderly and combine with their self-characteristics to formulate corresponding nursing intervention measures.

Key wordspositive experience;empty-nest elderly;rural areas;influencing factors;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空巢老人是指年龄60周岁以上,子女因故离家而被迫脱离子女的老年人,独自或配偶陪伴留守于家中。有资料显示,我国空巢老人的比例在迅速增加,到2050年,我国临终无子女的老年人将达到7 900万左右,独居和空巢老人将占54%以上。对于农村空巢老人,子女无法经常陪伴和照料,再加上我国农村老人的文化素质较低,在日常生活中农村空巢老人常出现较多的负性情绪[1]。以往有学者对老年人负性情绪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诸多研究,证实空巢老人是较易出现抑郁、交流、孤独、认知衰弱的人群[2-3]。尽管近年来有关空巢老人负性体验的研究在不断深入,但空巢老人的心理问题仍在不断增加[4],因此,探讨如何从积极的层面提高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是值得医护人员思考的问题。本研究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出发,调查农村空巢老年人积极体验的状况,以期为农村空巢老人进行积极体验护理干预提供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以温州农村空巢老人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年龄≥60周岁;社区常住居民;意识清楚,能正确回答问题,与调查人员沟通无障碍;对调查人员的走访和问卷表示理解并予以支持;知情同意。

1.2调查工具调查工具由两部分内容构成:①一般资料调查表,在查阅文献及专家咨询的基础上自行设计,包括性别、年龄、子女探望频率、居住情况、婚姻状况、文化程度、以往职业、慢性病患病情况和月收入;②积极体验调查问卷,该问卷通过文献查阅、对30名空巢老人的访谈以及5位专家访谈后自行设计,问卷包括空巢老人对自身的满意感、光荣感和期望,对家庭活动、社会活动、兴趣活动的感受,对生活条件、社会支持、今后生活期望的积极体验共9个条目。每个条目得分为0分~4分,总分为0分~36分,得分越高,积极体验数量越多。问卷经过对5名专家的咨询,内容效度指数为95.6%。

1.3调查方法以温州市2个县的农村社区为研究现场,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在2个县内随机抽取4个自然村的全部空巢老人进行调查,了解空巢老人的一般状况和心理积极体验现状。调查采取入户调查的方式。对受教育程度高、能看懂调查表的老年人,让其自己独立填写问卷;对受教育程度较低及文盲的老人,由调查员念给他听,让被调查者选择答案。调查员为课题组成员,调查前全体调查人员进行统一培训。

1.4统计学处理调查资料用Epidata软件建立数据库,采用双录入法进行核对,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描述和分析。单因素分析采用t检验及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一般状况4个村共收集调查问卷504份,其中有效问卷500份,有效率为99.2%。500名空巢老人年龄为60岁~95岁(70.94岁±8.97岁)。其他情况见表1。

表1 农村空巢老人一般人口社会学情况(n=500)

2.2积极体验状况在被调查的500名空巢老人中,积极体验总分为19.43分±5.76分。最高得分35分,最低得分6分,中位数19分。在积极体验的9个条目中,对今后生活期望、社会支持的满意度及自身的期望的积极体验得分较高,分别为3.03分±1.04分、2.68分±0.90分、2.61分±0.98分;其他条目的平均得分为1.48分~2.33分。以积极体验得分的中位数为分界点,得分达19分以上为良好,则积极体验良好的空巢老人为232人(占46.4%),体验不良的为268人(占53.6%)。

2.3积极体验的影响因素以空巢老人积极体验良好与否为应变量,一般人口社会学资料、慢性病的患病情况为自变量进行单因素分析发现,子女探望频率、婚姻状况、文化程度、以往职业、月收入等因素对空巢老人积极体验有重要影响。见表2。

2.4影响农村空巢老人积极体验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以在单因素分析中有意义的因素为自变量,以积极体验的总分为应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子女的探望频率、文化程度、以往职业、婚姻状况对空巢老人的积极体验有重要影响。各变量的赋值:性别男=1,女=2;年龄60岁~70岁=1,70岁~80岁=2,≥80岁=3;子女探望频率每月≥4次=1,每月2次~3次=2,每月1次=3,每月<1次=4;文化程度小学以下=1,小学=2,初中及以上=3;以往职业其他职业=1,无业失业=2,农民=3;婚姻状况离婚、丧偶=1,未婚=2,已婚=3;月收入<500元=1,500元~1 000元=2,>1 000元=3;居住情况一个人=1,与老伴=2,与其他人=3。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见表3。

表2 影响农村空巢老人积极体验的

表3 影响农村空巢老人积极体验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3讨论

3.1农村空巢老人在日常生活中的积极体验状况本次调查显示,农村空巢老人积极体验良好者不足调查人数的一半(占46.4%),说明农村空巢老人积极体验的总体水平还有待提高。空巢老人对今后生活的期望、社会支持的满意度及今后自身的期望条目的得分都较高,说明空巢老人对以上3个方面的积极体验较好。具有期望和满意感是一个人幸福生活的动力,农村空巢老人在日常生活中会努力寻找让自己满意的事物,并使自己对生活充满希望。本次调查发现,很多农村空巢老人无论对生活还是自己的未来,都抱有很大的期望,这可能与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生活质量水平的提高有关。社会支持是指个体从其所处社会关系网络中所获得的帮助和服务,它使个体能够获得身心的慰藉,维持日常生活正常运行,并获得发展[5]。有研究显示,良好的社会支持对缓解个体的精神压力具有积极的作用。虽然农村空巢老人缺乏子女及亲人的陪伴,但由于他们长期生活在同一地域,邻里之间十分熟悉,再加上近年来政府对农村老年人的救助制度的完善及社会各界的关心,使农村空巢老人切实感受到自己被关爱、支持和帮助,这也是空巢老人获得幸福感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在今后社区护理工作的过程中,持续重视空巢老人的社会支持,建立一个友好、互助的生活环境应是提高空巢老人积极体验的良好途径。

3.2农村空巢老人积极体验的影响因素分析许多研究显示,婚姻状况、文化程度、以往职业及子女的探望频率都对老人心理健康有着一定的影响[6-7]。本研究也证实了这点。农村空巢老人的积极心理体验与子女探望频率有着密切的关系。由调查数据可得,子女每月平均探望1次、2次~3次甚至4次以上的农村空巢老人的积极体验得分显著高于探望次数低于1次的老人。有研究表明,农村空巢老人幸福感在子女联系因素上的差异达到了极其显著水平,与子女经常联系的老人的幸福程度要明显高于较少联系的空巢老人[8],子女代际支持对老年人身心健康影响显著,这与本研究的结果一致。其原因为子女提供的经济支持能显著改善农村老人的生活状态,且包含着子女对老人的关爱和孝敬。子女对长辈的关心和支持能对外树立起良好的家庭形象,赢得好口碑,取得社会的认可和赞扬,有利于老人的社会交换感和家长角色感得到维护,提高老人的自信心和满足感,增强其积极心理体验。其次,农村老人获取情感慰藉的渠道单一,子女提供的情感支持不仅能够满足他们情感上的缺失性需求,还能使老人感知到潜在的实际支持,增强其安全感和对未来的信心,从而对其身心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9]。

本研究还显示,在婚姻状况方面,未婚的农村空巢老人的积极体验得分明显低于已婚的农村空巢老人,这与罗娟毛等[6,10]的研究结果一致。这可能是因为配偶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在心理方面,对于已婚的老人而言,配偶双方通过互相倾诉可以在精神上获得一定程度的满足,而未婚的老人在生活和精神上缺少配偶的参与与支持,会出现孤独感、寂寞感和缺失感甚至对生活失去兴趣。在生理方面,已婚老人的配偶能够给予疾病照料、生活起居、性生活等方面的支持,而未婚老人则无法获得这些方面的满足。在物质方面,已婚老人与配偶双方实现经济联合,相互支持,负担较小。而在社会方面,中国传统观念多认为婚姻是人生中所必须经历的过程,是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之一,是尤为重要的生活环境,有利于老人归属感的建立。未婚老人因此承受着更多的社会舆论和家庭压力,这些负性情绪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躯体健康,从而使其生活满意度降低,因而心理积极体验相对较少[11-12]。

以往的研究显示,文化程度是老年人心理健康的重要影响因素,文化程度高的老年人幸福感较高[7]。本研究的结果也证实了这点。这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老人接受过较高水平的文化教育,其心理和谐程度相对较高,对生活态度积极、看待事物角度全面、获取积极体验途径多样、晚年生活丰富多彩。他们在生活中更容易受人尊敬、体现自我价值。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农村空巢老人因为文化水平较低,在各方面都处于劣势,特别是在面对新型农村的发展与进步方面。现代农业的开展需要有较高的文化基础,文化程度低的农民难以适应社会发展,其次在生活娱乐方面,他们对需要知识储备的活动的接受程度差、兴趣低,易与社会脱节,心理恐惧增加,压力大,导致其积极心理体验状况较差[13]。

以往职业方面,从事行政、个体或其他职业的农村空巢老人积极体验得分明显高于曾以农民为职业者。其原因可能在于:从事行政、个体或其他非务农职业的农村空巢老年人相对于以农民为职业者大多数社会地位较优越,他们的自我价值的实现感较强,更懂得调节自己,享受生活[14]。同时农村封建思想的残存,拥有较高社会地位的人更容易获得他人的尊重,实现自我价值,其积极心理体验状况也相应较高。此外,从事行政、个体或其他非务农职业的农村空巢老年人拥有较高的文化程度水平、较高的收入也是其相关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1]殷华西,刘莎莎,宋广文.我国老年人心理健康的研究现状及其展望[J].中国健康心理杂志,2014,20(11):1566-1569.

[2]孙景贤.我国农村空巢老人心理问题及社区护理对策[J].全科护理,2014,12(22):2030-2032.

[3]赵彤,倪海莱,卜欣欣.空巢老人心理问题及应对措施[J].中国临床护理,2012,4(2):166-167.

[4]任俊.积极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98-194.

[5]吴瑛.空巢老人社会支持现状及对策[J].浙江万里学院报,2014,27(1):10-14.

[6]罗娟毛,久溢,王荣海,等.贵州省农村空巢老人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4(2):106-110.

[7]焦娜娜,张静平,谢丽琴,等.农村空巢老人主观幸福感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30(1):86-88.

[8]惠秋平,何安明.农村留守老人幸福感的状况及提升的心理策略[J].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4(2):66-68.

[9]陶裕春,申昱.社会支持对农村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影响[J].人口与经济,2014(204):3-14.

[10]王福兴,徐菲菲,李卉.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和孤独感现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13):2533-2535.

[11]李兵水,赵英丽,林子琳.家庭支持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4):63-68.

[12]冯晓黎,李兆良.经济收入及婚姻家庭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影响[J].中国公共卫生,2015,21(12):1426-1427.

[13]黄桂仙,李红.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民经济收入、文化程度对心理和谐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22(5):706-708.

[14]张琴.社会经济地位对老年人幸福感的影响分析——以南通市为例[J].产业与科技,2014,13(24):120-121.

(本文编辑崔晓芳)

(收稿日期:2015-07-10;修回日期:2016-03-13)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9-6493.2016.12.013

文章编号:1009-6493(2016)04C-1449-04

作者简介黄华新,本科,单位:325000,温州医科大学仁济学院;徐梅、张静静、宋文静、陈阳丽单位:325000,温州医科大学仁济学院;尹志勤(通讯作者)、陈晓琳单位:325000,温州医科大学。

基金项目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编号:2014R413041;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LY14G030025。

猜你喜欢

空巢老人心理干预影响因素
农村空巢老人养老困局何解
农村“空巢老人”权益保护值得关注
“空巢老人”一样老有所乐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农村空巢老人的精神赡养问题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