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贯煎加味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临床分析

2016-05-04周群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10期
关键词:临床疗效

周群

【摘要】 目的 分析一贯煎加味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78例慢性胆囊炎患者, 随机分为西药组和一贯煎加味组, 各39例, 分别给予西药和一贯煎加味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一贯煎加味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西药组(P<0.01)。两组B超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治疗慢性胆囊炎, 一贯煎加味的疗效优于西药, 并且降低了患者的并发症, 避免了一些不良反应, 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 一贯煎加味;慢性胆囊炎;临床疗效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0.123

随着社会的进步, 人们的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 一些不良的饮食习惯进入人们的日常, 导致胆囊炎患者越来越多。临床上, 患者多会有腹胀痛、口干、恶心干呕、排斥油腻等行为。有资料表明, 老年人群的患病率约40%, 成年人的患病率为10%以上。慢性胆囊炎是临床一种常见病, 也是一种多发病[1]。西医分析诱发胆囊炎原因很多, 诸如细菌感染、胆内结石或者某些刺激等[2]。中医则认为肝气郁结、肝郁血瘀、肝胆湿热和胆胃不和会引起慢性胆囊炎。一贯煎加味的主要功能就是缓解肝肾不足和脏腑不得滋养的问题[3]。相比西药来讲, 一贯煎加味对慢性胆囊炎的疗效较好,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2~2015年于本院就诊的78例慢性胆囊炎患者, 年龄22~67岁, 平均年龄(43.5±8.5)岁, 病程3~5年, 其中男40例, 女38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西药组和一贯煎加味组, 各39例。所有患者在本院已被确诊为慢性胆囊炎, 诊断依据是《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主要症状表现为右胁胀痛, 饮食油腻致病情加重, 脉弦。次症表现为腹胀、口干、恶心干呕、痛引肩背等。符合上述主次症各2项即可判断为慢性胆囊炎。

1. 2 方法 一贯煎(首载柳州医话, 由白沙参、麦冬、当归、生地、枸杞子、川楝子组成)加味组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法, 结合具体症状实施加减治疗, 水煎服, 1剂/d, 1个月为1个疗程, 预计3个疗程。肝胆郁热患者给予基本方为一贯煎:白沙参、麦冬、当归各15 g, 生地10 g, 枸杞子15 g, 川楝子10 g, 枳壳10 g, 川芎和柴胡各10 g, 郁金、赤芍和威灵仙各15 g, 金钱草和虎杖各40 g。郁热气滞患者以疏肝理气为主, 注意安抚患者情绪, 可以增加木香、青皮或者栀子、丹皮。郁热血瘀患者, 可以增加茵陈、大黄和枳实以除湿通腑、清热利胆。郁热阴虚患者可增加枸杞和沙参达到疏肝滋阴的目的。郁热缺乏中气的患者, 应多注意休息, 不宜过度劳累, 可增加黄芪、茯苓等药材。郁热虚寒的患者, 可添加生姜和大枣等治疗虚寒。

西药组给与静脉滴注消旋山莨菪碱与抗生素, 选用抗生素为200 mg阿莫西林, 2次/d, 1个月为1个疗程, 共治疗3个疗程。

1. 3 疗效评价标准 依据中药新药治疗胆囊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评价两组的疗效, 共分为四个级别。见表1。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一贯煎加味组无效0例, 有效11例, 显效20例, 痊愈8例, 总有效率为71.79%。西药组中, 无效、有效、显效、痊愈例数分别为4、14、17、4例, 总有效率为53.85%。总有效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2. 2 两组临床B超检查结果比较 B超检查表明, 一贯煎加味组显效患者中有1例患者的B超检查为无效, 有效患者中也有1例患者的B超检查为无效, 所以一贯煎加味组的B超检查总有效率为94.87%。而西药组中, B超检查为无效的患者5例, 故B超检查总有效率为87.1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慢性胆囊炎的发病率越来越高, 同时也成为医学界面临的又一大新难题。慢性胆囊炎患者中肥胖者居多, 且女性居多[4]。与此同时, 慢性胆囊炎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 容易发生脓流、坏死等症状[5]。西方医学主张手术治疗慢性胆囊炎,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已广泛应用。但是, 手术带来的压力使某些患者选择保守治疗, 本研究采用的一贯煎加味治疗正是很好的保守疗法, 且效果良好。

中医文化博大精深, 对慢性胆囊炎的记载颇多。《灵枢·经脉篇》言:“少阳经……是动则痛, 口苦, 善太息, 心胁痛不能转侧”[6]。胁胀、口苦、恶呕都是慢性胆囊炎的主要症状。古人认为胆内寄相火, 易于化热致实。唐宗海的:“胆与肝连, 司相火, 胆汁味苦, 即火味也。相火之宣布在三焦, 而寄居在胆腑”解释的恰到好处。现在一些学者也谈到胆气易郁、易虚、易化热化火, 一贯煎加味可以清热祛火、活血行气、镇静止痛, 在临床上有较好的疗效[7]。从现在药理学角度来说, 白芍、枳壳等药材的消炎止痛、收缩胆囊和通利胆道的作用显著, 利于治疗慢性胆囊炎。

无论急性胆囊炎还是慢性胆囊炎均需要良好的护理服务。对患者的伤口及时处理, 与患者之间的良好沟通, 注意病房的卫生等都是治疗胆囊炎的基础保障。良好的养病环境可提高一贯煎加味治疗慢性胆囊炎疗效。从根本上解决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的成因机制及其治疗方法, 需要加强相关基础和临床研究[8]。本研究从传统中药出发, 依据患者的实际病情, 辨证治疗39例患者, 其疗效相比于西药组要高一些。对于治疗慢性胆囊炎, 一贯煎加味的疗效优于西药, 降低了患者的并发症, 避免了一些不良反应, 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希望本报告可以为临床用药提供一定依据。

参考文献

[1] 宋春堂.分析64例慢性胆囊炎患者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疗效观察.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 7(24):193-194.

[2] 林进兴.中西医结合治疗胆囊炎40例.中国中医药, 2014, 12(22):142-143.

[3] 庞厚安, 潘昶东.一贯煎加味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分析.中国医学创新, 2012, 9(28):150-151.

[4] 沈德华.急慢性胆囊炎应用一贯煎加味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 6(4):83-84.

[5] 卢绮萍.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行保留及切除胆囊的争议与共识.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15, 35(1):49-53.

[6] 吴振龙.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胆囊炎临床研究.亚太传统医药, 2015, 11(16):107-108.

[7] 张小云.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胆囊炎合并胆结石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国卫生产业, 2014(10):1321-1322.

[8] 李玉玲.浅析急性胆囊炎的护理干预.中国农村卫生, 2014, 15(54):52-53.

[收稿日期:2015-12-08]

猜你喜欢

临床疗效
CRRT在重症胰腺炎中的应用及护理
核苷类药物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效果研究
黄葵胶囊联合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
探讨氯吡格雷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的临床疗效
131碘治疗甲亢患者的后期随访效果分析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临床分析
微创手术治疗胃溃疡42例临床分析
研究腹腔镜在早期卵巢癌分期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