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中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2016-05-04如扎·阿布德哈勒克

俪人·教师版 2016年4期
关键词:实践与思考中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如扎·阿布德哈勒克

【摘要】随着我国各级教育体系建设的逐渐完善,种植教育发展也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在国内中职教育活动中,各院校和教师更注重的是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长远的素质教育,而就目前的人才培养模式来看,要想培养出更多高素质人才,就必须要与时俱进,对其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不断完善。本文主要是对中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中职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实践与思考

前言:作为职业技术教育的关键组成部分,中职教育主要包括中等专业、技工,以及各种短期职业培训等,并为社会输送大量的初、中级技术型人才,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但是从目前中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来看,还存在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不仅不利于中职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制约着中职教育水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一、中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分析

首先,在培养目标方面。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关键组成部分,随着社会快速发展,中职教育体制也随之在不断改革,但即使如此,我国中职教育也没有制定出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在这种背景下,不仅会导致学生无法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学习目标与计划,也会对中职教育质量的提升造成严重阻碍,使得中职教育的存在感越辣越弱,而中职教育机构要想获得社会大众的接受与认可也是难上加难,所以,必须要对我国中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做出科学调整[1]。

其次,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对于中职教育来讲,其教师素质普遍较低,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教师极少,大多数教师都是专科或是本科学历,这就使得中职教育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往往偏低。另外,教师实践教学水平较低也是制约中职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也由于学校的大部分课程都处于基础和公共学段,实践课程较少,进而导致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一直无法得到显著提升,所以,各中职院校应积极培养和引进能够在理论与实践之间做到游刃有余的双师型教师。

再者,在专业课程设置方面。就我国中职教育课程目前的设置状况来讲,教育体系中列明的专业课程内容比较固化,大部分课程都沿用着传统设置模式,而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大部分所谓的专业性质的文化课程早已无法满足学生认知需求,以及社会发展需要。 因此,各中职院校要想进一步提升自身的教育水平,改善学生就业现状,就必须要对中职教育专业课程,以及教学内容进行重新设置,以此来确保中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能够全面适应社会发展需求[2]。

二、中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措施

首先,应确定中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在传统中职教学活动中,各院校和教师通常都将技术培养与锻炼作为教学重点,更关注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提升,却往往忽视了基础文化课程。而我国中高等职业教育一直都存在衔接模式,也就是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始终都实行着对口招生模式,具体来讲,就是不论是中职还是高职教育,对于教学模式的选择,以及人才培养方向上应保持大体一致。因此,我国中职人才培养模式应结合本校实际情况,积极采用终身教育、系统教育的教学策略,不断优化教职业教学体系,并对整个职业型人才培养方案进行统筹规划,进而准确把握住中等职业教育时期的教学重点,明确培养目标,进而为高等职业教育奠定良好基础[3]。

其次,应不断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人才素质的不断提升与师资队伍建设有着机密联系,所以,为了真正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各中职院校应建立一直德才兼备、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一方面,应优化学历结构。学校既可以为教师提供专款,积极鼓励教师通过各种方式来提升自身学习与综合素养,也可以制定出科学合理的优惠政策,吸引更多高学历人才。另一方面,也通过采用各种手段和政策来大力培养和引进双师型教师。具体培养可以鼓励教师亲身走进企业,让其通过实践锻炼来提升自身专业素养。此外,也可以根据本校实际情况,从企业第一线中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才,以此来促进实践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从整体上提高中职教育师资队伍的综合素质,为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提供有力保障。

再者,应探索出更加新颖、科学的教学培养模式。对于中职教育的相关专业课程,应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和学生认知发展需要进行重新编排,对接受中职教育的学生应熟练掌握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和高职学生进行科学划分,并对传统教学内容做出科学的取舍,并多增添一些新的内容,进而使其能够充分满足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以及中职教育创新发展的实际需求。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为了能够进一步提升我国中职教育水平,有效解决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种种问题,我国职业教育机构也应该结合教育未来发展需求,积极创新教育教学体制,如,两阶段四过程的人才培养方法,以及企业创新基金的培养创新人才的激励机制。此外,还要大力构建开放式合作办学平台,不断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行业认知等措施来实现中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从而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职业技能型人才。

结语:一直以来,我国中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之所以经历了诸多变革,主要就是为了使自身能够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处于更加合理的位置。现阶段,我国中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还存在教育目标不明确等问题,而要想从整体上提高中职生的综合素质,并推动中职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就必须要对其问题做出深入探讨,并探究出科学有效的完善措施,从而使其模式能够充分满足中职人才与教育发展的实际需要。

【参考文献】

[1] 苗喜荣.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D].苏州大学,2014.

[2] 黎瑛,邓娟.对江西面向农村中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析[J].职教论坛,2013,(8):59-61.

[3] 董志远,倪雪琴.中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13,(1):26-28.

猜你喜欢

实践与思考中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自主展评”课堂不容忽视的四个之“最”
对新环境下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与探索
汾阳市公立医院医药价格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校企合作模式下中职物流德育工作研究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培养初一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