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NBA开放胸前广告和CBA哭穷

2016-05-05吴策力

新体育 2016年5期
关键词:转播权篮球联赛球衣

中国两大职业赛事正在分野。屡次打破转会费纪录的事实证明了这一点:中国足球似乎已经不缺钱,剩下的迷惘仅仅在于——如何把俱乐部的亚洲成功带到国家队去。而CBA,一度在21世纪初期被频频拿来教育足球改革的篮球联赛,正在焦头烂额地呼喚再次改革。

4月12日,乐视体育宣布B轮融资80亿,整体估值达到215亿。除了领投的海航和跟投的20多家机构,投资人中还有孙红雷、刘涛、陈坤等人。之前两个月外界对它估值过高颇有异议,《财新周刊》称乐视体育已成为散户盛筵。散户在一级市场对投资风险的承受力远不如专业投资机构,对获利和获利周期的敏感性可能会增加更多的泡沫。明星投资者的曝光,加重了“散户”的怀疑。

吴策力:作家,媒体人。《中国足球内幕》、《晚清的极品人极品事》作者。http:∥weibo.com/wuceli

在乐视体育看来,2016年预估收入约为28亿。版权内容、赛事运营、智能硬件、增值服务等等,都是其发力之处。

但与此同时,中国两项职业赛事正在分野。中超5年80亿元版权的价格,和屡次打破转会费纪录的事实都证明了这一点:中国足球似乎已经不缺钱,剩下的迷惘仅仅在于——如何能把俱乐部的亚洲成功带到国家队去(其实这也足够头痛了),而CBA,一度在21世纪初期被频频拿来教育足球改革的篮球联赛,正在焦头烂额地呼唤再次改革。

中职联董事长助理严晓明认为,从2009年开始,不论是联赛改革还是中国篮球整体改革都停滞不前,甚至㈩现倒退局面。CBA经营了20年,却没有形成任何联赛整体拥有的有形资产;而俱乐部整体亏损严重,据不完全统计,平均每个俱乐部累计亏损超过1.5亿元。与此同时,赛场乱象不断使得CBA品牌形象受损。目前,俱乐部各自为营,利益冲突不断,而且在联赛管理上几乎没有话语权。

在此期间媒体曝出一种说法,CBA每年收入七成都进入了推广商腰包。这一瞬间让人觉得CBA似乎进入了中超初年的窘迫。当年,每个投资者都在抱怨亏损,联赛运营糟糕。当2005年中超联赛结束后,整个赛季最大的黑色幽默㈩现了:赞助商金威用啤酒来支付了一部分“红利”。现在篮球呼唤改革的一批投资人,也让人想起了当年足球的G7。

这个世界的体育是我们不太能理解的。比如最近全美大学生篮球联赛(NCAA)9年转播权卖给了CBS体育台以及时代华纳旗下的有线电视网Turner,价格是88亿美元。英超每赛季转播权价格大约为24亿美元,NBA每年大约为26亿美元。基本上,NBA每年的转播权约相当于西甲的10亿欧元了——而与此同时,中国大学生篮球(CUBA)仅仅是找到了独家全媒体战略合作伙伴而已,中国大学生足球联赛独家运营方得到了投资……至于数字,基本上没说。毕竟,这是一个CBA都还没有理顺的地方啊。

在价格惊人的赛季转播权之外,NBA从2017-18赛季开户球衣广告试点计划。预计每支球队收入增加400-600万美元,整个联盟的收入总额将增加1.5亿美元左右。此前,各支球队的训练服才有广告,联盟赞助商阿迪达斯的Logo也只能被放在球衣下摆,而根据NBA规定,上场比赛时球衣必须扎进球裤里。CBA的现实是,俱乐部必须依赖俱乐部、球队冠名赞助的收入维持运营。

和足球一样,CBA联赛的问题首先在于主管方“一个机构,两个牌子”。CBA很大程度上只能算是行政主管型的联赛,管办部分,职业化改革不彻底,甚至球员不能完全自由转会、自由交易。在这个基础上,赞助、门票、转播权三大收入比重不合理,也就不难理解了。十年前,当曼联的商务经理来北京为中超俱乐部总经理们讲解转播权和门票是最大两块收入时,后者几乎要集体睡着了——这完全是不同的世界嘛。

究竟有多少人看这项赛事?这项赛事究竟有多少商业的关注?不管是中超,CBA抑或乒乓球超级联赛,都必须面对这两个问题。此时此刻,足球也不能成为篮球的老师——因为谁都清楚,足球的风气改变有非商业成分的引导。而且,足球的“管办分离”时下也还说不清道不明。

职业联赛第一使命是自身的成功,而不是为国家队承担青训或者培养人才。这个观点得到承认,才是所有职业联赛运营的基础。

猜你喜欢

转播权篮球联赛球衣
业余篮球联赛的网络直播推广探究
分球衣
小小外交谈判
论体育赛事转播权的法律保护
奇葩球衣
我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改革的困境与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