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障学生数学课堂生活化教学策略探讨

2016-05-04胡敏

俪人·教师版 2016年4期
关键词:智障学生数学教学生活化

胡敏

【摘要】生活化教学是智障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途径。文章立足于此,首先概述了生活化教学的内涵及意义,然后就如何开展生活化教学提出了几点建议,包括营造生活情境、发掘生活资源、参与生活实践、巧用生活评价。

【关键词】智障学生 数学教学 生活化

数学学科以逻辑性、严谨性而著称,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其实就是思维训练的过程,它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与运算推理能力,因而,长期以来是基础教育中的难点所在。相比于一般学生而言,智障学生在逻辑思维以及抽象思维上的能力更低,数学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就更大,如何有效化解这一问题,使数学教学最终服务于智障学生社会适应力的提高上,是目前智障学生数学教学的重点所在。生活化教学作为一种常见的数学教学方式,对于数学抽象知识的直观化,枯燥知识的趣味化有着非常突出的作用,是智障学生数学教学的有效手段,文章立足于此,就智障学生数学课堂生活化教学的策略做了相应的研究探讨。

1生活化教学概述

生活化教学,顾名思义,就是指教师在教学环节中突破传统课堂教学的局限性,将教学活动融入到学生的现实生活背景之中,通过营造生活情境、发掘生活资源等途径密切课堂与生活之间的联系。相比于一般教学方法而言,生活化教学在智障学生数学课堂上的应用有以下几点优势:首先,它能够为枯燥的课堂带来生活化的气息,智障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生活内容前面,会生成更为浓厚的学习兴趣;其次,生活化教学以直观、形象而著称,它能将抽象、不易懂的数学知识、技能以案例的形式呈现出来,对于深化智障学生的知识理解有着不可多得的作用;最后,生活化教学是学生生活与数学教学的紧密沟通,这对于智障学生准确认知数学与生活的关系,并主动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问题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2智障学生数学课堂生活化教学的具体策略

生活化教学作为当前数学课程教学中方兴未艾的教学方式之一,对智障学生的数学学习乃至健康成长有着尤为积极的作用,因而,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采取好以下几点策略:

2.1营造生活情境

数学知识的本质是枯燥抽象的,乏味的数字、图形对一般学生而言都不具吸引力,智障学生更是如此。生活情境指智障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情境,对于学生学习意识、学习兴趣的激发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因此,在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营造生活情境来推动生活化教学。比如,教师可以通过讲小故事来创设情境。智障学生的受思维能力的影响,在学习中对那些通俗易懂又新鲜好玩的小故事充满了兴趣,这些小故事是教师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对课堂气氛的活跃以及学生数学知识、技能的掌握都有积极意义。就以简答的加减法教学为例,可以假设这种情景:老师和朋友去采蘑菇,老师采了2个,朋友采了4个,我们一共采了6个,边讲故事边比划手指,方便学生直观的看到2+4=6。又如,学以疑为本,质疑意识与质疑能力不仅是智障学生数学学习的动力,也是激发其思维的重要途径,因而,教师可以在创设生活情境时引入一些小问题来辅助学生学习。在配对的教学中,笔者就问“衬衫的朋友在哪里?”,学生大声地说“裤子”。

2.2发掘生活资源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存在数学学习的资源,诸如商场购物、称体重、广告构图等,这些生活资源对于学生的数学知识理解、数学技能学习有着非常独特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智障学生的数学生活化教学中,还要做好生活资源的发掘工作[2]。

首先,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发掘其中的生活资源。数学教材尤其是低年级的数学教材中,不少内容是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编排的,如年月日、元角分、身高体重等,教师在这些内容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关联,就以年月日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日历,并标出自己与父母的生日;其次,教师要充分挖掘日常生活中的教材资源,教师要从智障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选择其生活中含有一定数学知识或数学思想的内容,用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或强化数学技能。比如在小数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对小数有一个直观的认知,可以向学生展示超市商品的标价以及温度计上的数字,这些生活化的内容一下子让他们对小数有了一个清晰的概念。

2.3参与生活实践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实践,也服务于生活实践。智障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生活实践之中,不仅能够巩固其对知识的记忆与理解,也能提升其解决生活问题的实际能力。因此,在智障学生的数学生活化教学中,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参与到生活实践之中。

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参与到校园生活实践之中,教师可以在某个知识的讲解完毕之后,立刻让学生展开实践,比如在测量教学完毕后,让学生用直尺量一量书桌的长度;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参与到家庭生活实践之中,家庭也是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场所,因此,教师要协同家长,在家庭教育中提升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比如在长方形周长、面积教学完毕后,可以要求学生回家测量出饭桌的长宽,并计算其周长、面积;最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参与到更为广阔的社会生活之中,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发展智力,提升人际交往能力。

2.4巧用生活评价

评价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一环,对教学活动的完善与发展,以及学生的学习与成长有着不容小觑的作用。在传统的智障学生数学学习评价中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评价主体、评价内容以及评价形式的单一性上。对此,在智障学生的数学生活化教学中,教师还要用好生活评价。首先,教师需要拓宽评价主体,将学生乃至家长等纳入到学生的评价体系之中,使评价主体更具生活气息;其次,教师需要丰富评价内容,传统的评价内容以终结性评价为主,对智障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态度、情感等生活化内容缺乏必要的关注,因此,教师需要重新确立评价内容,做好综合评价的工作;最后,教师需要完善评价形式。在以往的评价中,教师常见的评价形式有书面评价、口头评价等,但无论是评语和评价方式都有脱离实际和假大空的趋势,对此,教师要积极整改,以多元评价形式和日常生活语言为主,提升评价的趣味性、效用性。

3结语

生活化教学作为数学课程教学的有效方式之一,对智障学生而言,尤其如此。因此,教师需要在教学中主动引入生活化教学方式,并从生活情境、生活资源等多个角度完善其教学效用。

【参考文献】

[1]吴世育.生活化在智障学生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小作家选刊,2014(01):164

[2]吴玉兰.浅谈智障学生的数学生活化教学[J].科海故事博览,2009(11):117

[3]蓝义温.智障儿童的数学教学要生活化[J].中学理科,2008(8):30-30

猜你喜欢

智障学生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生活数学教学的现状分析及调整策略
优化仿说句子训练,提高智障学生说话能力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