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技师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学生自我管理

2016-05-04陈寿红

俪人·教师版 2016年4期
关键词:自我管理教育

陈寿红

【摘要】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因此,教师应该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使学生实现自我管理,这不仅是技师院校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需求,同时也是教育总体目标的外在需要。文章分析了自我管理的概念以及应遵循的原则,并重点研究了技师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学生自我管理实践途径。

【关键词】自我管理 技师院校 教育

一、“自我管理”的概念

所谓学生自我管理,就是在技师院校学生接受教育阶段,在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和加强学生自制力的前提下,让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达到自我发展的目的,充分地调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有效利用及整合自我资源(价值观、身体、心理、行为、信息等)而开展自我认识、自我设计、自我组织、自我控制和自我监督的一系列自我学习、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活动。总的来说,自我教育有三个方面内容:一是一个学校的学生要有较强的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二是自我教育与他教不同,自我教育显得更实在,更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三是学生有教育自主权,对自己实行必要的教育手段。目前,技师院校实行学生自我管理,是指在学生管理工作中不实行强制性的规章制度,而是将管理这把抓手放在隐形地方,强调学生自治,学校的一些制度只是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

二、学生“自我管理”遵循的原则

1、主体性原则

学生是班级的主体,也是班级管理的主人。技师院校的学生已经有了很强的独立意识,并且渴望实现自己的价值,得到老师和家长的承认。针对这一心理特征,管理教师应该使全体学生参与到管理中来。学生可以自己解决的事情,教师决不越俎代庖。学生应该自己完成的任务,教师就应放手让学生自己完成。在学生“自我管理”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给予学生的是指导,而不是指令。

2、全面性原则

当前推崇的素质教育并不是“精英教育”,它的目的是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学生管理中的“自我管理”应该遵循全面性原则。一方面,学生管理要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其中。在班级中形成“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时时有事做,个个是主人”的良好局面。另一方面,学生的管理应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应尽可能多的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发展途径。

3、发展性原则

教育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教育的成果绝不在于一时一地。因此,“自我管理”在学生管理工作进行中就应该体现出发展性原则。技师院校学生正处于身心飞跃发展的阶段,每一次参与班级事务的管理都能给他们带来新鲜的生命体验。作为教师,我们要以发展的眼观看待学生,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从而保证“自我管理”的学生管理模式能健康运行。

三、做好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学生自我管理的理论依据

1、心理学依据

人本主义心理学重点强调的是个人的自我实现。也就是指在成长过程中,个体身心各方面的潜力获得充分发展的历程和结果。个体的存在就是为了自我实现。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个体成长发展的内在力量是动机,而动机是由多种需求构成的,生理需求、爱的需求、安全需求、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是逐级满足的。个体在自我实现、自我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得到尊重,需要被积极关注。

2、教育学依据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的精神世界是自主地、能动地生成、建构的,而不是外部力量塑造而成的。学生的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而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是主动地根据先前认知结构对新的信息进行编码,建构当前事物的意义。学生生来就有一种教育自己、发展自己的潜能和需要,只是等待着唤醒和引发。

四、技师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学生自我管理实践途径

1、改变传统的管理观念,加强对“自我管理”的认识

从当前情况看,技师院校学生管理方面已经突显出一系列问题,如:学生管理仍在实行一种强制性的管理模式,学生只有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从而限制了学生的自我发展;有的学校不断修建新的校区,后续的工作没有跟上,对新校区的学生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不闻不问;学校领导对学生工作不够重视,整天忙于学校大大小小的事务中,把学生管理置之度外。上述的这些情况都是最为常见的,这种管理模式也不适用于新时期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所以,学生管理者要接受新思想,转变观念,树立起以学生为主体的学生自我管理理念。

2、制定学生自我管理的一些制度,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

要使技师院校的学生进行有效的自我管理,就要用相应的制度来约束。自我管理并不意味着放任自由,而是将制度作为底线,否则就会与技师院校人才培养的初衷相背离。所以,建立相关制度对学生的自我管理,起着一定的引导和约束作用。学生的管理理论要保持与时俱进,管理实践也要因时、因校、因人制宜。既要有严格规范的管理制度,又要充分发挥出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功能。技师院校应结合着该校发展的现状及学生的思想实际坚持实事求是,恰到好处。当前的技师院校应该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依据和主线,不断加强管理,并将教育形势结合起来,通过管理活动的开展来起到教育学生的作用。

3、为学生创造好的自我管理环境,实行有效的自我管理

环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人和物。学生是学校的主体,也是建设文明校园的主力军。为此,技师院校就要将学生自我管理作用发挥出来,这样才能够有利于建设文明校园,也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除此之外,学生宿舍也是学生们的主要生活场所,营造宿舍氛围就显得尤为重要。良好的宿舍环境对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4、为学生提供平台

为学生提供平台不仅能整合学生们课余空暇时间,也能锻炼学生的能力,丰富眼界。对于学生管理者来说,学生们在平台展现风采的同时,也能产生更好的管理效果,促进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参考文献】

[1]刘梦婷《大学生自我管理的缺失与教育对策》[J],《华章》2013年10期。

[2]张丹莹《论我国高职院校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建设》[J],《企业导报》2014年03期。

[4]李海燕《浅析如何加强学生管理工作》[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5年09期。

猜你喜欢

自我管理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什么是“好的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新形式下研究生会在研究生自我管理模式中导向作用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