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过程性评价在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2016-05-04王慧琴侯小丽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过程性评价实验教学

李 萍,王慧琴,赵 敏,侯小丽

(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 郑州 450064)



过程性评价在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李萍,王慧琴,赵敏,侯小丽

(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 郑州450064)

摘要:探讨过程性评价在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通过课程考核和问卷调查等形式综合评价该教学模式和传统实验教学的效果。采用过程性评价组织实验教学,不仅学生的理论、实验考核成绩及总评成绩均显著高于传统实验教学组,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效果,提升学生的各项能力。

关键词:过程性评价;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教学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如何在教学中打破传统的只注重教师教、忽略了学生学的教学模式,达到同时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和能力目标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相对于传统的终结性评价方式而言,过程性评价主要的理念是对课程实施意义上的学习动机、过程和效果的三位一体的评价[1]。过程性评价强调了学习者的主体地位,重视学习者自身的发展,这符合当前我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目标,即为国家、为社会培养具有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多样化的技能型和技术应用型人才。1976年首次提出过程性评价的概念以来在职业教育特别是卫生职业教育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2-3]。

将过程性评价运用在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教学中是一次有益的尝试,以优化教学要素、实现实验教学目标、增强学生学习效果、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同时也可为本课程理论教学及其它医学相关课程教学实施过程性评价提供参考。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在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14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中随机选取临床医学3班、4班,从中分别抽取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组,每组30人,共计120人。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实验课堂教学,实验组则按照过程性评价组织实验教学。

(二)研究方法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课分5次授课,共计16学时。对照组采用传统实验教学,每次实验课内容固定,首先由教师在实验课的前20~30分钟介绍实验内容;然后由学生按照实验步骤完成实验,教师随堂进行辅导;最后由学生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组则按照课前准备、课堂实施、效果评价3个步骤来完成过程性评价实验教学。

首先是课前准备。按照理论课教学进度,实验课前由教师给出实验教学大纲,提供参考书和相关网站,学生可以通过查阅资料自行选择、设计实验内容。

其次是课堂组织。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不超出教学大纲和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可灵活开展实验内容,教师则由传统教学的起主导作用转换为起辅助作用。课堂结束前由学生对本次实验课进行自我总结评价,教师对每位学生在实验课堂中的表现,包括实验准备情况、动手情况、实验结果、知识掌握情况等方面逐项给出过程性评价并记录。

最后是效果评价。课后通过学生评教、教师评学、问卷调查等互动方式达到师生间的进一步交流,结合课程考核对教学效果进行综合评价。

(三)效果评价

1.课程考核

课程考核由理论考核和实验考核两部分组成。理论考核在课程结束后统一进行闭卷考试,试卷命题实行教考分离,按照试卷命题双向细目表进行组卷。试卷要体现课程标准中对不同知识点的要求,满分100分,占课程总评成绩的70%,分值70分。

实验考核由教师按照实验考核标准,随机抽取实验内容让学生操作,教师进行评价,分值30分。对照组实验考核按此方法进行;实验组实验考核除上述操作技能成绩外,还包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出的过程性评价成绩,两项成绩各占50%,总分值30分。

2.问卷调查

课程结束后发放调查问卷,问卷内容有5项:提高学习兴趣、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实验课堂教学;有益于理论学习,有助于知识的理解、记忆与巩固;增进学科间联系,培养临床思维能力;增强动手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团队意识、增进团队协作精神。共发放问卷120份,收回120份,有效回收率为100%。

(四)统计学方法

对照组和实验组考核成绩数据均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课程考核平均成绩比较采用t检验,问卷调查结果采用χ2检验。

二、结果

(一)课程考核成绩比较

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课程理论、实验考核及总评成绩结果见表1。

表1 实验组与对照组考核成绩比较

注:*表示P<0.05,**表示P<0.01。

由表1可以看出:实验组理论考核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实验考核成绩同样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评成绩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二)问卷调查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教学效果评价问卷调查结果见表2。

表2 教学效果评价问卷调查结果

由表2可以看出,95%以上的过程性评价教学实验组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实验课堂教学,且认为实验教学有助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在培养动手能力,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临床思维能力,提升团队协作精神等方面,实验组学生的认同感要普遍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三、讨论

本研究首次将过程性评价在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教学中加以应用,突破了传统实验课堂教学在实验内容、教学组织、考核方式等方面的限制,把课堂前学生的主动思考和课堂上学生的积极动手结合起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改进了学生的学习方法,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传统实验课堂教学内容单一,实验方法模式化,每次课以一项实验项目为主,相关内容多以示教的方式展示给学生。采用过程性评价的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涵盖了细菌的形态与结构观察、细菌的人工培养、细菌的分布与消毒灭菌、免疫细胞检测、免疫学检测技术5大项内容,与理论课授课内容结合紧密,实用性强,使实验课能够起到对理论课有益补充的作用,如细菌的形态结构检查不仅仅做革兰染色,还做抗酸染色、单染色、特殊结构染色等。这样可以让学生掌握临床上可能会用到的更多的细菌染色鉴别方法。细菌的人工培养、分布和消毒灭菌试验,学生不再局限于空气、土壤、水中细菌的培养,自行设计了皮肤、齿垢、饮料、钱币、手机等的细菌培养及观察;消毒灭菌不再仅仅是对培养基进行高压蒸汽灭菌,对其他的消毒灭菌方法,如煮沸灭菌、紫外线灭菌、化学消毒剂消毒处理等均进行了尝试,并对消毒灭菌效果进行了验证。对于药物敏感试验,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有针对性地选择抗菌药物,而不是随机选取。免疫细胞检测,学生开展的实验项目有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离试验、E花环试验、淋巴细胞转化试验、中性粒细胞吞噬试验等;免疫学检测技术,开展的实验项目包括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乙肝五项,肥达反应检测伤寒、副伤寒,ABO血型检测,胶体金技术检测早孕等,学生可以学习和掌握多种检测技术,对实验的原理和结果分析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实验课堂上学生们根据兴趣自由结合成实验小组,共同探讨开展实验,实验教学的组织形式更加灵活。实验结束后,在班级范围内对实验结果进行交流和分析。

根据教学效果评价的结果,过程性评价实验教学的各项考核指标均优于传统实验课堂教学。从问卷调查的结果来看,过程性评价教学也得到了绝大多数学生的认可。由此可以得出结论:过程性评价实验教学相比较于传统实验教学具有明显优势。本研究同时也为过程性评价在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理论课程教学及其他医学课程教学中的实践提供了一种范式。

参考文献

[1]高凌飚.过程性评价的理念和功能[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102-106.

[2]万函,沈凤.过程性评价在中职学校护理专业中的运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5,33(6):71-73.

[3]张宁,张敏,张红旗.“成长记录袋”在高职护理专业医用生物学过程性评价中的应用研究[J].职业教育(下旬刊),2014(10):32-35.

[责任编辑:方艳]

The Application of Process Assessment in Experiment Teaching of Pathogenic Biology and Immunology

LI Ping, WANG Huiqin, ZHAO Min, HOU Xiaoli

(Zhengzhou Shuqing Medical College, Zhengzhou 450064, China)

Abstract:The application of process assessment in experiment teaching of pathogenic biology and immunology was explored . The difference of teaching effects between this advanced teaching model and traditional model was compared. The students who accepted process assessment teaching model got significantly higher scores in theory, experiment and comprehensive performance than those taught in traditonal model. The students′ study interest was excited, the effect of study was raised , and the abilities were also improved by the process assessment teaching model.

Key words:processing assessment;pathogenic biology and immunology;experiment teaching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8-6811(2016)01-0069-03

作者简介:李萍(1981—),女,河南新野人,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研究方向为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

基金项目:河南省医学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项目(WJLX2014156)

收稿日期:2015-11-23

猜你喜欢

过程性评价实验教学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提高化学实验教学趣味性的实践探索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初探
利用大数据进行学习评估与诊断
中职“二维动画制作”课程教学探讨
《Oracle数据库》课程教学模式探究 
基于过程性评价的Office高级实训课程教学模式探讨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