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少数民族农村幼儿园如何促进幼儿的汉语语言能力

2016-05-04阿布都扎依尔阿布力米提

俪人·教师版 2016年4期
关键词:双语少数民族汉语

阿布都扎依尔?阿布力米提

语言是人们学习、工作、生活和社会交往的重要工具。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各民族人民共同生活在多种语言的社会环境中,而汉语是各民族交流的共同语言,是国家的通用语言,是科学文化知识传播的主要载体,因此各少数民族都应学习汉语。新疆要发展,民族要发展,需要培养出一大批少数民族人才,尤其是高科技人才和具有现代管理知识的管理人才,而这些人才的培养,如果仅仅是只懂得本民族语言,而不通晓汉语是不可能实现的。

汉语教学要从娃娃抓起。《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幼儿教育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也是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奠基工程。双语教学是在基本学习中将母语外的一种语言作为一种主要学习内容。

作为新疆和田地区的一名农村幼儿园双语教师,我深刻的认识到实施学前双语教学是我们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必然。在教学中,怎样促进少数民族农村幼儿汉语语言能力?

一、营造良好的学习汉语的教学环境。

双语环境对于双语学习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在我们农村,学生的汉语环境差。其实有些孩子他不是不想说汉语而是不敢说汉语,怕汉语说得不好别的小朋友笑他。

汉语是一种交际工具,幼儿学了它就是为了进行交际,为了让幼儿在学习汉语时有兴趣,我在教室的墙壁上,贴上汉语卡片、汉语挂图,在教室设置图书角;放一些汉语版的小人画和汉语图书,使幼儿学生置身于一个汉语的学习环境中,激发幼儿学习汉语的兴趣。

二、采用各种途径,培养幼儿的汉语语言能力

(一) 让少数民族农村幼儿敢说汉语

在幼儿教学中,我为幼儿提供多种表现的机会、说汉语的机会,增强幼儿大胆表现的欲望。让幼儿学会把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学通过自己的汉语传达给周围的人,同时也培养幼儿听汉语的习惯,提高幼儿的汉语表达能力,树立了幼儿的自信心。

首先创设平等和谐的氛围,让幼儿有话愿意用汉语讲。我在教学中,与幼儿平等相处,尊重每个幼儿,积极鼓励,引导幼儿用汉语说话。尤其当幼儿主动与我说话时,我总是认认真真地听,热情地与幼儿对话,鼓励幼儿用汉语说话,多表扬,这样,幼儿就越来越敢用汉语说,越来越愿意用汉语说了。

其次利用自由活动时间,给孩子提供更多汉语语言交往的机会。参观校园或欣赏画展时,在参观过程中引导孩子用汉语讲,如:讲讲你喜欢哪幅画,上面画了些什么?这幅画的哪些地方你很喜欢?在参观过程中要让孩子多用汉语讲,多与同伴用汉语讲,老师要少讲或带动胆小的幼儿用汉语讲话。

(二)让少数民族农村幼儿想说汉语。

根据幼儿思维的特点,我经常让幼儿在做中说、做后说,为他们组织多种活动,为幼儿想说、爱说汉语创造条件。从而,增强幼儿说汉语的兴趣,满足幼儿说汉语的需求,提高幼儿说汉语的能力。

幼儿喜欢表扬、喜欢小礼物,我用鼓励的方式让幼儿产生说汉语的欲望。对于能积极用汉语言发言的幼儿及时地鼓掌表扬、赠送小礼物,鼓励幼儿积极上台发言;针对个别性格内向的孩子,多进行个别交谈,一步一步地去引导,帮助幼儿从能站出来——能和老师或其他小朋友一起说——独立说——大声地说,最后大方地与人用汉语交谈。

(三)让少数民族农村幼儿会说汉语。

在孩子想说、敢说的基础上,把要说的话讲清楚、讲完整、讲的生动、贴切些。怎样去引导呢?我是这样做的:

1、利用多种途径帮助幼儿积累汉语词汇、汉语句子。

我在教学中,把学习新词和动作、游戏结合,幼儿容易掌握新的汉语词汇。我经常给孩子们观察各种物体,和孩子们一起讲讲它们的颜色,形状、用途等等,例如:秋天是水果丰收的季节,我就给孩子们带来各种各样的水果,让他们通过触摸、闻闻、尝尝、看看等操作活动学习“苹果”“香蕉”“葡萄”“红枣”“石榴”“又红又圆” 等词语,并给孩子说一段话:红彤彤的苹果像一个害羞小姑娘,黄黄的香蕉像一艘艘小船,葡萄圆圆的,摸起来滑溜溜的,葡萄酸酸的,甜甜的,味道十分鲜美;通过教学实践,我深深地体会到:让幼儿利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有利于培养幼儿汉语语言表达能力。

2 听课文录音

听是说的前提,只有幼儿用心听汉语,听懂了汉语意思,才能为说汉语打下基础。在教学中,我经常将与教材配套的听力材料,播放给学生听,或者放一些与课文内容话题相近的故事、文章,让学生边听边展开合理的想象,练习说话,提高学生听汉语、说汉语的能力。

3 唱汉语歌

汉语歌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增添浓厚的学习汉语的兴趣,还能加深老师和学生之间、同学之间的感情。如:当知道有民族幼儿过生日时,我和孩子们一起给他(她)唱生日歌,这样,既学习了汉语歌,又加深了同学之间的感情。我还从网上找到不同种类的音乐同孩子一起学唱,这样孩子对于什么是汉语便有了较为深刻的印象,同时学会了一些汉语词汇和汉语句子,增加了学习汉语的兴趣。

4 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注意引导幼儿进行语言交往

小班幼儿年龄小,让幼儿在一天生活中自然而然学习汉语。比如,在刚开学时,我就引导孩子学习“问候他人”的各种方法, 如“老师你早”“见到你真高兴”“老师好”,对于内向不愿开口的孩子,我会鼓励他:“如果下次你能说‘老师早我会非常高兴的”,让幼儿的汉语语言能力得到提高。

3 充分利用各种媒体让幼儿接受语言信息。

孩子接受能力、模仿能力强。有时看过一次广告也能流利说出广告词。这充分体现了幼儿想学语言的欲望。因此,我在教学中,选择一些合适的汉语电视节目让幼儿看,特别是孩子喜欢的动画片让孩子看,这对孩子的汉语语言发展起着很好的作用。

总之,幼儿园“汉语”学习活动应立足在少数民族幼儿基本掌握母语口语的基础上,从学习汉语口语起步,以听说为主,让幼儿在活动中学,在游戏中学,在环境中学。把“汉语”教育活动贯穿于幼儿的一日活动之中,为幼儿树立良好的言语榜样,及时鼓励、积极引导、持之以恒,为少数民族幼儿学会汉语、学好汉语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双语少数民族汉语
学汉语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