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留下一首歌的时间

2016-04-21俞悦

新作文·高中版 2016年3期
关键词:邮件书籍文字

俞悦

常忆起木心那耐人寻味的诗:“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常回味秦淮边戏班“咿咿呀呀”的吟唱:“不恋豪杰,不羡骄奢,自愿地生则同衾,死则同穴。”

蓦地想到世人常说,古代文学作品中,恋人间的初吻往往是要在下部中方才出现的;一开篇就抱出一个私生子的,便肯定是现代文学作品。

日子一天天逝去,以惊人的速度及圆润的方式在物欲之流中滚向未来,精神变得实用起来,想象力变成了刀叉,心灵变成了厨房……

“闪婚”一词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流行的呢?我不记得了。只不过发展至现如今,这词已并不新鲜,随处可见。我并不是批判鲁豫,她现在过得很好,甚至比很多珍爱十年方成眷属的恋人们还要好。我只记得她在自述中冷静地写道:“我同我丈夫见第一面说的第一句话便是:我要结婚,马上结婚。”

“现在、立刻、马上,快!快!”这样的声音如同水蛭一样吸附在我们脆弱的耳膜上,让我们丝毫不敢懈怠,只怕比别人慢半拍。于是,真爱彻底缺席了,我们呢?再也贡献不出一个叶芝式的等待,慢慢变成了急于求成,手捂着苹果的夏娃们,在冷风中冻得瑟瑟发抖。

阅读至今,最喜爱的文学片段是《飘》中白瑞德临走前对郝思佳说的一段话:“我永远是在暗处慢慢等待,而你仿佛永远不知疲倦地追求着什么,艾希礼吗?塔拉庄园吗?”

是啊,你们在不知疲倦、火急火燎地追求着什么呢?金钱吗?名利吗?

亲爱的朋友,慢一点,再慢一点,生活中不能没有风雅。世间一切的优雅、情趣,都自“慢”中得来。容我修改威尔·杜兰特在《世界文明史》中的一段话吧:“文明就像是一条筑有河岸的河流,汛急的河流裹挟着利欲熏心。然而上帝没有注意到,在河岸上,人们建立家园,相亲相爱,养育子女,甚至谱写诗歌。”

大凡美好而珍重的事情,都需要慢慢等待,慢慢欣赏的。比如:好书,好物,好人,好情……留下一首歌的时间吧!现实的物质世界或许充斥着速度与激情,而精神的广阔领域并不需要你急驰快骋。在适当的年纪,做合适的事情,不温不火,缓缓而行。在初醒的阳光中花一个早上的时间,从一朵盛开的花中嗅闻一个春天;去听一首歌,不是摇滚,不是重金属,可以是刘胡轶的《从前慢》:“从前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慢……”做一个缓慢的梦,把从前摆渡到现在。

写作体悟

一直以为,要写出令自己满意的文字,具有作者个性特征的言语表达和日常生活经验的积累是必不可少的。

勤阅读是我的习惯。从小到大,我一直保持着随手翻与精细读的阅读方式。家里的书橱、沙发、床头,甚至厕所都摆放着书籍,随手翻翻即有赏心悦目的风景。对于家长、老师推荐以及自己喜好的书籍,我必会进行精细读,随手准备摘录本。这样假以时日,便会拥有一颗对于文字致敏的心,创作起来便会得心应手,文采斐然,采得百花方能酿出佳蜜。

创作来源于生活,写作中的内容有真实生活的缩影,才让人读来真诚而妥帖。从小我就重视生活经验的积累,每一次待人,每一次下乡,每一次出游……我都用心观察,勤于记录。一直有这样一种愿望,愿我的笔如相机那样记录下生活的精彩瞬间。长此以往,我便拥有了一颗对生活细察的心,创作起来便不觉得没有题材可写,情节也会尽量避免落入俗套。

文字是有热度的,你珍惜她,她便会待你以诚。

猜你喜欢

邮件书籍文字
Chinese books find an audience overseas中国书籍享誉海外
文字的前世今生
来自朋友的邮件
妙趣横生的伦敦书籍长椅
热爱与坚持
曹文轩主编的书籍
梦中的文字
书籍与少年
Outlook和Foxmail邮件互导
QQ邮箱的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