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VBSE跨专业综合实训”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探讨

2016-05-01耿红玉

求知导刊 2016年9期
关键词:综合实训职业能力企业文化

耿红玉

摘 要:在新时代,具有知识、技术、综合素质、创新精神的“宽专多能”式人才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青睐。如何培养新时代社会所需人才,企业实岗锻炼也许是最优方案,但是这种方案对于就业学生多、实习岗位少的会计类专业来说,可操作性不强。在这种情况下,VBSE虚拟商业社会环境应运而生,其设计出发点是把企业搬进校园,VBSE跨专业综合实训课程就是一个让多专业学生在虚拟的商业社会环境中进行学习与实践,最终使学生在进入企业之后有能力胜任岗位工作,懂业务,会管理。本文根据山东经贸职业学院所开设课程的实际情况,对该课程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和总结,并结合职业教育的改革思路和发展方向,提出相应的对策,并加以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虚拟商业社会环境;综合实训;职业能力;企业文化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6-01-04

山东经贸职业学院于2015年7月份引入VBSE跨专业综合实训平台V2.0ps1,平台中的仿真组织有8家核心制造企业、4家供应商、4家客户,(其中1家客户为连锁经营企业,1家客户为进出口企业)、1家物流公司、1家会计师事务所、1家服务公司,另加工商局、税务局、银行等公共服务机构。该实训平台可同时容纳170名学生进行岗位实训。其中核心制造业设有企管部、采购部、仓储部、生产计划部、营销部、人力资源部和财务部等部门,包含企业实际运营所需的所有管理部门。“VBSE跨专业综合实训”课程针对大三学生在第五学期开设,一共为64课时,其中8课时用于团队组建,24课时用于手工业务处理,16课时用于信息化业务处理,12课时用于自主经营业务处理,4课时用于实训总结。现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谈一下该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及对策,以便提高教学效果。

一、目前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生角色转变较慢

该实训要实现从校园走入企业,要求学生进行角色的转换,由学生身份转变为员工身份,在虚拟的市场环境、商务环境、政务环境和公关服务环境中,体验所应聘岗位在社会供应链中的位置,完成所负责的工作任务。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学生所表现出的角色转变太慢,甚至出现需要花费总实训课程的一半时间才能找到 “职业角色”的现象。其主要表现为:首先是工作中遇到问题不会自己去思考和解决,而是习惯性地问老师,有时甚至还没弄清楚出现了什么问题;其次是做事没有规划,不能积极主动地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工作任务;最后是对公司的规章制度视而不见,表现为不按时值日,工作时间玩游戏等。

2.所学课程知识运用能力较差

该实训是对所学知识的一个综合运用,涉及的课程既包括“会计基础”“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经济法基础”以及“会计电算化”等专业课程,也包括“应用文写作”和“计算机文化基础”等综合素质课程。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很多理论知识都还记得,但是却不会将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例如,学生对取得什么样的发票可以抵扣进项税额能够一一背出;但是当工作中真正取得相应的发票时却忘记了去抵扣。再比如,学生学习会计电算化时,都按照操作步骤操作过“记账”功能,但当实际工作中查询科目明细账没有发生额时,却不知道其中原因。种种现象无一不在说明当时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但是不会运用到实践中去,甚至对理论知识只是死记硬背,没有做到真正地知其所以然。

3.表达和沟通能力较差

该实训具有高度仿真的企业真实工作场景,不管担任实训中的哪一岗位,都需要与相关内部部门或外部机构进行业务沟通,这就需要一定的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在实践教学中,学生的表达和沟通能力远远是不够的,例如,常常让老师帮忙去给其他学生进行沟通和解释;有的甚至连需要老师沟通什么问题都不能很好地表达出来。

二、课程的教学对策探讨

经过8期的学生实训课程的指导, 结合职业院校的发展思路和方向,针对该课程存在的以上情况,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上述问题的解决方案进行探讨。

1.加强实训室文化建设

实训室是各大院校进行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它对学生的素质能力和职业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实训室的文化建设大体包括物质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物质文化建设主要是建立仿真的职业环境;制度文化建设主要是结合学生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建立企业的规章制度,例如,工作纪律、工作卫生以及企业的奖罚机制等,并将这些企业规章制度悬挂于企业内部相应位置;精神文化建设是一种隐性文化,如何将企业的价值观、企业的精神真正融入到每个员工的内心深处,这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这就需要实训老师将企业的文化融入到员工会议、团队游戏等日常工作中,让企业文化慢慢深入每一个员工的心里。通过实训室文化的建设,最终让学生以最快的速度进入员工的角色,让他们明白自己是来上班的,而不是来上课的。

2.完善学生的考核机制

在教学过程中有很多学生反映,很后悔当时没好好学习,现在晚上都睡不着,一想到因为自己一个人没有干好、干完工作,导致整个公司都不能按时完成工作,就着急。这让笔者感触很深,禁不住要问:当初学基础课程打基础的时候,学生为什么没有这种压力?究其原因,是因为我们以往教学中,不存在对团队的考核,甚至老师对每个学生的考核也不能面面俱到,自己学不好和其他人没有关系。如何改变学生的这种状态?这就要求日常课程教学中,必须完善学生的考核机制,组建团队或者小组,形成团队间的对抗,实现团队考核和个人考核相结合,并且要做到实处。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也会提升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还同时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能力。

3.将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融入所有课程

时至今日,我们的教育似乎只在努力构建学生的知识体系,学生个个满腹经纶,走入职场,却缺少了对职业人必备的专业以外的基本能力的培养。什么才是专业能力以外的基本能力?我们称为职业核心能力,它包括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创新创业能力。职业核心能力需要长时间地去培养才能养成。作为高职院校的教师,更应该把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作为课程内容的重要部分,将职业核心能力融入课程的整体设计当中。通过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通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来锻炼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使我们的课程融专业能力和职业能力为一体,培养出德、智、体、美等综合素质全面协调发展的,具有一定创业意识和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4.进一步推进项目化课程改革

所谓项目化课程,是指以企业或职业活动中典型的工作任务(项目)为驱动,以学生为主体,选择、组织课程内容,并以完成工作任务为主要学习方式的课程模式。职业教育的项目化课程,以就业为导向,打破传统的理论学习方式,学生实现从学习到实际工作过程中将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真正实现学习即工作,工作即学习。

参考文献:

[1]卢德湖,赵 巧.VBSE企业综合运营全景演练[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

[2]罗 喆.以VBSE为核心的跨专业实训平台建设的探索[J].现代建设·新建设,2014,(12):26-27.

[3]廖勇刚.高职财经类实训室文化建设探讨与实例[J].经济研究导刊,2014,(18):273-274.

猜你喜欢

综合实训职业能力企业文化
基于CDIO模式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综合实训的探索与实践
高职《室内设计CAD》课程综合实训教学设计
基于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信息安全综合实训教学研究
在新形势下创新汽车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的初探
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综合研究
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培训的关联性分析及阐述
民办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职业能力提升的思考
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培养研究
以岗位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药学综合实训平台建设的实践与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