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我国企业信用的研究

2016-04-21樊庆山

商场现代化 2016年6期
关键词:企业信用影响因素

樊庆山

摘 要:当今世界,随着科学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与人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或是人与企业之间的商品交易完全具备了脱离面对面交易的可行性,人们通过网络技术已经实现了陌生人之间的交易。当然,网络购物技术的成熟正是这一可行性的印证。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深化改革开放的经济变革,造成了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的矛盾。同时,网络购物技术的发展要求以更高的社会信用为基础,这种种矛盾要求我们一定要对企业的信用做出深入的研究。因为,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企业的信用很大程度上影响社会的信用。同时,企业信用将影响个人信用,如果个人的利益取决于企业的价值,企业的价值取决于它的信用,那么人们就会重视信用。

关键词:企业信用;影响因素;信用建设;企业利益

一、我国企业信用现状

1.企业信用缺失的现象

我国自古以来就注重守信,我国古代文化中也有“人无信不立”这样的道德准则。治理国家的人注重信用,他们希望取信于民,讲究“得民心者得天下”;经商的人讲究信用,他们希望通过公平买卖,不肯蒙拐骗,通过诚信经营使自己的生意红红火火;今天,我国正处于深化改革开放时期,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没能与经济发展同步,这便为道德危机的产生埋下了隐患。改革开放短短三十几年内不道德的行为泛滥,我国社会各个领域尤其是企业界,信用缺失现象十分普遍,近几年的食品药品安全问题更是让国民担忧。

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企业信用缺失的情况:

(1)资金信用方面。在资金信用方面,虽然国有企业对银行的依赖度较高,但是企业偿还银行贷款的能力不强,或是有意拖欠贷款。然而,对银行贷款需求较大中小企业,但由于信用体制不健全,导致贷款难,手续复杂,银行不敢轻易给中小企业贷款,这阻碍了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近几年,由于中小企业向银行借款较为困难,从而触发了民间借贷的快速发展,但这种借贷方式多以高利贷形式出现,利息高、风险大,不利于金融市场的稳定。同时,我国有些中小企业存在有意拖欠货款的现象,这不仅不利于企业自身信用的发展,还影响了其他企业的发展。

(2)商业信用方面。在商业信用方面,各色假冒伪劣产品大量存在,不仅影响了商业信用的发展,同时对社会信用也造成了不利的影响。一些生产者为了使馒头容易销售故意用用致癌的工业硫磺熏蒸馒头;用皮鞋造酸奶;毒大米,地沟油这些频繁刷新的新词汇,不断挑战着国人的视觉神经。就连我们的国民小吃“辣皮”其制造过程也让人不忍直视。“啥还能买,谁还可信?”成了各地民众的“高频语”。

(3)商业信誉方面。从商业信誉来看,各用坑蒙拐骗事件依然存在,不过技术更加先进,手段更加高超,依托互联网技术传播范围更广,受害人群也更多。比如,近些年出现的传销,以直销形式进行欺诈的传销组织,私募基金等等,犯罪手段更加高明。在证券市场上,造假形式更是五花八门。例如报销虚假发票,虚增资产和收入规模,粉饰财务报表,隐瞒重要事项,忽略利润支出和债务,瞒报收入等。而更令人惊讶的是部分诚信度较高的会计师事务所也参与了造假。当前我国有关的法律法规对失信违约惩罚机制还不健全,这使得很多企业和职工没有树立起以诚实守信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于是企业信用缺失成为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现象。

二、我国企业信用缺失原因分析

1.信用不对称和缺乏健全的法律

我国经济转型时期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和法律不健全,信息传播方式较以往有的较大提升,但仍然存在着渠道不通畅,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一些重要的企业信息很长时间才能被有关组织和消费者获得,这就使得某些企业的一些不轨行为得不到有效惩治。在法律方面,虽然我国制定了一些法律法规,虽然这一系列的法律和法规发在加强企业信用意识,初步形成必要的法律框架,规范信用市场秩序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然而,有些部门虽然强化信贷和法规,现在看来有一定的成效,但是我们也必须注意到有关企业信用的法律和法规在国内还没有统一的体系规定,立法的滞后性,执法的缓慢性等问题严重阻碍了企业信用制度建立和发展。

2.我国信用数据目前缺乏开放和商业化条件

目前,在我国企业的经营信息比较难收集,因为我国目前还没有具有普遍社会影响力的信用数据库。管理信息不均匀,也没有明确的制度。总之,企业信用评价滞后,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信用产业相对完善的美国,已经建立起四个企业信用数据库:“邓白氏商业记录数,美国标准工业代码,北美产业分类体系和信用评级的美国服务公司”。这对于我国信用数据的发展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3.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

我国有一些企业家缺乏诚信的观念,企业利润最大化是他们心中永恒的追求,他们只要求结果却从不考虑达到目的手段。这样的企业家更谈不上重视诚信,通过上行下效的作用企业员工也会缺乏诚信。如果企业家都能推崇诚信的观念,那么诚信不单单是企业家个人的品德,更会融入到企业文化之中,逐渐形成为企业的价值观,增强企业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三、我国企业信用缺失的应对措施

1.建立企业信用管理体系

商誉是在企业商品交换中建立起的信赖和好评。如果信用缺失,失去将会是企业的形象,不单单会给企业带来巨大影响社会,社会和个人也会受到波及。因此,在信用经济,企业无法逃避“信用”所带来的欢乐和悲伤。企业应主动适应经济的信贷需求,强化信贷管理,变被动为主动,让“信用”真正为商业服务。

目前,建立什么样的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出现了两个想法:

(1)建立起黑名单的方式,主要是通过建立不良信贷业务的数据库,企业的不良信用将会在这一数据库中得到体现,具有不良信用信息的企业名称将会在企业间得到传播,没有信用企业将会受到市场的惩罚。

(2)建立以试点,立法为针对性的国家信用,通过企业信用数据库的逐渐积累,根据相当标准的模式建立企业信用体系。

2.完善企业信用法律法规制度

应该不断完善有关企业信用的法律、法规建设。加强企业信用关系中债权人合法利益的保护,对于因债务人的失信行为造成债权人合法权益造成损失的,应进行相应的法律制裁;对于那些制假、造假、售假的企业和个人,一定要严惩不待;对于具有信用评估、信用记录职能的机构,一定要严格规范,加强监督。

3.重视市场的作用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我国对经济体制进行了改革,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是,在这个体制中政府发挥的作用要大于市场自身发挥的作用,政府在市场经济中占据了主导地位,于是就出现了一些地方政府干涉企业经营的现象。如今,我国进入了深化改革开放的新阶段,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指出:“要重视市场在经济中的主导地位,更好的发挥政府的职能。”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是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同时它更能够促进我国市场信用机制建设,促进我国的经济持久健康发展。

四、结论

本文运用系统分析、实证法等方法首先对信用的概念、内容进行具体阐述,然后分析国内外发展现状,从而引出企业信用的概念。然后对我国企业信用缺失原因进行分析,从信用风险管理和信用法制建设等方面出发建设信用体系。以往对企业信用的研究往往注重某一方面,本文以信用为主线,以信用缺失为出发点贯穿信用法制,从而建立起信用体系。不仅充实了企业信用学说在社会学范畴的研究,还为从业者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具有重大的影响意义。

参考文献:

[1]陈小萍.完善商贸企业信用风险管理策略的思考[J].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4):48~52.

[2]胡芳.我国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问题探析:学士学位论文[J].福建:漳州师范学院,2013.

[3]史厚元.诚实信用原则在税法上的适用:学士学位论文[J].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8.

[4]龙西安.个人信用优先假说--关于个人信用特性及其作用地位的分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3(5):19~23.

[5]苏晓洲,邓中豪,周琳,刘巍巍,王志采.中国商业深陷信用缺失黑洞[J].经济参考报,2013-11-25.

猜你喜欢

企业信用影响因素
工行企业信用报告可线上查询
能源局试点承装修试电力设施企业信用监管
关于企业信用风险管理的思考
企业信用在企业市场营销中的作用
突发事件下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加强应付账款管理提高企业信用
加强应付账款管理提高企业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