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猴年说猴

2016-04-20云南蒙自夏周勇

老年教育(老年大学) 2016年2期
关键词:金猴猿声玉宇

□云南蒙自 夏周勇



猴年说猴

□云南蒙自 夏周勇

猴年临至,叙说猴文化别有一番情趣。“申”为什么是猴?说法很多,比较可信的是“申者,伸也”。古人见猴群常伸手相援于深涧中饮水,故将猴称“伸(申)”。

说起猴,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吴承恩笔下那只聪明伶俐、神通广大的孙猴子。《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火眼金睛、神通广大、不畏强暴、斩妖除魔,是英雄和正义的化身,是吴承恩笔下最为出彩的兽与人的完美结合。由此改编成的戏曲、说唱、杂耍、影子戏等不胜枚举,美猴王的形象可谓深入人心。

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都是吉祥、显贵、驱邪纳福的象征。古人在年画中,画猴子骑马,寓意“马上封侯”;猴子向枫树边挂印,寓意“封侯挂印”;一只猴子骑在另一只猴子身上,意谓“辈辈封侯”;画九只猴子攀爬在松树上,寓意延年益寿、富贵永久。

伴随着猴文化的形成与发展,约定俗成的成语、谚语、歇后语、诗句甚多。如“心猿意马” “猴子爬树——拿手戏”“杀鸡给猴看”等等。唐代诗人李白的诗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借猿声回响衬托轻舟的快捷,抒发了作者发配途中遇赦还乡的喜悦心情。毛泽东笔下“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的壮美诗句,赞扬了孙悟空热爱自由、敢于反抗的精神,以及善于识别真伪、驱魔除妖的本领。纵观今日,再读此诗,别有一番感慨在心头——相信党中央反腐的坚强决心和铁腕力度,一定会令神州大地“玉宇澄清万里埃”。

猴年说猴,说不尽的金猴传奇,道不完的吉祥如意。这真是:雪消门外千山绿,猴到人间万户春。

猜你喜欢

金猴猿声玉宇
文学地理学视阈下古典诗歌中的“猿声”意象研究
唐僧师徒为什么不“飞着”去取经?
猿声
中秋
天空卫士
动画系列片《聪明的甲金》喜获“金猴奖”提名奖
燕园思达通“燕园”猿声啼鸣创“平台”
篆 刻
金猴报春归
金猴母子情——游峨眉山有感