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互动的角度浅析中国高校葡萄牙语教材存在的问题

2016-04-21唐思娟

求知导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互动教材教学

摘 要:中国的葡萄牙语高校教学已经走过了其发展的50多个年头。自2006年以来,专业发展的规模出现了高速增长的势头;而这种迅速扩张往往会伴随着出现专业发展储备不足等诸多问题。本文旨在从互动语言学的角度,以高校葡语教学中使用最为广泛的两本外文教材为例,探讨高校葡萄牙语教材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葡萄牙语;教学;教材;互动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15-12-21

自20世纪60年代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开设葡萄牙语专业以来,中国内地高校开设葡萄牙语专业的发展历程已经有五十几个年头了(李长森,2012)。在这一过程中,葡萄牙语教学在专业建设上遇到了不少困难,尤其是为了响应中国国际化道路的发展需求,自2006年以来,中国高校的葡萄牙语专业规模进入了快速增长的时期。开设葡语专业的高校从2006年的5所增长到2016年的23所。这个数据不包括非本科院校,如果将非本科院校计算在内,开设该专业的高校达到了三十所之多。高速发展总是伴随着专业储备力量不足等问题的存在,叶志良(2014)曾在《中国葡萄牙语发展现状》中指出,中国高校葡萄牙语专业规模的迅速扩张主要伴随着以下两大问题:第一就是师资短缺,更确切地说是优秀教师资源的匮乏,很多高校的葡语教师都是由刚刚毕业的本科生直接对本科生进行授课,这本身就是很大的问 题;第二,葡语教学教材不足,葡语专业课程设置类别很多,但是却没有配备相应的教材,这对本身经验和学历水平不足的新教师就是很大的挑战。立足于葡萄牙语专业发展的特殊情况,本文旨在从互动语言学的角度分析在高校葡语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两本教材,试图从互动层面,指出现在使用的葡语教材存在的问题以及需要完善的方面。

一、理论基础

根据Collins和Green(1992)的观点, 教室就是一个从学校文化出发而构建的“教室文化”。而在这种“教室文化”中起主导作用的就是互动能力,学生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扮演着标志其等级和地位的社会角色(Mortimer,1998)。Green和Meyer教师和学生在互动过程中扮演不同的角色,而师生用教材协助上课就是一个社会文化交流的过程,这一过程当中教材实现了教室里不同参与者的互动行为。根据以上观点,我们可以将教材形象地比喻成一座“桥梁”,它拉近了教师和学生的距离,它不是以教师为中心,也不是以学生为中心;但是它却为师生提供了不断互动的方法、途径。通过这些有效的互动,教师得以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学生也在互动中不断运用语言真正地掌握目标语言。

二、研究方法

本文选取了在开设葡语专业的高校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两本教材(唐思娟,2015),从互动的角度分析两本教材,通过比较,希望给未来葡语教材的完善提供一些思考和启迪。

1.比较对象

教材一:《葡语无国界》;出版社: 葡萄牙 LIDEL;出版年份:1997。

教材二:《二十一世纪葡语》;出版社:葡萄牙LIDEL;出版年份: 2004。

2.比较标准

(1)教材是否鼓励学生在课堂中进行协作学习,例如小组对话练习, 或者需要邀请其他同学共同完成的课堂练习或者游戏。

(2)教材是否为专门提供给教师的教师用书,并且当中是否向教师提了如何组织课堂、活跃课堂的一些小建议。

(3)教材是否引导学生进行课后的互动学习。例如,课后和其他同学协作完成的练习或者学生利用网络或者其他资源进行互动的学习。

3.比较结果

(1)分析《葡语无国界》。《葡语无国界》是由葡萄牙LIDEL出版社于1997年出版的用于外国人学习葡语的教材,全书共3册并附有教师用书和CD,每一册都由不同的单元主题构成。从标准①来看,该书更侧重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没有涉及任何鼓励学生之间的协作学习的练习。大多数的练习都只要求学生跟录音听写或者跟读,以及完成大量的语法填空类练习。单一使用该本教材可能会对学生语言交际、运用能力方面的培养造成不足。从标准②来看,该书虽然提供了教师用书,但是仅仅只是提供学生用书中的答案,对于如何指导教师组织课堂、活跃课堂方面并未给出任何建议,对于刚毕业的新老师来,无疑增加了开展课堂教学的难度。针对标准③该本教材并没有提供专门针对学生协作学习的课后练习,也没有提供或者引导学生进行网络学习互动的任何资源。

(2)分析《21世纪葡语》。《21世纪葡语》是由葡萄牙LIDEL出版社于2004年出版的用于外国人学习葡语的教材,全书共3册并附有教师用书和CD,每一册都由不同的单元主题构成。从标准①来看,该书侧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每个单元都由对话、文章阅读、词汇练习、听力练习、口语练习和语法练习构成,涉及的知识面很广泛。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该书在每个单元都有两个或以上的互动口语练习。例如,A2册第一单元当中的练习5,本单元的主题是描述人的特征和职业。在练习5中,该教材要求学生归类自己认为的“好的品质”和“不好的品质”,并且特别要求与其他同学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除此之外,练习5当中还要求学生互相用葡语介绍某个朋友的性格特征及职业等,这些练习都很好地体现了语言学习当中的互动因素,学生通过一个单元的综合学习,运用自己的所学以及和同学进行交流,是真正的学以致用。而对应到标准②和标准③,该教材也与《21世纪葡语》出现了同样的问题。

三、结语

笔者通过对这两本教材的比较不难看出,高校使用的葡萄牙语教材在互动方面确实还有很多不足,尤其体现在引导学生在课后的互动学习方面,如学生间的课后互动学习以及学生与网络资源的互动学习不足。除此之外,教材对于教师组织课堂方面能所提供的建议帮助也有所欠缺。希望相关人员以后在编写高校葡语教材的时候,能够进一步弥补这些不足。

参考文献:

[1]刘梦莹.谈葡萄牙语教学方法的创新及其重要性[J].家教世界,2013,(22): 274-275.

[2]黄 伟.中国课堂上的葡萄牙语教学——怎么教,教什么[J].赤子(中上旬),2015,(10):164-165.

[3]刘 聪.浅析葡萄牙语专业报刊选读课程的现状及教学改革[J].北极光,2015,(9).

[4]沈 璐.在葡汉对比中探讨葡萄牙语程度副词的翻译[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6).

[5]张含滋.专门用途葡语教学的需求分析个案研究——以在葡中国移民学习者为例[J].教学教育论坛,2015,(35).

[6]柴纹纹.汉语和葡萄牙语构词法对比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 2011.

猜你喜欢

互动教材教学
教材精读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浅谈粉丝经济与网络造星的互动关系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关注生成,激活学生认知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
奥巴马与劳尔本周“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