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航班安全隐患知多少

2016-04-29

人民周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空难机长客机

今年2月,区区一只老鼠引发了一次航班的被迫返航。安全隐患猛于虎,尽管燃油费、机组费、折旧费、起降费、旅客服务费等备降费用数以万计,但该航班在发现老鼠后仍作出了返航的决定。除了这种小概率事件引发的安全隐患外,常规的安全隐患更不容忽视。

天气是重要原因

回顾民航空难历史,恶劣天气是造成许多严重事故的重要原因。每次起飞前,机场塔台都会提供天气数据给飞行员,在中国,机长还会收到一份是否起飞的建议。不过,最终决定权都在机长手中。机长考虑的因素会很多,比如起飞机场天气、目的地机场天气、备降机场天气、航路气象条件……而此类延误将统一告知旅客“由于天气原因”。

在很多空难事故中,旅客提出的“特殊诉求”会迫使机组冒险违规。2010年的波兰总统专机空难就是典型的例子。当时,波兰总统卡钦斯基的专机在斯摩棱斯亮“北方”军用机场附近坠毁,事故的主因是飞机在大雾弥漫、能见度极差的环境下降落,撞上了机场附近的树丛。当时有消息指出,卡钦斯基曾给飞机下达降落指令。

夜间航班更危险

飞行员在夜间工作时更容易困乏,很多夜间飞行事故是由于飞行员缺乏警觉或者反应迟缓造成的。但一些航空公司并不这么考虑,与其让飞机停在停机坪,还不如充分利用晚上的时间赚钱。不过出于安全考虑,如今越来越多的航空公司夜间航班的安排更合理了。

就算机组工作质量得到了保证,夜间飞行仍存在一些难以规避的短板。一方面,夜间空管人员会变少,且一般是以值班形式存在;另一方面,虽然机场救援是24小时待命,但夜间航班一旦出现事故,调动其他社会力量的速度肯定不及白天。

与飞机新旧无关

从北京到普吉岛,无论选乘中型客机波音737、空客A320,还是大型客机波音787、空客A380,从航空事故发生几率来看都不是问题。飞机的新旧更多时候不在于机型的新旧和机龄的长短,更在于保养的好坏。只要保养得当,工作30多年的老型号飞机仍能安全飞行。

中国的老龄飞机并不多,有数据显示,目前中国航空公司民用客机的平均机龄为5~6年。作为民航飞行员,其实他们更愿意驾驶经过数年运营测试的老机型。像787这样的新机型革新了很多操作系统,而新系统需要时间去衡量其稳定性。

飞机旅客需配合

在一些伤亡较小的航空事故中,安全带绝对是保命的关键,所以上飞机后应第一时间系好安全带。此外,乱换座位或者在机舱内打斗是会造成飞机失衡的。尤其是不到100座的小飞机,即使一个乘客的位置变化也有可能导致飞机的平衡重心发生偏移,这时就需要飞行员重新制作舱单和平衡图,重新让电脑进行验证。

了解救生指南在危急关头也十分有用。1996年,埃塞俄比亚航空公司的一架客机遭到劫持,被要求飞往澳洲。机智的机长在飞机燃油即将耗尽时试图海上迫降,50人因此幸存。然而不幸的是,部分旅客因不了解救生衣使用规则,在飞机迫降前就将救生衣充了气,导致水灌满机舱后被困在舱顶动弹不得,最终活活淹死。

按照国际航空运输协会的统计,一个人即使天天坐飞机也要1.4万年才有可能遇上一次航空事故。尽管航空事故发生概率低,但一旦碰到,生还的概率极小。所以怎样做才能尽可能规避空难风险也是需要提前做好功课的。

猜你喜欢

空难机长客机
这四个小孩,空难后丛林生存40天
东航失事客机第二部黑匣子抵京
客机变货机
摩根机长与“幸运女神”
中国机长
中国机长:鹰击长空,扶摇直上九万里
空难的那些事
川航出了“中国版萨利机长”
军机空难 一箩筐
空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