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治癌:源远流长,成效明显

2016-05-04金昌凤谭敦民

家庭医药 2016年4期
关键词:免疫力中医药大学西医

金昌凤+谭敦民

近年来,癌症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命和健康的恶魔,来势凶猛,令许多人谈癌色变。2015年,美国《化学文摘》发布全球癌症统计数字,每年肿瘤新发病人数超过1000万人,全球目前约有1亿4千多万癌症病例,每年约有820万患者死于癌症。在一些发达国家(如美、日、德)和我国的大中城市,癌症死亡占死因中的第一位。我国居民每5名死亡患者中就有1人是死于癌症。据估计,如果没有进一步抑制癌症的措施,到2020年全球每年将有2000万新发癌症病例。

癌症的发病趋势不容乐观,不过在癌症治疗方面,医学界也取得了极大的进步,特别是中医抗癌取得了令全世界瞩目的成效。不少癌症患者、有的甚至是被宣告不治的患者,寻求中医治疗和调理,不仅减少了病痛、延长了寿命、提高了生存质量,有的甚至恢复了健康。

中医治癌疗效显著

哈尔滨耿女士,刚退休1年,被查出患了淋巴肿瘤,淋巴肿瘤是比较凶险且难治的癌症,发现时已是晚期,同时发现全身有6处转移,连心包上都长了肿瘤。会诊之后,肿瘤医院专家拒绝手术治疗,只同意化疗。两个疗程之后,患者全身出现溃疡,气息奄奄,不得不放弃化疗。无奈之下,耿女士转而寻求中医治疗,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的专家给她用中药调理,一个半月之后,她就止住了溃疡,居然还能早起为家人做饭了。此后,耿女士一直坚持服中药,1年后,心包处的肿瘤已经消失,其他位置的肿瘤也在缩小。

北京昌平的一位农民患者,肺癌手术后单纯采用中医药治疗,目前也健康生存7年。

类似的病例有很多很多了。有的病例经过中医的调理,肿瘤已经全部消失,目前已健康地存活了十几年。

中医药治疗癌症之所以有如此明显的临床效果,要从中医学的原始理论及中医学的初衷谈起。中医是中华民族灿烂历史文化的一部分。中国传统医学和西方现代医学是两种不同的医学体系,也表现出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

传统中医着眼于恢复人体的基本功能,恢复人体的免疫力,解开抑制人体免疫力的“节”,然后,让免疫力自己去治病。

汉代之前的古老中医和后世的中医不太一样,那就是古代中医没有“病”这个概念,整本《伤寒论》没有提到一个病名。《伤寒论》讲治六经,六经可以理解为人体的6种困局;也可以理解为人体自己排病的6种模式。对于中医来说,学会这6套方法就能治疗各种疾病。

西医所说的大病、小病很多是指患病的位置,比如炎症,在皮肤上似乎可以不去管它;在肾脏上就是大病了,肾炎必须治疗。而在中医看来,身体各部位病灶似乎都是一样,不管哪个部位出现疾病,都是人体免疫力下降的结果;免疫力正常了,人体的基本功能恢复了,大病、小病都能很快治愈。反之,人体的免疫力下降,即使是小小的感冒,也有可能迁延一两个月不好。

中医治癌源远流传

对于癌症,中医古籍中早有认识,《黄帝内经》中就提出了一些肿瘤病名,如昔瘤、筋瘤、肠覃、石瘕、积聚、膈等,并对这些疾病的症状进行了系统的描述。《仁斋直指附遗方论》首提“癌”字,说“癌者,上高下深,岩穴之状,颗颗累垂,毒根深藏”。

古代也有很多关于癌症治疗的医案。清代《孟河费氏医案》中曾记载了一个典型医案,讲的是广西巡抚张丹叔的病例。张巡抚当时得了“噎嗝”,有人谓之“噎食”,就是现在的食管癌,饮食不进,胸腹疼痛,请常州名医费伯雄大夫诊治。脉诊后,费大夫考虑其气液皆虚,肝阳夹痰阻胃,气失降令,开出处方:参须、北沙参、白芍、牡蛎、酒黄连、吴茱萸、陈皮、制半夏、麦冬、炒竹茹。张巡抚服用10副后,病情好转,胸腹疼痛大减,饮食渐进。根据病人身体变化,费伯雄大夫又对上方进行加减,又服用10副后,张巡抚食欲更好,已能正常进食。

中医对疾病的诊治,主要从整体着眼,针对人体各部功能,采取多方面的调节性的治疗,重点在于恢复人体的各部功能。

人体的自愈功能十分神奇。人体本身就是天造地设的一架最精密的仪器,但科学界至今仍然不能完全解读人体这架精密的仪器,无论是西医,还是中医,所能够认识到的与这架精密机器的内涵仍相差甚远。

大医精诚,对中医的赞誉和要求

中医既重视外邪致病,也重视七情内伤,充分考虑到了生理、心理、社会诸多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和变化过程中的作用,按症候将患者分类定型;处方用药时,既考虑到患者所患疾病,又考虑患者所属的类型,灵活地辨证施治。这也要求中医师要有精湛的业务水准。

“大医精诚”,是对中医的赞誉,也是对中医的要求,本来源自唐代名医孙思邈之口。“精”,即要求医者要有精湛的医术,认为医道是“至精至微之事”,医生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诚”,即要求医者要有高尚的品德修养,见彼苦恼,感同身受,有“大慈恻隐之心”。许多中医师在对待癌症患者治疗上表现出了妙手仁心及恻隐爱心,这对医务工作者来说是份属应当。而这,既是传统医学精神的光华,也是我们民族精神的延续。

除了治疗癌症显示出中医显著效果以外,还有一个实际例证,那就是2003年的SARS疫情。当疫情在广州爆发时,西医几乎束手无策,使用抗生素基本无效,只能使用大剂量的强效的激素,幸存者很多因此患股骨头坏死、肺纤维化等后遗症,非常痛苦。当时,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一院老中医邓铁涛教授率领的团队使用中医组方治疗50余名患者,无1例死亡,平均退烧时间3天,且医护人员无1人感染。而钟南山院士所在的西医医院治疗的117名患者,有10人死亡。治愈者中,有71名患者还是接受了中医的介入治疗。

当然,说这些也不是要否定西医的科学性。建立在西方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之上的西医学,注重的是病理方面的因素,借助仪器设备,从组织、细胞乃至分子水平来阐述人体的结构、功能及其变化规律。现代中医学,如今也能借助仪器设备对疾病作出精确的科学的解释,只是在把握疾病的整体思维上更能显示优势。如今,国家提倡发挥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式,提倡发挥中西医双方的优势,共克难关,给患者带来福音。一个显著的例子是,很多中医药大学设有西医系,如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就有西医系;还有很多医科大学设有中医系。

总之,癌症是可以治疗、控制甚至治愈的慢性疾病,这已经是众多医疗工作者的共识。有着千年优秀传统、独特治病思维的中医学,借助现代科学技术,必能在医治癌症等众多疑难病症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为人类健康作出更大的贡献。

猜你喜欢

免疫力中医药大学西医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病二科简介
《江中中医药大学学报》简介
多咀嚼也能提高免疫力
巧用“四招”提升免疫力
巡视干部必须增强“免疫力”
浅谈心房颤动的蒙西医治疗
蒙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进展
蒙西医结合治疗眼底出血的临床疗效
中医药大学本科生流行病学教学改革初探
湖北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