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此刻出发

2016-05-04刘之韵

俪人·教师版 2016年4期
关键词:哈罗德朝圣旅程

刘之韵

【摘要】本文以蕾秋·乔伊斯《一个人的朝圣》为例,通过摘取分析文章细节处,发现文章写作的语言特色,解析作者与读者间的互动,反映文章所要传达的独特理念。

【关 键 词】语言特色 出发 阅读体验

《一个人的朝圣》这篇情节并不复杂的小说,却是一则令人回味无穷的独特故事,引用一位台湾读者的读后感受如是说:“很久没有读一本书读到凌晨……当一切似乎都已太迟时,哈罗德敞开自己伤痕累累的心,让世界走进来。我觉得他就是我自己。”

故事的基本情节是:哈罗德?弗莱,六十岁,在酿酒厂干了四十年销售代表,没有升迁,既无朋友,也无敌人,退休时公司甚至连欢送会都没开。他跟妻子莫琳住在英国的乡间,生活平静,夫妻疏离,日复一日。一天早晨,他收到一封信,来自二十年未见的老友奎妮。她患了癌症,写信告别。震惊,悲痛之下,哈罗德写了回信,在寄出的路上,他由奎妮想到了自己的人生,经过一个又一个邮筒,越走越远,最后,他从英国最西南一路走到了最东北,横跨整个英格兰。87天,627英里,只凭一个信念:只要他走,老友就会活下去!

作品一开始就使用了“朝圣”这个词,给人的第一印象以为便是“伟大”,“救赎”,“宗教”,可当静下心来读完后,才发现原来是关于爱的忏悔。全书围绕一段旅程,旅程本身仿佛一个隐喻。可以说这是探寻自我的过程,甚至感觉它就像人的一生。起初哈罗德双手空空,随着旅程的展开,他随身携带的也不断增加,行装,礼物,旅伴,经历,回忆。他得到关注,名声,大众的支持,但最后,无论主动送出或被动丢失,他不得不将那些人、事、物放下,回到开始。由简至繁,又自主的化繁为简,然后一切再次变得复杂,直至全部失去。

直到结尾处,造成不幸的真正原因才浮出水面,他一路上都为自己没做过的事内疚并自责,最后却发现,造成今天一切痛苦的根源,恰恰是怀抱着过去的痛苦和遗憾,不肯放手。

这部作品除了它的独特故事性之外,还有它的语言特色,给人读起来的第一感受是优雅,细腻,感人,而纵观全篇,还得归功于作者深厚的功力,恰当时候使用了多种抒情方式,例如:比喻与象征,夸张和对比等等。

在小说的第十节“在路上,他解放了自己过去二十年来努力回避的记忆,任由这些回忆在他脑子里絮絮说着话鲜活而跳跃,充满了能量。他不再需要用英里来丈量自己走过的路程,他用的是回忆”。作者用“英里”和“回忆”形成对比,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同时可以很好地体会到主人公哈罗德的心情,同时更直观地反映行走给哈罗德的影响。

还有同样第十节里“阳光渗过厚厚的枝叶,新发的叶子在风中起伏,乍一看去像极了银箔”,“渐渐云层透出了一种暗暗的粉色,仿佛被那些鲜活的颜色穿透了,融合在一起。他动弹不得,急切地想亲眼看见每一点变化;地上的光是金色的,连他身上的皮肤也因此暖起来;脚下的土地吱吱作响,仿佛耳语什么;空气闻起来是绿色的,充满了生机;软软的水汽升腾而起,如缕缕轻烟”,作者用细腻地文笔为我们描述了一个真实而温馨的场景,并且运用了比喻和拟人手法。“银箔”“耳语”“鲜活”等一系列词让我们耳目一新,别有一番新滋味。读着作者的细致描写,不难在我们的脑海里呈现出相对应的画面,我们仿佛也能看到书中哈德罗所看到的景色。因此,比喻以及其它手法的运用并非人们平时所说的生搬硬套,要是一味为了追求语言的华丽,结果只会适得其反。像文中作者用银箔一词来比喻阳光透过叶子的效果,则是十分恰当的,两者具备共同点,而且比喻贴近生活,语言使用十分恰当,并没有给人产生违和感或者距离感。文中有好几处比喻等修辞手法,不妨可以细细品味一下,“孤零零地,她坐在清冷的月光中,哭了仿佛有几个小时那么久,仿佛只有那轮孤寂的月亮明白她的内心”,“空气中的微尘在午后的阳光中回旋飞舞,好像有人在用勺子不断地搅动一样”,“这个人在舞厅中央摇摆,衣袂如翅膀张开仿佛要把体内锁住的东西放出来”。

当然,本书除了它的语言特色之外,便是它所向我们传达的思想,书中的主人公在经历着一切,而读者们何尝又不是跟着主人公去“历险”,甚至是读者早已化身为主人公,这种接受并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正所谓“一千个读者里面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每一个作者的人生经历都不一样,因此几个人读同一段文字便可能有不同的感受。“他可以在车里说任何东西,深知她会把你的话安全地存在脑海里的某个部位,而且不会妄加评论,或者在以后提起来对付他,他想这就是友谊吧”,作者用短短几句话向我们展示何为友谊,而不是俗套地把友谊比喻成醇酒,用日常的经历向读者说明,简单却令人产生共鸣。

还有一处这样写道“英格兰的土地在脚下展开,那种自由自在,探求未知的感觉振奋人心,让他忍不住漾起一丝笑意,但觉苍茫世界我独行,再没有什么可以阻止他,让他回到小花园里除草去”,文段字里行间并没有用豪情壮志的话语,但是我们能够从中感受到主人公的无穷力量,并好像我们不知不觉中也受到同样的感染,做永远比说的要难,可是你一旦选择了即刻出发,便会觉得好像全世界都会帮你,因为你自己已经学会迈出去,也许有时候我们也正需要这种“初生不怕牛犊”以及阿甘精神,再没有什么可以阻止自己。

“又一次,他觉得自己既超然物外,又是眼前世界的一部分,既和他们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又不过是个匆匆过客”,“哈罗德无法再否认其实一路上见过的每个陌生人虽然是独特的,却又是一样的,这就是人生的两难”,作者是这样子写道的。我们会碰到许多人与事,有时候甚至可以从别人看到自己的影子,可是人生并没有多少次重来的机会,哈罗德走了87天,并回顾了自己的一生,而我们呢?又可以抽出多少时间去回顾?也许作者写作的目的正正是想提醒我们,人生只有一次,有梦想就要去维护,即刻出发,并学会珍惜和疼爱身边的每一个人,唯有此,我们才不会后悔。

猜你喜欢

哈罗德朝圣旅程
《一个人的朝圣》:在路上,重拾遗失的美好
布依少女
坐着小船,开启一段发现春天的旅程
朝圣
哈罗德的帽子
生活中的爱与宽容
2016,无忧旅程再出发!
御风而行的朝圣之旅——青海湖骑行记
LIKE BUTTER FOR THE SOUL 朝圣之旅
犹太小伙的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