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音乐与文学的有机融合

2016-05-04刘猛

俪人·教师版 2016年4期
关键词:音乐艺术文学艺术联系

刘猛

【摘要】音乐与文学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两者既同步发展,又相互补充。因此,优秀的音乐家可以把文学艺术和音乐艺术结合在一起。

【关键词】音乐艺术 文学艺术 联系

音乐的表现形式离不开各种文化及其它艺术,它的艺术内容取之于社会各阶层,确切的说,也就是来源于生活,而文学同样取材于生活,它们同样反映了人类的美丑与喜、怒、哀、乐的复杂情感,可以说它们是触类旁通的。如曹雪芹的《红楼梦》作曲者王立平的《葬花吟》,优美恬静的旋律运用了舒缓的节奏,以音符的形式表现了文学知识的丰富内涵底蕴,作曲家在创作音乐的同时会体验文化生活,或者说就是他自己的人生经历。他对音乐所表达的主题旋律理解的越透彻,灵感越强,表达的思想感情就越感人,一般来讲,一个感人至深的作品问世,都是作者真实人生的写照。旋律是根据意义而成就,意义通过旋律来实现。

一、音乐与文学同步发展

在中国学史上具有影响的文学体裁诗、词、曲、剧,无一不与音乐有关。音乐与文学,这缪斯神殿中最动人心弦的艺术,一直伴随着人类从远古社会进入高度文明的现代社会。而我们中华千古文明最精美的结晶——古诗词,同音乐的结合就更紧密了。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是“诵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也就是说这些诗是可以诵读的,可以演奏的,可以合唱的,可以伴舞的。《史记孔子世家》也曾记载“《诗》三百篇,皆能弦歌之”。“楚辞”是我国诗歌史上的第二个高峰。它的产生与楚国的祭神歌曲、楚地的民歌有着直接的联系。在楚辞中,楚地特有的乐曲如“涉江”、“采菱”、“劳商”、“阳春”、“白雪”等名称以及“乱”、“倡”等名称,都是与楚声有关的。特别是屈原的“九歌”,大都是楚国民间祭神的歌曲。骚体形式的创造直接得益于楚地的民歌。而唐人主要歌唱律诗和绝句,但由于音乐的需要,情感的表达,律、绝体整齐的句式往往不能充分的展现音乐的美妙动人,于是迫使乐工歌女打破歌诗格式,将其加以裁截重叠,以求合律,这样到了唐末、宋初,我国的文学百花园中又诞生了一朵绚丽多彩的奇葩,那就是词。《避暑录话》卷三称“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无论从诗歌的起源,还是诗歌的发展来看,它们与音乐的关系一直没有间断过。刘尧民教授认为我国诗的发展一贯趋向音乐。施议对博士也说:“我国诗歌发展史上的一条共同规律:歌法的转变,对于每一种诗体之兴与衰,都曾产生过一定的作用。”

二、文学是音乐的创作依据

我国20世纪50年代由何占豪、陈刚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与文学作品《梁山伯与祝英台》所表现的题材是一样的,并且都是通过某一过程反映出来的。但是,文学作品《梁山伯与祝英台》叙述的是一个悲切的爱情故事,描写了梁山伯与祝英台这对男女为了忠贞的爱情对封建宗法礼教进行控诉和反抗,最后两人双双化作蝴蝶同飞同舞。作者通过这一浪漫爱情故事,反映了人民的愿望与理想。而作曲家在创作《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时候,展示的只是故事中的部分事件,没有通过音乐复述故事的全部情节。它的开始、发展和结束都是与音乐自身的曲式结构相联系。根据音乐发展的需要,选择“草桥结拜”、“台英抗婚”、“坟前化蝶”三个主要情节作为呈示部、展开部和再现部的内容,以表现文学故事中的男女主人公忠贞的爱情和他们对封建宗法礼教的控诉与反抗。人们如果只是通过欣赏音乐的呈示部、展开部和再现部的方式来了解故事的情节,大概不会十分真切,只有在了解文学故事之后再来欣赏音乐,或者说,在文学事件的参与下加入音乐的想象,才能使文学故事与人的内心相沟通,激发人们的思想感情,达到感人肺腑的效果。这时,音乐与文学是同一性的,即文学的过程为音乐的联想提供依据,同时人们会在音乐中感受到文学的丰富内容和感情色彩

三、文学对音乐作品跳跃性的情节起到补充理解作用

还以《梁祝》为例,作曲家没有将文学作品的梁祝故事原样重现,而是根据音乐创作、发展的需要做了删减,选择了文学作品中的“草桥结拜”、“英台抗婚”、“坟前化蝶”三个最精彩和最利于表现爱情悲剧色彩的情节作为呈示部、展开部和再现部的内容,来表现整个梁祝故事情节。如果听众在不了解文学作品版本的梁祝故事的前提下来欣赏这部作品,任凭他再有丰富的想象力、理解力,仅凭“草桥结拜”、“英台抗婚”、“坟前化蝶”这几个标题内容提示,对跳跃性的情节发展也恐怕不会理解的那么准确和真切,甚至对其中的一些情节发展的合理性产生疑问。比如:在封建社会祝英台一个年轻女子其家长怎么会同意其独自离家到私塾与梁山伯同窗共读呢?因为音乐作品中实在无法准确的使用音乐形象来再现祝英台伪装成卖卜者游说其父同意其女扮男装外出求学的这一具体过程。同时音乐作品中也无法准确的用音乐语言表述在封建社会婚姻由家长包办,讲究门当户对的封建礼教才是梁祝爱情悲剧发生的根本原因。虽然音乐的曲式结构中也有像文学结构中相应的开始、发展和结束部分。然而在文学作品中,情节是文学作品最基本的构成三大要素之一,内容情节的展开过程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内容情节的展开要求具有连贯性和详细性,它是文学作品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它可以是过去已经发生具体事情的描述也可以是将来可能发生的事情的预想。所以相同文学作品内容的连贯性和详细性对音乐作品的跳跃性可以起到补充理解作用。

【参考文献】

[1]音乐美学通论【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8

[2]王宏建.艺术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0

猜你喜欢

音乐艺术文学艺术联系
东海人龙舞喜获广东省鲁迅文学艺术奖
流动的时间,不确定的艺术
浅谈平面图与立体图的思维培养
谈文学艺术在政治教学中的运用
宁夏文学艺术上的本土性特征
文学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