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戏弄臣”辨析

2016-05-06楼小燕赵火夫

关键词:和氏璧赵王秦王

楼小燕 赵火夫

【摘要】 《廉颇蔺相如列传》中“以戏弄臣”是“以戏弄/臣”(下称“戏弄说”)还是“以戏/弄臣”(下称“弄臣说”),众说纷纭,殊无定论。笔者对双方的观点及理据作了反复比较,然后根据语境仔细研判其正误优劣,最终倾向于“弄臣说”。理由如下。

【关键词】 “以戏弄臣” 辨析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6)04-072-01

首先,联系前半句“传之美人”看。

“戏弄说”把“传之美人,以戏弄臣”译为“把它传给美人,来戏弄我”,虽然读起来比较通顺,但情理上显然说不通。把和氏璧传给美人,怎么就戏弄我了?把“天下共传宝”传给美人赏玩,这是对赵国(或赵王)的不尊重,如果一定要说是“戏弄”,那对象也应该是赵国(或赵王);作为赵国使者,蔺相如虽然难免其辱,但是硬把自己当作直接戏弄的对象,是否是自作多情、无理取闹了?毕竟这与晏子使楚不同,楚人让身材矮小的他钻狗洞,戏弄侮辱的对象自然是晏子,而他这个国使被辱后,才辱及他的祖国。

而对这句话的翻译,持“弄臣说”者也碰到了难题,往往达不到简明通顺的要求,如“(秦王)得到璧,在美人手中传递它,又在弄臣手中戏玩”,这个最常见的版本就问题多多:到底是谁在传递、戏玩?美人传递和弄臣戏玩互不相干吗?“在弄臣手中戏玩”是怎么回事?笔者认为,原文其实用了互文手法,全句可还原为“传之美人、弄臣以戏美人、弄臣”。其中“传”义为“传递”,可译作“传给”(指秦王传给美人、弄臣);“之”后省略“于”字,“于”表示传递的对象,可译作“给”;“以”表目的,可译作“来”,也可不译,“戏”本义“戏耍,戏玩”,此处为使动用法(此用法比较特殊,但前文有“宁许以负秦曲”的“负”可作参照),可译为“让——戏玩”、“给——戏玩”;“弄臣”指“皇帝狎近宠爱的臣子”,此指“秦王的左右”。全句可译为“把它传给美人和弄臣来让他们戏玩”,或译为“把它传给美人和弄臣戏玩”(把“传给”和“让——戏玩”拼接)。

至于作者为何要运用互文手法以致造成后人的费解,笔者认为可能的原因是:将一个普通的长句化为两个四字短句,既与上文(“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保持句式的整齐有序,又能增强语言的气势和表达的力度。

其次,联系前文“传以示美人及左右”看。

“戏弄说”显然与前文叙述的事实不相吻合。因为“传以示”的对象是“美人及左右”,而这里蔺相如为何只提“美人”不提“左右”?而“弄臣说”则与前文照应严密,上文“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照应“秦王坐章台见相如”,“得璧”照应“相如奉璧奏秦王”,而“传之美人,以戏弄臣”照应“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有人认为“弄臣”不一定指代“左右”,也可以指(或包括)“群臣”,还有“戏”与“示”也不对应。笔者认为,“弄臣”应该是指“左右”。从下文“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左右或欲引相如去”“左右欲刃相如”等语可以得知,“左右”与“群臣”身份有别、地位不等,应是秦王的侍从人员(包括带刀侍卫)。秦王把璧传给美人和左右而不是群臣,一是因为地利——秦王得意之余的随手之举,先受者非近臣莫属;二是因为动机——把赵国的无价之宝给底下之人戏玩,有轻慢之意。而相如不称“左右”而称“弄臣”,可能的原因有二:一是“左右”一词多用于客观记述,不宜用于称呼;二是突出其特殊的身份地位,暗批秦王轻慢的态度。至于相如把“示”说成“戏”,同样是为了突出秦王轻率侮慢的态度——当然,如果仍说成是“以示弄臣”,那么现在的争议就不复存在了。

第三,联系前句“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倨傲”看。

相如先用“今臣至——”一语,从接见的地点和态度两个方面批评秦王对待赵使(即相如自己)的轻侮怠慢。紧接着说“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这句话,如果按“弄臣说”理解,则是批评秦王对待“天下共传宝”的轻率,这样既与前句相互补充,又与前面渲染的赵王送璧时隆重恭敬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如按“戏弄说”理解,则仍旧是“秦王戏弄相如”之意,这样,不仅有重复单调之嫌,而且也容易使人产生误解:似乎秦王只是跟相如一个人过不去。

最后,联系下句“臣观大王无意偿赵城,故复取璧”看。

作为“复取璧”的原因,“臣观大王无意偿赵城”是至关重要的一句话。而问题的关键是,得出这个结论需要有充足的理由,否则仍旧难免逆龙鳞之罪。因此,相如先以赵王对送璧之事的郑重态度作为对比和参照,点明“布衣之交尚不相欺”“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从而占领道义上的制高点;然后用“今臣至——以戏弄臣”句直接阐述“秦王无意偿赵城”的理由。按“弄臣说”理解,相如是从秦王对待使者的轻慢和对和氏璧的轻率两个方面揭示秦王无意偿城的理由,其中,第二个方面应该更为重要,因为对和氏璧的轻率或者说是得璧后的得意忘形,更让人怀疑秦王的偿城的真心。相比之下,“戏弄说”则显得理由不够充分,只是从轻侮相如一个角度来说明,不但缺少说服力,而且让人怀疑相如有挟私报复的嫌疑:因为我个人受到了侮辱,所以要搅黄你们这桩交易。

另外,“以戏弄/臣”与“臣观大王无意偿赵城”两句语意不太连贯。俗话说,士可杀而不可辱。“礼节倨傲”尚可忍受,毕竟是表露于形色而已;如果是“戏弄”,那可是公然的侮辱,对于一国之使而言,对于一个尚气之士来说,则应是忍无可忍的,此时言辞有多激烈也不为过。但是,“臣观大王无意偿赵城”句,显得客观冷静,与上句难以接续。而“弄臣说”显然前后语意连贯,语气通畅。

猜你喜欢

和氏璧赵王秦王
掬一捧光阴,握一份当下
辗转相传
完璧归赵
赵王骨折
赵王骨折
蔺相如说话前后矛盾吗?
《将相和》缩写
完璧归赵
美玉和氏璧
食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