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模型思想的探讨

2016-05-04张正亮何丽英

俪人·教师版 2016年4期
关键词:模型思想小学数学教学

张正亮 何丽英

【摘要】在小学阶段,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因为数学不但可以帮助人们探索生活中事物的客观规律,更能培养和提升人们的思考能力。而数学模型就是利用数学的方式去描述实际中的各种问题。因此建立模型思想是帮助学生理解和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关系的一个重要方法。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来说要想利用模型思想来指导课堂教学,就必须把学生的实际生活作为一个出发点,让他们学会如何将具体生活中的问题转化为一个抽象的数学模型。并能利用模型思想去解决更多生活中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以及综合运用能力,才能到达预期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 模型思想

1 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分析

1.1教学内容单一

课程教育的改革要求教师必须按照新课程的标准来教学。然而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许多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依旧只是单方面地向学生灌输知识。这就使得教学形式和内容比较单一。只给学生讲解教材上的理论知识和解题方法让学生死记硬背,这不但让学生的数学思维得不到提升,更削弱了对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使得他们在遇到问题时不会灵活变通地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而且教师不积极地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而依旧使用这种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也会影响教育改革所要实现的目标。

1.2学生自我意识薄弱

除了教学方式不对之外,学生的自我意识薄弱也是数学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之一。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许多学生在课堂上会出现开小差注意不集中等现象。小学是学生自我意思逐渐增强的阶段,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注意力十分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而且由于数学所学的知识较为复杂一不小心就容易跟不上进度。这也是学生学习散漫的原因之一。

1.3学生综合运用能力差

从数学的教学目的可以看出数学的实用性比其他课程都强,所以在学生学习数学的时候不单单只是要求他们能掌握理论知识就足够了,还要让他们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不过从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来看,他们能熟练掌握基础的理论知识然而对这些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就比较薄弱了。这也是因为许多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较差,不重视对学生运用能力的培养,认为只要学好知识完成作业就可以了。

2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模型思想的策略分析

2.1利用生活案例,激发学生对建模的兴趣

数学知识是生活问题的抽象描述,也是解决生活问题的重要方法。可以说无论哪个数学模型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相应的问题。如果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在适当的时候引入生活案例,把抽象的数学模型和具体的生活问题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通过对生活案例的理解来思考数学问题,并掌握相关的数学知识。生活中若是再次遇到此类问题,就可以使用数学的方式去解决。建立一个生活情境让学生用数学模型思想去解决问题,把枯燥的数学模型具体化生活化,不但增强了学生的理解能力,也能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2.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增强模型思想意识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鼓励学生利用数学模型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增强模型思想的意识,让抽象的数学知识能应用到具体的生活中去。比如在讲解如何计算长方形的面积一课时,教师要让学生发现生活中存在的长方形的模型。并让他们测量其长度和宽度,然后计算长方形的面积。课后教师可以多布置一些计算生活中长方形的面积的作业,第二天在课堂上交流他们的作业成果。可以让他们进行评比谁找的例子又多又好。通过此类的方式,让学生们不断发现生活中的数学模型,让他们用数学模型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在这过程中学生们会发现数学的魅力,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增强模型思想的意识。

2.3掌握基础模型思想,不断进行创新

其实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学生们接触到的各种数学公式和法则等等,这些都是数学模型,而且只有在牢牢掌握了旧的数学模型的基础上才能建立起一个新的数学模型。比如学生们是先掌握了加法的运算法则才继续学习减法的。因为在学习减法运算的时候,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思考加法运算的规律。然后在加法模型的基础上引入减法运算的模型。比如,小刚买了5本本子,小红买了2本本子,那么小刚比小红多买了几本本子?在刚学习减法运算的时候学生可能理解的不够透彻。那么教师就可以换一个问法:小红应该再买几本本子才和小刚一样多?从加法的角度去启发引导学生,那么学生很快就能得出题目的答案。然后教师再针对这道题目利用减法的方式进行解析,学生就能更容易理解。通过已经学习过的数学模型来分析新模型的问题,这不但是对旧知识的运用和巩固,也增强了对新知识的理解能力。

2.4加强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建模能力

想要增强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教师就不应该把课堂局限在教室里。教师应该多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生活中建立数学模型。只有多多参加实践活动,才能不断提高学生建立数学模型和运用数学模型的能力。比如,去超市购物计算价格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适当地引导学生利用数学模型的思维去解决这样的问题。学生通过在生活中不断运用数学模型的思维,在更好地掌握数学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学会了如何运用所学的知识。这样才能使得学生的能力得到综合发展。

3 结语

小学是教育的基础阶段,因此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的数学模型思想教育,对培养综合性的新人才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培养学生建立数学模型思维的同时也能增加学生对数学的热情并提高他们的创新创造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重视学生在学习上的主体性地位,在一个轻松愉悦的环境中让学生学会并牢牢掌握数学知识。并能运用数学模型的思想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所以在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创新教学模式,运用数学模型思维提高教学的质量及效果。

【参考文献】

[1]陈道善.试析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模型思想[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4,(45):181-182.

[2]杨静.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模型思想策略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5,(6):106.

[3]高向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模型思想的探析[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8):172-172.

猜你喜欢

模型思想小学数学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关于“图形与几何之《长方体和正方体》”有效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探数学模型思想的构建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