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码二孩时代家庭教育消费“图谱”

2016-04-29

人民周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网校早教生育

2016年伊始,全面放开二胎政策正式落地。二孩时代的到来,将为家庭教育的消费方式带来哪些影响?3月9日,国内最大的家长社区家长帮联合艾瑞咨询发布《2016年中国家庭教育消费者图谱》(以下简称《图谱》),通过对1000多位家长在线调研、40万PC样本和200万手机样本的监测,勾勒出当下中国家庭的教育消费特征、教育理念,以及不同家庭对二胎政策、在线教育、低龄留学等热门话题的倾向性。

据记者了解,这是继《2015年中国家庭教育消费者图谱》后,家长帮与艾瑞咨询第二次联合发布《中国家庭教育消费者图谱》。因此,2016年《图谱》中不乏与去年的比较,这些数据变化也折射出教育行业正在发生或即将发生的新趋向。

生育高峰未必马上到来

为了调整我国的人口政策,2015年10月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全面放开二胎,该政策于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作为事关千家万户的政策调整,自宣布以来便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与此同时,围绕二胎政策所辐射出的医疗、教育、消费等问题无不牵动人心。

这其中,最令人关注的问题无疑是该项政策可能会引发新一轮的生育潮,进而对人们的家庭生活、教育消费带来巨大影响?然而,从实际情况看,尽管放开二胎政策呼声很高,但从眼下看中国家庭考虑要二胎的意愿却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高。

《图谱》调研发现,对于已有一个孩子的家庭来说,只有34.2%确定想要二胎,65.8%的家庭不予考虑,并且第一胎生男还是生女,对于家长的二胎倾向影响不大。由此可见,尽管二胎政策全面放开,但家庭对于二胎的选择更趋理性,生育高峰未必马上到来。

对此,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张车伟认为,由于双独二孩、单独二孩政策早已经放开,全面放开二孩的受益人群只有非独群体。这部分人群中,“80后”“90后”生育二孩的积极性较低,“70后”虽然再生育意愿高一些,但是由于大部分已经接近育龄晚期,真正能生育二孩的也有限,不可能造成过大的生育堆积。

对于不考虑要二胎的原因,绝大多数家长表示“经济压力太大”“抚养孩子时间成本太高”。《图谱》统计数据显示:目前超三成家庭每年教育支出超过6000元,近两成家庭投入过万。其中,一线城市超三成的家庭每年教育支出超过万元。

此外,随着我国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低龄留学已然成为新风尚。根据调研结果,45.7%的受访家长希望将孩子送去留学,42.0%的家长将留学选择权交给了孩子,教育成本又多了一项支出。

实际上,上面这些仅仅是显性成本,对于教育公共资源供给不足所带来的隐性成本还无法估算。因此,养育孩子的高昂成本可能催生中国新的“计划生育”。

教育依然妈妈“说了算”

《图谱》表明,2016年,妈妈依然承担了家庭教育的主要工作。但令人欣喜的是爸爸在家庭教育中的分担较2015年增长1.7%。不过,父母双方对于谁在承担家庭教育的主要工作的判断差异仍然很大,近九成参与调查的妈妈认为自己承担着教育的主要工作,但爸爸们却不这样认为,超半数受访爸爸认为自己才是家庭教育的“顶梁柱”,只有不到一半的爸爸认为妈妈在教育中的角色更重。

由于妈妈在家庭教育中分担工作更多,与孩子交流的比例要高于爸爸,所以妈妈更容易让孩子敞开心扉。母亲常常在家庭中扮演“慈母”形象,略显严厉的角色如“严师”“裁判”,更多出现在爸爸身上,这一比例较去年分别上升了4.8%和6.2%。

另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在选择早教类产品时,主要由妈妈做出最终决策,并且规模越大的城市,妈妈作为早教类产品决策者的比例越高。《图谱》显示,一线城市中妈妈做决策的比例比爸爸高出51.2%,二线城市、三四线城市的比例差距则分别为35.5%和19.0%。

在线教育持续火爆

过去的两年,互联网+催生的在线教育市场成为教育消费领域最大的亮点。尽管围绕在线教育存在一些争议,但在争议之中,家长、学生对在线教育的接受度却有着显著的提高。有学者认为,与其说这是“互联网+”的神奇,不如说在线教育发展适应了教育均衡化发展的现实需求。

在线教育市场的持续火爆,也影响着家长对教育产品的选择。这其中,不同年龄阶段,在线教育消费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这其中,早教App增长十分迅速。从《图谱》统计情况看,48%的受访家庭使用早教类App进行学前教育,数据明显高于2015年的36.9%。随着移动互联网规模的强劲增长,预计选择早教类App的家长比例将继续上扬。在早教App产品选择方面,父母往往更偏好儿童歌谣、故事、识字、音乐等内容,它们旨在开发儿童学龄前的知识、语言、数据、音乐等认知能力和启蒙培养。

K12阶段的孩子,逐渐可以在父母指导下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其中在线教育潜移默化地成为家长替孩子选择的主要学习途径。调查显示,51.5%的受访家长会为孩子选择在线教育产品,这一比例较2015年提升了14.6%,变化显著。其中,网校、移动学习类App、工具类应用等产品备受家长及学生青睐。

就网校而言,家长在选择网校产品时最关注知识点学习、课程质量和个性化学习方案。在网校课程形式方面,超过八成的家长选择“直播+录播+辅导老师+答疑”的形式,体现出家长及学生对网校产品互动性、即时性的强烈需求。值得注意的是,“辅导老师”在线上教学中的角色不容忽视。以学而思网校为例,其配备的辅导老师,会提供学生学习效果评测、批改作业、课后答疑等一系列服务。很多受访学生和家长表示,“直播+录播+辅导老师+答疑”形式更生动地还原了线上班级形态,乐于接受这种新形式。

猜你喜欢

网校早教生育
去早教班可以让宝宝早说话吗?
决不允许虐待不能生育的妇女
华为应用市场全面接入沪江网校产品
应对生育潮需早做准备
不能生育导致家庭破裂
“火种计划”启动 扶持小微网校
医改和生育 两大重点有看头
北京四中网校:在线教育路上的老兵
远程直播教学模式下语文课堂教学效益均衡化评析——以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网校”教学为例
早教Q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