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中学生短跑成绩的有效方法

2016-05-04王亮芳

俪人·教师版 2016年4期
关键词:短跑中学生

王亮芳

【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从中学生生理、心理、运动技术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一些提高中学生短跑训练的有效方法和改进措施,促进中学生运动成绩的提高,从而增强学生训练的积极性,达到良好的训练效果。

【关键词】中学生 体育测试 短跑

1 引言

随着中学生体育测试的不断改革与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体育。而短跑是测定学生的速度素质,是延续到今天的体测项目之一,短跑在体育测试中的重要性由此可见。然而对于中学生来说,短跑既是一个达标项目,又是竞技体育中富有竞争性的项目。它在体测项目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短跑运动是体育运动中最基本的项目,是一切体育运动的基础,这个项目运动成绩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个田径水平的提高。短跑的综合素质要求比较高,这是中学生测试的基础项目更是重点项目。在这里,我就如何提高短跑成绩提出一些方法与建议和大家共同探讨。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期刊网上查询,订阅资料等方法,为本研究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和研究基础。

2.2 逻辑分析法

对所查询的各项资料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归纳

3 影响中学生短跑成绩因素分析

中学生正处在快速生长发育期,如果训练方法不科学就会对他们身心健康造成负面影响。如何在短时期内提高成绩,尤其是对一些有较好运动天赋和身体条件的中学生运动员来说,应该对他们进行科学系统的训练。这样做,既有助于他们身心健康发展,也有利于他们运动水平的提高。针对中学生运动员在短时期内短跑训练应注意的环节,本文从以下方面进行分析。

3.1 生理因素

中学生的年龄一般为13—16岁属于青春发育期,骨骼、身高正在生长,关节、韧带的伸展性大,关节周围的肌肉细长。收缩机能较弱,耐力差,易疲劳。随年龄的增长,有机物的增多,水份减少。肌力也相应增强。随着肌肉的发展,无氧代谢能力逐渐提高,运动能力增强,鉴于中学生运动员所特有的这些生理特点,因此在短跑训练中应注意以下问题:一、运动知觉敏感易变,二、步频与步长的重要性。

3.2 心理因素

对于体测考生,短跑项目的特征是距离短,速度快,情绪兴奋,强度大,单位时间消耗能量大。因此心理状态好的,速度感觉好,能准确估算跑速,合理分配力量,情绪强烈而兴奋能迅速调动机体的最大能量,有利于最短时间内最大速率的活动;反之心理焦虑,情绪波动大,急于体测,想赢又怕输,思想压力大,总担心体测中发挥不好,对自己期望过高,出现不自信的心理状态,对考生及其不利。中学生心理上因素主要变现为:一、注意力不集中,二、激发动机不足,三、 竞技能力缺乏。

3.3技术因素

短跑全程技术一般可分为起跑,起跑后的加速跑,途中跑和终点跑4个部分.近些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短跑的训练方法与手段进一步朝着科学化方向发展,教师应该讲解最新的短跑技术。

4 提高中学学生短跑成绩的方法与措施

针对以上分析生理、心理、运动技术等存在的众多问题,提出一些提高短跑成绩的方法与措施。在此基础上也不能忽视身体素质训练。

4.1 针对生理因素提出的方法与措施

在训练中要想形成正确的运动知觉,就要在教师的正确指导下,逐步形成自然、协调,并符合运动力学原理的正确的技术动作,这是他们参加短跑运动提高成绩的保证。

对于步频能力的训练,我们侧重于提高肌肉的快速收缩速度,加强对神经系统的兴奋与抑制过程的灵活性训练,提高肌肉快速收缩力量等。

结合百米的技术特点着重发展大腿的伸肌,屈肌的力量和髋关节的灵活性。在训练手段的选择上,采用负重跑、负重跳、跑台阶、大幅度跨步跳来提高跑时的后蹬能力。与此同时,还采取高抬腿跑、拉橡皮条高抬腿“车轮跑”、收腹跳等训练手段,提高摆动幅度,加快摆动速度,加强髋关节的灵活性和肌肉的伸展性训练,从而提高了步长能力。

4.2 针对心理因素提出的方法与措施

注意力的培养可以采取训练和比赛相结合的办法,做到“训为赛,赛中训”,有意安排紧张氛围,让他们集中精神,自觉地进行注意力的培养。有计划的参加模拟考试,以积累经验,处理好训练与测试的关系。注意培养考生临场应变能力。以适应考试的强度与气氛,增加其心理承受力与适应力,从思想上减轻负担,鼓励他们相信自己。重视训练后的恢复,严格生活管制,保证正常睡眠与充足营养。

4.3 身体素质训练

4.3.1发展爆发力的练习

爆发力由两个有机组成部分确定,即速度与力量。因此,可采用以下练习方法:1、跳深;、2、纵跳;3、负重纵跳;4、负重蹲跳起; 6、负重弓箭步交换跳。

4.3.2柔韧的练习

柔韧素质是指人的各个关节活动的幅度,肌肉韧带的伸展能力。它在短跑运动中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对于增大运动员的步幅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在训练中通常采用以下方法:1、体前屈练习;2、把杆拉腿;3、纵、横臂叉;4、肋木体前后快速屈伸;5、踢腿(正、侧面以及外摆内合四个方面),盘腿坐膝等。

4.3.3动作速度的训练

这个环节是短跑训练的关键,我通常采用的方法是辅助练习法、重复法、比赛法和游戏法。

5 结语

总之,提高短跑成绩的方法有很多,每一位教练员和体育教师都做了很多的研究和想了很多方法。研究表明,要想有效发展运动员的短跑成绩,在符合生理心理的要求下,既要加强以技术为中心的全面身体训练,又要突出专项能力训练。对于专项训练方法和训练手段的选择,关键在于能否因材施用,因人而异。并且,根据对短跑项目技术特征的认识和对运动员个性的了解,选择和设计一些符合现代短跑训练的方法和手段,对运动员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使短跑训练的观念、指导思想及具体操作有个全面的更新,最终达到提高短跑运动成绩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姚鸿恩.体育保健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52.

[2]熊西北.田竞运动技术教学理论与方法[M].上海:中级教程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9:49.

[3]邓树勋、王健、乔德才.运动生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48-49.

[4]王保成、王川.田径运动理论创新探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6-28.

猜你喜欢

短跑中学生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浅析短跑途中跑中“送髋”技术的作用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
我来“晒晒”《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