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脱发的生物学机制及治疗方法

2016-05-06王岚

中学生物学 2016年4期
关键词:秃顶周期性治疗

王岚

摘 要 结合头发本身结构,讨论了常见脱发类型的生物学原因及目前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 脱发 秃顶 周期性 斑秃 雄激素源性脱发 治疗

中图分类号 Q-49 文献标志码 E

秃顶作为一种常见的遗传性状,近年来多次出现在生物高考题中。在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第34题和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第25题都以秃顶性状的遗传规律作为命题背景。

人类的头发不仅具有生物学和生理学功能,而且由于头发的浓密程度以及发型对人外貌有明显影响,所以头发还有重要的心理学和社会学作用。当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美的要求日益迫切。由于脱发影响外表,对患者心理产生负面影响,因此会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已有调查发现,与正常人群相比,脱发患者的生活质量偏低,抑郁程度较正常人群要高。这说明脱发对患者的生活和心理业已产生重大的影响。

1 头发的组成、结构与生长周期性

1.1 头发的组成结构

头发主要是由没有生命的角蛋白构成,约占头发总重量的80%~90%。另外,水、类脂物、色素和微量元素也是头发的组成成分。人头发直径约0.05~0.15 mm,每个人的头发总量约为10万根,pH值略偏酸性(4.5-6.5)。头发的发根在皮肤表皮层的毛囊中形成,并深入到真皮之中。毛囊由表皮向下陷落形成,成一个凹状的囊袋,深入真皮及皮下组织,每个毛囊中生长一根头发。从头发的横截面来看,头发由里向外分为毛髓、皮质层和角质层三部分。

角质层的主要成分是角质蛋白,由氨基酸组成,为头发提供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角质层由鳞片或者瓦状的角质细胞构成,能赋予头发所独有的刚韧性能,可以抵御外来的刺激,抑制水分的蒸发。通常所说的头发分叉、易断或者发色昏暗等损伤现象就是由角质层的损伤造成的。角质层有一定的凝聚力,可以抵抗外界的一些物理作用与化学作用。如果角质层变薄,头发会的凝聚力和抵抗力就会逐渐失去,发质变得脆弱。发质损伤或者分叉时,阳光从角质层的半透明细胞膜进入细胞内时会发生不规则反射,会给人一种发质粗糙的感觉。皮质层占头发的75%~90%,由柔软的角蛋白构成。皮质层的角蛋白为链状结构,使头发具有可伸缩性,不容易被拉断。毛髓位于头发的中心部位,中间是空心的孔状结构,使头发形成一个中空的空腔,起到隔热的作用。但在胎儿、幼儿以及初生毛发中很难找到毛髓。

1.2 头发生长的周期性

毛发来源于毛囊的底部,而毛囊则显示出周期性的活性,形成毛发生长的周期性。毛囊的生长周期中有活跃阶段也有停滞阶段,呈现异步性。头发中90%的毛囊处于活跃状态时,其余10%则处于停滞状态,这就是人的头发不会一起脱落的原因。而其他一些哺乳动物的毛囊生长周期呈现高度的同步性,导致在动物蜕毛期间,所有毛发会同时脱落。头发生长的周期分为三个阶段:(1) 生长期,又称为活动期,为期3~7年,在这个时期内,一根头发平均每月长1.5 cm。这阶段的毛囊长而深,可长出浓密而具充分色泽的头发,该阶段所需时间的长短由遗传因素决定。在人的一生中,头发长度一般不会超过1 m。在任何时间,都仅有约85%~90%的头发处于生长期。(2) 退化期,又称萎缩期,是位于生长期与休止期之间的过渡期,会持续3~4周。在这段时间里,头发停止生长,毛囊开始收缩。(3) 休止期,也称脱发期,在这个时期毛囊基本皱缩。在大约经历2~4个月后,毛囊又开始重新活跃,生成新发并且促使旧发脱落。每次梳头后,留在梳子上面和掉下来的头发就属于休止期的头发。休止期之后,新的、健康的头发就会在该位置重新生长,并不断重复整个周期。

2 脱发常见的类型以及治疗对策

脱发可分为斑秃、脂溢性脱发、化疗性脱发、老年性脱发等类型,其中以斑秃和脂溢性脱发的发病率最高。

2.1 脱发常见类型

(1) 斑秃,又称圆形脱发,在中医上称为“油风”、“鬼剃头”,是一种骤然发生的斑状脱发。轻者脱发呈片状,重者可全秃或普秃。现在已经通过大量的实验证明斑秃是一种与自身免疫、遗传及精神因素有关的疾病,具体原因可能与某一种或某几种细胞因子的缺乏或水平过高有关。此外,斑秃的发病机理还与神经内分泌有关。最新研究发现,神经肽、神经营养因子、皮肤神经均可作用于毛囊,对毛囊的增殖、分化和凋亡进行调控。

(2) 雄激素源性脱发,也称脂溢性脱发、男性型脱发等。男女两性均有发生,但多见于于青壮年男性,具有遗传的易感性并受雄性激素的影响。AGA表现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具有遗传易感性的人更容易脱发,其遗传特性需在雄性激素作用下才能表现出来。睾酮是男性的主要雄激素,经5α还原酶(I型、II 型)转化为二氢睾酮(DHT),它结合雄激素受体的能力比睾酮强5倍以上。而且,二氢睾酮前者会导致毛囊萎缩,最终导致秃顶。因此,AGA患者毛囊中的5α还原酶活性异常增高。雄激素源性秃顶患者毛发的生长期明显缩短,休息期明显延长,结果使得毛囊萎缩,毛发变细,形成临床上所见的秃顶。如果已经秃顶,或头发稀少细短,是不可能恢复原貌的,因为此时毛囊已经萎缩。

2.2 脱发常见治疗方法

斑秃的治疗方法有局部免疫疗法、系统免疫疗法、光化学治疗、光动力学治疗和免疫调节剂治疗等。其中局部免疫疗法和免疫调节剂,因疗效肯定、副作用小而被广泛使用。局部免疫治疗又称接触致敏疗法,通过致敏剂来治疗斑秃。致敏剂以DPCP最常用,有效率通常在50%以上。FK506是另一种新兴的致敏剂,系强效T细胞免疫抑制剂,局部外用可避免环孢菌素(CSA)等系统免疫调节剂对整体免疫系统造成的抑制。另外,斑秃治疗也可结合中药,或配合针灸、按摩、气功等,起到辅助治疗作用。

雄激素源性脱发的治疗方法主要是依靠药物。(1) 非那雄胺。非那雄胺是甾类化合物,是Ⅱ型5α还原酶的特异性抑制剂,它可以不可逆结合5α还原酶,进而抑制睾酮转化为二氢睾酮,使血液以及组织中的二氢睾酮浓度显著下降,而且二氢睾酮浓度的下降与临床疗效相关。美国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上市的“保法止”就是利用非那雄胺来治疗男性型秃顶的口服制剂,并且已经通过了国家药品管理局的批准在中国上市。但有研究表明,服用非那雄胺可能会产生一些不良反应,包括性功能下降、睾丸疼痛、乳房胀痛等,由于服用非那雄胺可能会打破雌激素与雄激素之间的平衡,使乳腺癌的发生率提高,所以,非那雄胺的致癌风险应该引起重视。(2) 米诺地尔。米诺地尔原是用于治疗高血压病的药物,后来研究发现它也可以合理控制毛囊的生命周期,因此又被用来治疗脱发。(3) 目前,一些中药复方也被用以治疗脱发,且已经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3 关于脱发的一些趣味知识

3.1 男性发生秃顶的现象要远大于女性的原因

这是因为秃顶虽然属于常染色体遗传,但与雄性激素的分泌水平有关。若男性带有秃顶基因,不论基因型为纯合子还是杂合子,都会表现出秃顶症状。而女性体内雄性激素含量低,只有在秃顶基因纯合时,才表现为秃顶,所以男性发生秃顶的现象要远大于女性。

3.2 “聪明的脑袋不长毛”的原因

有的研究表明,男性的雄性激素能够促进人类的大脑右半球的发育,而右脑主要负责识别图像、几何空间等一些形象思维方面工作。大脑活动量大,容易引起分泌旺盛,头部皮脂分泌过多,所以毛囊和毛孔容易被填塞,日积月累,毛发因此发生营养障碍,导致头发停止生长。

3.3 现在年轻男性很多出现秃顶现象的原因

一般男性到中年以后才开始脱发,但现在有很多40岁以下的男性也开始出现脱发。这种现象除了跟遗传有一定关系外,可能和现在巨大的社会竞争压力有关。生活节奏加快、竞争激烈、精神压力大、过度劳累、饮食不规律、环境污染等都可能促进了秃顶现象的提早发生。比如当精神压力过大时,向毛囊输送养分的毛细血管收缩,容易造成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头发营养不良。精神压力大还可引起皮脂腺的过度分泌,并且使激素分泌紊乱,从而促进了脱发的发生。

相比于浓郁的秀发,秃顶似乎有失美感,但是秃顶者也有生物学优势的一面。有研究表明秃顶者不容易患骨质疏松、心血管疾病和某些癌症。由于雄性激素属于类固醇激素,雄性激素的分泌与机体胆固醇的浓度存在负相关。秃顶者体内往往具有高水平的雄性激素,而胆固醇含量相对较低,所以患心血管疾病的可能性就大大降低。同时,雄性激素能够促进人体蛋白质的合成,增加骨基质的重量,还能促进骨内钙的沉积,使骨骼粗壮,不易患骨质疏松。所以从这些方面来看,秃顶者是具有其优势的一面的,大可不必为此烦恼,享受健康、快乐的生活才是正确的选择。

参考文献:

[1] 王磊,范卫新曹蕾.脱发患者生活质量调查[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8,37(7):417-419.

[2] 何学民.头发的损伤与头发结构和组分的相互关系[J].日用化学工业,2008,30(4):34-36.

[3] 韩向晖,李竞才.脱发发病机理与防治药物新进展[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01,18(3):223-227.

猜你喜欢

秃顶周期性治疗
数列中的周期性和模周期性
一类整数递推数列的周期性
缺陷
62例破伤风的诊断、预防及治疗
1例急性肾盂肾炎伴有胡桃夹综合征保守治疗和护理
新生儿惊厥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研究
基于扩频码周期性的单通道直扩通信半盲分离抗干扰算法
一轮明月照九州
CPSIA周期性测试要求开始实施
圣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