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进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问题对策研究

2016-05-04刘晓璞

俪人·教师版 2016年4期
关键词:改进对策研究

刘晓璞

【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多元文化时代的到来,给我国公民的思想道德带来许多负面影响,使国民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呈现多元化。而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问题尤其令人关注,因为小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少年强则国家强。因此,认真探讨当前小学生思想道德的问题、成因及对策,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关键词】改进 小学生思想道德 对策研究

一、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现状

(一)思想素质方面

当代小学生受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呈现多元化的态势,他们普遍具有强烈的责任心、进取心,价值取向总体上体现了公平、效率、竞争、自立的时代特征。但是,不少学生深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影响,在其人生理想信念和价值目标的确立上存在较浓厚的功利主义色彩,如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但社会责任感有所下降,学习目的更趋于现实。

(二)政治觉悟方面

现在的小学生普遍具有着较强烈的国家观念和民族意识,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关心祖国前途,希望民族复兴,关心时事政治,有远大抱负,政治立场坚定。他们能正确认识、理解并拥护党和国家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能旗帜鲜明地拥护改革开放。但是,也有一些学生政治意识淡薄,表现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不够坚定,缺乏信仰、信心与信念,对祖国情感淡漠,随着年龄增长有发展之势。

(三)心理素质方面

由于小学生受到应试教育、家庭过于呵护等因素影响,有不少学生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反映在个性心理品质方面有诸如适应性较差、意志力差、心理承受能力、抗挫折能力差等问题。小学生的心理问题表现较弱,但在某些方面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或者适应不良,如学习障碍、情绪障碍、性格缺陷、行为障碍、社会适应障碍等。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我意识、保护“隐私”意识增强,对侵犯隐私的行为反应强烈。

二、小学生思想道德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

经济全球化使国民的国家观念和民族意识日益削弱,这也导致不少学生对传统道德的反叛,一些意志薄弱者或涉世不深的小学生盲目崇拜西方价值观念,怀疑、否定、背弃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出现理想信念危机、道德行为失德、人生目标狭隘化和庸俗化。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利益日益多元化,由于利益的驱动,导致一些人私欲膨胀,形成个人主义、拜金主义、急功近利的错误观念,这也深深地影响了小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

(二)学校教育的德智失衡

当前,许多小学的德育工作总是处于“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尴尬境地,在以考试成绩定成败的“应试教育”面前,小学德育大大削弱了,而智育则被抬到了一个至高无上的地位。在这种情况下,小学生的文化素质可能会有所提高,但其思想道德水平却呈现下滑态势。这种德智失衡的顽疾,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师德师风也是影响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小学教师的师德师风总体是好的。但也有个别教师师表意识淡薄、自由主义思想泛滥、缺乏自尊自爱精神,自身素质离一个人民教师的行为准则和要求有很大差距,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道德养成。

(三)家庭教育的问题

家庭教育对小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发现,许多家庭在教育子女问题上存在以下错误倾向:教育的功利性、实用性较强,只注重孩子的学习,虽然许多家长都开始重视道德教育,却还是停留在口头上,忽视孩子的道德修养;很多家长在道德教育内容上比较单一,忽视对孩子的劳动教育、性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部分家长的教育方式方法存在问题,如重说教,轻践履,方法简单粗暴;重物质投入,轻精神投入;重言传,轻身教。当前家庭结构出现许多变化,例如单亲家庭、“独生子女”家庭、“留守孩”家庭增多,这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产生重大影响。

三、改进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对策研究

(一)要更新教育观念

教育观念不同,采用的教育手段也会不同,导致教育结果存在较大的差异。我们作为德育工作者应当纠正重智轻德的观念,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知行统一的教育理念,树立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学生健康成长相适应的教育思想,顺利推动思想道德教育,切实提高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二)必须明确教育目标

我们必须根据时代发展需要、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科学设置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切实可行的思想道德教育目标,确立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公德意识和道德责任感为基础目标,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道德信念为主导目标,以培养学生的共产主义道德理想为最高目标的思想道德教育目标体系,切实加强和提高思想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彻底整合教育内容

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教育、社会责任感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社会公德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等。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还必须与时俱进,例如应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等纳入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同时,我们要对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进行合理的选择和整合,使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符合时代发展需要、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真正做到思想道德教育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要不断加强家庭教育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成长环境,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因此,家长要承担起子女思想道德教育的责任,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为子女做好道德表率;制定良好的家规,构建民主平等的家风,努力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构建良好的家庭人际关系;树立素质教育的观念,采用得当的家庭道德教育方法,注重言传身教,做到言行一致,帮助子女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

【参考文献】

[1]陈智慧.新课改下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4,(3)

[2]周丹红.浅谈如何进行小学生思品养成教育[J].读与写. 2014,08(3)

猜你喜欢

改进对策研究
“慕课”教学的“八年之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