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少数民族农村小学汉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2016-05-04肉孜买买提·吾吉

俪人·教师版 2016年4期
关键词:汉语拼音识字口语

肉孜买买提·吾吉

《小学汉语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应从小学阶段一开始,就应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的听话和说话能力,应鼓励学生敢说、多说、好说,不怕说错,不能急于规范学生的口头语,听和说的双方应该互动,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口语交际应该从最基本的日常口语开始训练,内容跨度不能太大,应该以贴近学生生活话题为主”。

我所在学校,是在新疆和田市的一所农村小学,农村孩子由于受社会环境和家庭教育的影响,胆小害羞,日常生活中又习惯使用维语,汉语语言环境差,汉语口语交际能力很差,汉语水平低,影响了其它科目的双语教学。在小学汉语教学中,怎样培养少数民族小学生的汉语口语交际能力呢?

一、在汉语拼音教学中,汉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少数民族学生要用汉语进行口语交际,首先要学会汉语拼音,为今后的汉语识字打好基础,为汉语口语交际做好准备。为了让民族小学生对汉语拼音感兴趣,必须给小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场景,让学生爱学拼音,在学习拼音的同时,培养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小学汉语课程标准》指出:“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应以活动和游戏为主,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刚入学的小学生喜欢表现自己,乐意与他人交往,但是在交往的过程中常常出现说话不完整、表达不清楚等现象。因此,教师要抓住学生善于模仿、渴望交际的特点,从教学拼音开始就提出说好普通话等口语交际要求,并进行必要的训练,从而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逐步形成良好的口语交际态度和习惯。教学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上的情境图,让学生仔细观察,启发学生说说图的意思和自己的感受,再请其他同学进行评议,在这一过程中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提高了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

汉语拼音教材中,每个字母一般都配有插图,我在汉语拼音教学的同时,不失时机地进行说话训练。如,教单韵母“a”时,我先叫学生仔细观察图,并思考下面的问题:图上画了几个人?都是谁?他们在干什么?小女孩发出了什么声音?小女孩的头型和字母有像的地方吗?然后进行了下面的教学设计:

师:看了这幅图,你想说什么?

生:我觉得这里很美。

师:美在哪儿?

生(指着图):树木、房子、草地、小女孩、小河、小蜻蜓、大白鹅、小鸭子都很美。

生:我想这里的空气一定很新鲜。

师:你是怎么想到的,能告诉大家吗?

生:因为我看到这里的树木很多、很绿。

师:树木很多、很绿,用一个词怎么说?

生:树木茂盛。

师:小朋友,茂盛的树木不但能给我们带来新鲜的空气,还能美化我们的环境,你们喜欢这美丽的山村吗?

生(齐):喜欢。

师(指着图):山村的早晨实在太美了,让我们来到这美丽的山村看看小女孩、大公鸡、大白鹅在做什么呢?哪个小朋友的耳朵最灵,能听到好听的声音?

生:我听到小女孩唱ɑ的歌,公鸡唱o的歌。

(师出示ɑ,o,e)

师:小朋友观察得很仔细,还很聪明,现在一边看画面,一边跟老师读:小女孩唱歌,ɑ、ɑ、ɑ;大公鸡打鸣,o、o、o;大白鹅拨水,e、e、e。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整体观察情境图,说说自己的感受;再进一步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情境图,把画面说具体;最后又一次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启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借助画面读准拼音,练习说话,将拼音教学与汉语口语培养相结合,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识字教学中,汉语口语能力的培养。

识字教学是小学低段汉语教学的主要任务,在识字教学的同时进行口语交际训练,不仅能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益,而且能促进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小学汉语课程标准》提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因此教学时,我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去发现构字规律、识字方法、掌握书写特点,同时运用口语交际把自己的经验介绍给别人。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当小老师的方式,用汉语介绍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个字的,并教给其他同学。而不明白的同学也可以向小老师发问,这样不仅让学生正确识字,也训练学生的汉语口语表达能力。如,学习“告”字;先让学生自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再让学生交流识字方法,有的学生说“告字上面是牛字一竖不露尾巴,下面加个口”,有的学生说“我是先把上面一部分拆开成一撇和一个土字,下面加个口”,还有的学生说“我是用编字谜的方法来学习的,谜语是:一口咬掉牛尾巴”。学生在说方法的过程中,相互启发、补充,口语能力就会得到提高。接着让学生组词,“告诉”,我再启发学生用所组的词说话,学生说出了“我要告诉同学们一个好消息”,使学生逐步建立完整句子的概念。练习时,要求小学生用汉语把句子说完整、清楚、明白,同时注意矫正或改变学生的不良口语习惯。

三、课文教学中,汉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学习课文是汉语教学的中心环节,教师要通过自己对课文的解读,充分利用课文中的交际话题,对学生进行汉语口语交际训练。

1、听课文录音。

听是说的前提,只有自已用心听,听懂了意思,才能为说打下基础。在教学中,我经常将与教材配套的听力材料,播放给学生听,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或者放一些与课文内容话题相近的故事、文章,让学生边听边展开合理的想象,练习说话,既要求看谁说得合情合理,还要看谁说得流利通顺。这样的口语训练,对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是非常有益的。

2、重视民族小学生课文朗读 、熟读、背诵。

朗读是学生口头表达的基础,它既能让学生积累规范的语言,又能让学生体验到规范语言的价值。重视朗读训练,要让学生多听录音和教师范读,通过直接感受语调、语气的变化和体态语言去感受语言的情感;要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学会将作者的思想感情转化成自己的“口头语”去充分表达发挥。如,分角色朗读、换角色演讲、课本剧表演都是口语练习的好形式;还要通过老师、学生对朗读的评价,来提高朗读能力,展开你来我往的口语交际过程。这样既提高了汉语教学的实效,也提高了汉语口语表达能力。

总之,汉语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汉语教师在课堂上创造性地开展多种多样的口语训练,传授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的方法和技巧,才能使民族小学生逐步具备口头交际能力,民族小学生的汉语口语才能提高。

猜你喜欢

汉语拼音识字口语
汉语拼音化的反思
识字
识字儿歌
汉语拼音之父 周有光:一个人的百年史
提高口语Level 让你语出惊人
识字谜语
口语对对碰
BUM-A-RIDE GUIDE 自助游必备搭车口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