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构建自主学习课堂的有效策略

2016-05-07黄少英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16年4期
关键词:因材施教自主学习课堂

黄少英

[摘 要]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构建自主学习的课堂,让学生经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因此,教师积极提出几个构建自主学习课堂的具体策略,希望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自主学习 课堂 因材施教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12-045

在小学数学界,全国各地的学校都在探究“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课堂教学也随之从以“教”为中心转向以“学”为中心。然而在课堂教学中,当教师把更多的课堂时间还给学生后,如何让学生自主学习成为课堂教学的新问题。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相对较弱,教师需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构建自主学习的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我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搭建自主学习的平台,成就不一样的思考

建构主义教学论认为:知识不是由教师直接向学生传递,而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是信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这种建构不能够由其他人代替。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深刻地认识到学生应当成为主动探究知识的“建构者”。由于每个学生的知识层面不同,所以,教师应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的平台,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他们在实践中思考,在思考中再实践,从而掌握知识。在教学人教版P51例3“积的变化规律”时,我创设学生感兴趣的“限时购物促销”情境,并提出问题,让学生根据问题列出算式“6×2=12,6×20=120,6×200=1200”。与此同时,我还提供了另外一组算式“20×4=80,10×4=40,5×4=20”,让学生认真地观察这两组算式中的因数和积,想一想:①是谁变化了?又是谁没有变化?②是怎么样变化的呢?③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紧接着,我出示学习建议,让学生根据学习建议先独立思考,在草稿纸上写一写、画一画,然后再与同伴交流,说说自己的发现。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我点名学生,让他说一说自己的发现,然后进行适当的板书。我让学生进行充分尝试后,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示,引导学生总结规律。生1:“因数变了,而另一个因数始终不变的话,积也跟着变。”生2:“一个因数乘多少,只要另一个因数不变,积也乘多少。”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我敢于把问题抛给学生,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的平台,给学生充分探究的机会,充分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因材施教,让每一位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了尽快完成教学目标,往往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因此,要让学生主动学习数学,教师应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学习,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例如,在教学“一个数除以小数”时,我首先出示练习题,让学生填空,并要求学生说出根据(板书:15÷5=_____;1.5÷_0.5=_____)。接着,我出示今天要研究的问题:1.5÷0.5=_____。学生经过观察,发现了这道除法算式的除数是小数。紧接着,我启发学生思考。优等生很快就明白了:对于小数除法,可以先把“除数是小数”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然后进行计算。但是中等生和后进生却不明白这个道理。于是,我结合生活实例,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买1支铅笔需要5角钱,1元5角可买几支铅笔?列出算式:(1)15÷5=3(1元5角=15角);(2)1.5÷0.5=3。然后,我引导学生观察,学生发现:1.5÷0.5=15÷5。我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这两个算式是相等的。学生通过主动思考,终于明白了这两个算式的商不变,于是相等。这样的教学使中等生和后进生也理解和掌握了知识。

因此,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因材施教,实施分层教学,正是“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重要体现。因材施教,可让每一位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体现了课标中“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理念。

三、引导学生质疑,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质疑是打开智慧宝库的“金钥匙”,是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主动学习的“舵手”。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设置矛盾,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例如,我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时,进行了这方面的教学尝试。首先,我播放三个三角形因比较各自的内角和而引发争吵的视频导入新课,让学生理解“内角和”的含义。然后,让学生用量角器测量直角三角板各个角的大小,并求出它的内角和,从特殊三角形的内角和引导学生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时学生提问:“这是一个特殊的三角形,我们通过计算知道了它的内角和是180°,但是不是所有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呢?因此,学生进行了自主思考、小组讨论,并采用测量、拼角的方法进行证明,最后得出结论:所有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整节课,教师让学生经历了“猜想——论证——实践——结论”的认知过程,体现了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教师引导学生敢于质疑,可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课堂是学生展示风采的舞台,也是学生张扬个性的舞台。教师应努力构建自主学习的课堂,成就不同的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责编 钟伟芳)

猜你喜欢

因材施教自主学习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小学作文如何实施“因材施教”的策略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中高职衔接的关键在于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