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趣高效

2016-04-29肖雪莲

当代教育 2016年1期
关键词:创设情境数学

肖雪莲

课堂教学作为教学主阵地,在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课堂教学理想、高妙的境界,虽然原因很多,但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妙趣横生,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因此,教师必须精心设计好数学课堂教学,采用趣味、创新等多种有效手段,以调动学生积极性,让数学课堂充满趣味,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课堂需要通过多媒体引入课外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体验、亲历学习过程,使学生的注意力很快集中到课堂教学的内容上去,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并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使学生的学习状态由被动变为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到知识。例如,在教学“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这一课时,我利用多媒体的鲜艳色彩、优美图案,直观形象地再现事物,给学生以如见其物的感受。这样,整个课堂就顿时活跃起来了,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创设数学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教材

为了变抽象为具体,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师就必须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的情境中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创设情境,正是激励、唤醒、鼓励的一种教学艺术。教师在讲解数学理论时,可以为学生准备一下有关所讲理论的有趣的历史故事,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亦不是枯燥乏味的,每个理论都是特定历史背景下的产物。要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认识到数学的重要性,就要在数学课堂教学时通过一些真实、高效、有意义的课堂情境创设,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新课改的今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更要从学生的已有认知水平出发,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巧妙地创设一些有效的数学情境,以激发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要针对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及教学的重点与难点等认知创设情境,使创设的情境既能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又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促使学生不断地思考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只有这样,课堂教学才能实现有趣与高效。当然,“情境只有为教学服务的时候才能叫做好情境,不能为教学服务,一切花哨都是多余的。”

三、探究重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要切实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使数学教学具有高质、高速、高量,教师就必须通过探究重点、难点来实现。教学重点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前提,而突破难点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教师应把主要精力放在发展学生的智力上,着眼于培养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做好学生数学学习的“把关教师”,让学生“走稳每一步”。要通过精心设计教学程序,指导学生通过课题质疑法、因果质疑法、联想质疑法、方法质疑法、比较质疑法、批判质疑法等方法与学生自我设问、学生之间设问、师生之间设问等方式提出问题,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抓住知识间的衔接,运用迁移的方法突破重点和难点 。精心设计课堂练习,抓住重点突出难点,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学以致用。要注意形式的多样化,渐渐地学生就学会了对知识的整理、归纳和小结,而且能够用自己的表现方式来整理并交流,在学生们的交流中还能提出问题并进行解答、举例说明等。在目前的数学教学中,不仅要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培养,更应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使学生学会发现、学会探索、学会思考、学会创造。要做到这点,一条很重要的途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如在“平行与相交”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在桌上摆小棒的办法来感知平行与相交;在“轴对称图形”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拿出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菱形、平行四边形等纸片来分别折一折、观察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征,从而发现轴对称的特点。要紧扣教材的重点、难点、疑点,精心设计问题,要问在学生有疑问的地方,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发现欲,唤起学生新的求知需要。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进行“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的教学活动,深入而透彻地掌握教学内容,做到不光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总之,“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要实现有趣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虽然方法多种多样,而且操作起来是不容易的,但只要我们每一位教师在备课上多琢磨,结合学生实际,弄清重难点,精心设计,就能靠近这条路,走出数学苦旅的沙漠,奔向生活数学、活动数学、探索数学的绿洲。

猜你喜欢

创设情境数学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创设未来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
感悟三角形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