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校长要做到“公则明,廉则威”

2016-04-29王佳义

当代教育 2016年1期
关键词:教代会教职工民主

王佳义

一个当校长的人能否得民心,直接决定着学校管理工作的成败。人心齐,泰山移。校长只有把广大教职工紧密地团结起来,共同努力,才能提高学校工作的效能。校长是学校管理的核心人物。我认为,在学校管理过程中,校长只有做到以下几点,才能赢得教职工的尊重、理解与支持,从而把各方面的积极性调动起来,高效地完成学校各项工作、任务。

一、工作作风上要民主

从个人与集体的智慧力量对比来看,走民主管理道路是很必要的。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胜过诸葛亮”。个人的智慧毕竟是有限的,集体的力量才是无穷的。只有集思广益,才能找到最佳工作方案,减少决策上的失误。

民主管理的重要性用不着多论述,大家都清楚。关键是在学校管理过程中,能真正贯彻民主性原则,走民主管理的道路。我的体会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平等待人

一个领导总想在人格上超越别人,时刻想着自己的“特殊”,就不可能与人讲平等。不尊重人的人,其潜在的意识就是承认人的不平等,就是想在人格上超越别人。如果认为自己当了校长,就是一方的土皇帝、土霸王,时时处处都想凌驾于他人之上,这是很令人反感的。

(二)树立教师是主体的意识

教师是教育教学的实践者,处于学校工作的第一线。学生知识的增长、能力的提高、品质的熏陶、体质的增强,都要靠教师的辛勤劳动。校长在指明方向、总结经验、确立制度、布置和检查工作方面起着导向作用,但是这些只是为了教师的劳动更加有效而已。校长必须树立为教师服务的思想。如果形成校长是主人,教师是仆人,教师为校长服务的局面,尽管理论上校长是中心,可周围团结不住人,“中心”也就落空了,工作起来十分困难,民主管理也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三)正确处理校长与党支部、教代会等组织的关系

实行校长负责制是中小学内部管理体制的一次重大变革,在试点中已体现了它强大的生命力。但是,也有人对校长负责制的认识还有很大的片面性甚至出现误解。最大的误解是把校长负责制理解为“一长制”,认为校长是学校的法人代表,校长要对学校工作全面负责,学校的一切工作就理所当然是校长一个人说了算。正确的理解应该是:校长负责制是由校长的全面负责、党支部的监督保证、教代会的民主管理三方面构成的不可分割的全面负责、党支部的监督保证、教代会的民主管理三方面构成的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不要把党支部看成是自己的“眼中钉”,其实党支部既有监督的职权,也有保证的责任。有些思想工作由书记去做,有些棘手的关系让书记去协调,比校长亲自出马要好得多。有人监督也并不是坏事,能避免少犯错误。只要心地坦荡、光明磊落,处理任何事情都能真正出以公心,何惧党组织的监督?

教代会是教职工参与学校管理的机构,校长要自觉地把学校工作计划和其他重大决策交由教代会审议表决,以示对教代会这一机构和全体教职工的尊重。教代会是教职工思想的代表,校长的决策一旦经过教代会审议通过,校长个人的决策就变成了教职工集体的决策。学校大部分决策都需要通过教职工去具体实施,那么实施的过程中,决策的执行者就成了决策者自己。说得更直白点就是:“我在做我自己决定的事情”,变被动执行为主动执行。执行者的心情舒畅了,效率自然就会提高。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学校的教师们都不是呆笨的人,即使不存在党支部、教代会这些监督机构,校长的言行举动是出于公心还是假公济私、假公肥私,人人都是看得非常清楚的。校长的任何自以为高明的鬼花招都是瞒不过教师们的耳目的。所以我认为,当校长的还是老实点好。否则的话,教师们即使不当面戳穿你的鬼把戏,也会以磨洋工的方式来发泄心头的怨气和不满,到头来除了学生是真正的受害者而外,可能校长也要吃亏的,由表面的赢家变成实质上的输家。

身为一校之长,如果能做到平等待人、诚恳待人,自觉接受党支部的监督,尊重教职工的权利,就一定能树起良好的民主氛围,一定能把学校各方面工作推上良好的运行轨道。

二、经济上要廉洁

经济是最近几年非常敏感的社会话题。经济上是否廉洁,是教职工评价校长的重要尺度,决定学校内部的人心向背。身为校长,不但要发扬一代楷模——陶行知先生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而且还要注意财务管理的规范化,经费开支尽量合理,账目要清楚,严防贪污浪费,杜绝腐化奢侈。人都是有私心欲望的。圣人孔子也曾说过:“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在今天这种市场经济环境下,金钱对人的诱惑力更为强大,对于手中有点经济实权的校长来说,要做到“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还确实有点不容易。这需要我们常在思想上给自己敲警钟,用党性原则来要求自己,用古今中外的一些腐败分子的可耻下场来警示自己,用诸如“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集财不如集德”之类的话语陶冶自己的情操。

要做到经济上廉洁,我认为个人的家庭生活应俭朴,要量入为出,不利用职务之便挪用学校公款。

三、业务上要不断进取

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育教学,校长的主要职责当然也就是教育教学管理。要管理好教育教学,首先得掌握教育教学的规律。所以,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想成为一个好校长,那你首先就得努力成为一个好教师。”不但是过去的好教师,而且还必须是当前的好教师。我不认为我过去是一个好教师,我现也还称不上是一位好教师,当然也就谈不上是一个好校长,但我在不断努力。如果不亲临教学第一线,不担任一定的教学任务,不注意研究时下的教研教改新动态和先进的教学方法,久而久之,势必要退化成教学的“门外汉”,将无法对教师们进行业务指导,将会失去对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工作——的发言权。我任校长以来的三个学年中,每学年都任一个班的语文课。按照跟班制度,为了搞好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我昼夜挤时间进行业务自修,钻研教材,探讨教法,力求做一个跟得上时代步伐的教师。的确,学校无小事,学校工作千头万绪,内政外交交织于校长一身,但只要把责任层层分解落实下去,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做到事事有人干,人人有事干,校长便可以从繁杂的事务当中解放出来,轻松愉快地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教学教研和教学管理这一中心工作上来。校长太忙,是不是做了许多不该做的事情?校长太累,是不是做了许多讨人厌的无用功?学校是培育人的基地,校长应以安静的心境不断地琢磨人才成长的规律。我个人认为,如果一个校长长时间处于太忙太累的工作状态之中,那么他就并不是一个好校长,也成不了好校长。这是由学校工作的性质和任务所决定的。办学校不是搞企业,应该保持校园环境和师生心境的相对平静与稳定,用不着花花绿绿地瞎折腾。

四、情感上要公私分明

人是能产生情感的。校长在与教职工们长时间相处的过程中,也必将产生一定的情感。由于个人的性格特征、兴趣爱好的相同与不同,校长与教职工的友谊一定有深有浅、有浓有淡。性格接近,兴趣相投,个人间的友谊就深一些浓一些,反之友谊就浅一些、淡一些,这是非常正常的客观事实。但是,校长必须把个人情感关系与工作关系区别开来,才能保证在工作任务的分配上知人善任,在评先选优上公平公正,才能创造良好的竞争环境,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如果校长把人个情感关系与工作关系混在一起,在分配工作任务、提拔中层干部方面不是任人唯贤,而是任人唯亲,在评选先进晋升职称方面不是凭实绩看条件,而是论感情讲关系的话,势必会打击教职工们的工作积极性,破坏同志间和谐的关系,最终导致拉帮结伙、互相拆台。

赏罚不明、处事不公,是最让教职工窝火的事。别小看一学期一次或一学年一次的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评选这些事情,如果没有合理的量化考核结果作为评选依据,评得不到点子上,该得的人没有得,不该得的人又得了的话,其负面影响是相当大的。

综上所述,概言之就是工作作风上要民主,经济上要廉洁,业务上要不断开拓进取,感情上要公私分明。我认为,在这几个方面中,应以廉洁为基点。廉洁就不怕民主,民主就能做到公正。离开了廉洁,民主和公正将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清朝的李渔有句话总结得相当精辟:“吏不畏其严,而畏其廉;民不服其能,而服其公;公则明,廉则威。”身为校长,如果能做到公正廉洁、民主开拓的话,就一定能树立起校长的威信,赢得教职工的信赖与尊敬,就能把全体教职工团结起来,形成以校长为中心的工作合力。这样,校长的指挥才有效,校长也就当得比较轻松了。

猜你喜欢

教代会教职工民主
南县:举办跳绳比赛
中国式民主
旧民主和新民主如何互适共存
加强高职院校二级教代会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尼日利亚 民主日
中小学教代会的异化及破解
破解教代会中“假民主”需提高“五度”
高校教代会与大学民主治理的发展
新时期高校教职工先进文化建设长效机制探析
创新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