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理念一小步 效果一大步

2016-05-04高玉萍

俪人·教师版 2016年4期
关键词:课堂纪律学者理念

高玉萍

新一轮课程改革已经开始十多年了。在这十多年里,我读了不少的教学专著,观摩过不少的示范课,也上了不少的公开课。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凡是经典教学,都蕴含着一个规律,那就是按教育规律开展教学,注重“教”与“学”的和谐,简言之,就是以“和谐”理念指导教学。结合我的工作实际,我认为和谐理念在教学中主要体现为轻、松、匀、乐:

轻——即学生负担轻。近些年来国家多次提出学生减负问题,这是对过去传统教学中存在弊病的反思。因为教育的根本是“人”的教育,必须注重于“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最根本的是“心”的发展,其次才是知识的灌输。因为一切学习首先要用心,没有心理的健康,就没有学生的一切。传统教育侧重于知识的灌输,实施的是题海战术,忽视了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结果造成儿童心理负担过重,影响着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最终是年级越来越高,成绩越来越差。近些年来学生戴眼镜的比率不断升高,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儿童学业负担过重问题。“入学前是问号,出了学校是感叹号”,美国一些教育专家这样形象地批评中国教育的弊病,认为中国儿童进学校前对许多事情感到好奇,而经过学校教育后变的对什么都没有了兴趣,我认为说的很贴切。经典教学案例中,都体现了向课堂要质量这一特点,反映出经典教学都注重改进教学方法,减轻学生负担,创造和谐“教” “学”关系这一理念。

松——即心理轻松。人常说优美的散文是一碗心灵鸡汤,而散文的艺术之美就在于“形散而神聚”。教学其实也是一门艺术,同样适用于这句话。只要能让学生“神聚”,就可以让学生“形散”。一是少一些课堂纪律约束。除了必要的课堂纪律外,不能过于追求课堂的鸦雀无声。如果课堂没有了学生的声音,那么课堂就没有了学习的主人。二是要少一些批评。学习是对知识的探索,探索就会有认知的“对”和“错”,没有“对”与“错”的探讨,就没有学生的进步。作为教师应多肯定学生,少一些批评,须知正确的认知是建立在对错误的纠正之上的。只有多肯定,少批评才能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让学生心理轻松,以最佳的心理状态去学习。

匀——即均衡、和谐发展。古人云: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隅,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意思是不能从大局想问题的,不足以考虑某一方面;不能做出长远规划的,不足以做出短期计划。教学也是如此。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即要注重学生的均衡全面发展,也要重视学生的长远发展。我国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充分体现了注重学生全面均衡发展和注重长远发展的教育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充分把握和认识这一教育的总体要求,以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有利于学生长远发展为出发点,结合年级特点科学合理组织教学,有计划有步骤的推进学生学习进度,巩固教学成果,切忌急功近利,小学用着大学的功,中学用着博士的力,透支学生的体力、精力。

乐——即快乐的学习。苦学者不如善学者,善学者不如乐学者。对于小学生来说,兴趣才是学习的推动力。因此教师要想取得较好地教学效果,必须以调动学生兴趣为第一要务,要想方设法让学生乐于学习。一是要创乐子。通过对教材的情景创设,把枯燥的知识缊含于充满乐趣的情境之中,让学生在乐中听讲。二是要找乐子。通过在生活中发现有乐趣的事,启发学生思考,巩固成果,并使学生养成乐于思考的习惯。三是乐呵呵地学。通过各种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潜能,使学生把学习作为一种乐趣,从而愿意“苦学、勤学”;在勤学中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从而达到善于学习,在善学中增进学习乐趣,从而更乐于学习。

猜你喜欢

课堂纪律学者理念
快把动物放进冰箱
学者介绍
学者简介
学者介绍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学者介绍
基于课堂纪律管理的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研究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
课堂纪律应具有育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